杨子之邻人亡羊文言文翻译|注释|道理寓意

  《杨子之邻人亡羊》是出自《列子· 说符》中的寓言故事。

文言文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之者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其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

  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 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弟子孟孙阳出,以告心都子。

  心都子他日与孟孙阳偕入,而问曰:‘昔有昆弟三人,游齐鲁之间,同师而学,进 仁义之道而归。其父曰:‘仁义之道若何?’伯曰:‘仁义使我爱身而后名。’ 仲曰:‘仁义使我杀身以成名。’叔曰:‘仁义使我身名并全。’彼三术相反, 而同出于儒。孰是孰非邪?”

  杨子曰:“人有滨河而居者,习于水,勇于泅,操舟鬻渡,利供百口。裹粮就学者成徒,而溺死者几半。本学泅,不学溺,而利害 如此。若以为孰是孰非?”心都子嘿然而出。

  孟孙阳让之曰:“何吾子问之迂, 夫子答之僻?吾惑愈甚。”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异若是。唯归同反一,为亡得丧。子长先生之门,习 先生之道,而不达先生之况也,哀哉!”

翻译

  杨子的邻居跑掉了一只羊。那位邻居率领家人去追赶,又来请杨子的童仆去帮着追寻。 杨子说:“嘻!丢失了一只羊,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追寻?”邻居说:“这里岔路太多。” 邻人回来后,杨子问:“羊找到了吗?”邻人回答说:“找不到了。”杨子问:“怎么跑掉的?”邻人说:“岔路之中又分岔路,我们不知道羊跑到哪里去了,只好回来了。” 杨子听了这话神色骤然变了,半天不说话,一天不见笑容。

  他的学生觉得奇怪,请教(杨子)道:“羊,不过是下贱的畜生,却使您不苟言笑,这是为什么?”杨子没有回答, (他的)学生最终没有得到他的答案。杨子的学生孟孙阳从杨子那里出来,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心都子。

  有一天,心都子和孟孙阳一同去谒见杨子,心都子问杨子说:“从前有兄弟三人,在齐国和鲁国一带求学,向同一位老师学习,把关于仁义的道理都学通了才回家。他们的父亲问他们说:‘仁义的道理是怎样的呢?’老大说:‘仁义使我爱惜自己的生命,而把名声放在生命之后’。老二说:‘仁义使我为了名声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老三说:‘仁义使我的生命和名声都能够保全。’这三兄弟的回答各不相同甚至是相反的,而同出自儒家,您认为他们三兄弟到底谁是正确谁是错误的呢?”

  杨子回答说:“有一个人住在河边上,他熟知水性,敢于泅渡,以划船摆渡为生,摆渡的赢利,可供一百口人生活。自带粮食向他学泅渡的人成群结队,这些人中溺水而死的几乎达到半数,他们本来是学泅水的,而不是来学溺死的,而获利与受害这样截然相反,你认为谁是正确谁是错误的呢?”心都子听了杨子的话,默默地同孟孙阳一起走了出来。

  出来后,孟孙阳责备心都子说:“为什么你向老师提问这样迂回,老师又回答得这样怪僻呢,我越听越糊了。”心都子说:“大道因为岔路太多而丢失了羊,求学的人因为方法太多而丧失了生命。学的东西不是从根本上不相同,从根本上不一致,但结果却有这样大的差异。只有归到相同的根本上,回到一致的本质上,才会没有得失的感觉,而不迷失方向。你长期在老师的门下,是老师的大弟子,学习老师的学说,却不懂得老师说的譬喻的寓意,可悲呀!”

注释

  (1)杨子:对杨朱的尊称。杨朱,战国时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

  (2)反:(通假字)通“返”,返回。

  (3)亡:指丢失,失去。

  (4)既……又……: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5)率:率领,带领。

  (6)党:亲属。

  (7)竖:童仆,小仆人。

  (8)歧:岔路。

  (9)奚:疑问代词,何,哪里,为什么。

  (10)反:通“返”,返回,回来。

  (11)戚然:忧伤的样子。然:……的样子。

  (12)竟日:终日,整天。

  (13)既:已经。

  (14)损:失去,损失。

  (15)众:众多。

  (16)嘻:叹词,“呵,哈”。

  (17)焉:语气词,“吗”。

  (18)怪:以……为怪;认为……是奇怪的

  (19)既反:已经返回

道理寓意

  求学的人如果经常改变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就会丧失本性,迷失方向,甚至丧失生命,但只有抓住最根本的、最统一的本质的东西不放,才不会误入歧途。

  从《杨子之邻人亡羊》这篇寓言也告诉我们,不仅学习上要紧紧抓住根本的东西,一致的本质的东西,观察和处理一切事物都应该这样。客观事物错综复杂,干什么事情,都必须专一,不能三心二意,见异思迁。如果毫无主见,见到岔路就想另走,那就会歧路亡羊寓言所告诫的那样,到头来是会一无所获甚至会有丧失本性甚至会有丧失生命的危险的。

  由《杨子之邻人亡羊》这篇寓言凝炼而成的成语有“歧路亡羊”、“多歧亡羊”,比喻因情况复杂多变或用心不专而迷失本性、迷失方向,误入歧途,一无所成。

作者简介

  列御寇,相传是战国前期郑国人,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48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书愤五首·其二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白发萧萧卧泽中,秪凭天地鉴孤忠。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古诗文 2020年3月8日
    846
  • 欧阳修文集――卷九十七・奏议卷一

      ◎谏院进札子十二首   【论杨察请终丧制乞不夺情札子〈庆历二年〉】   臣近见丁尤人茹孝标,居父之丧,来入京邑,奔走权贵,营求起复,已为御史所弹。又闻新及第进士南宫观,闻母之丧…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55
  •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2K
  • 2019春节团圆的古诗

      春节是中国的新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古往今来,春节诗词,名篇佳作,脍炙人口。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时刻,让我们一起在最美的诗词中感受最地道的年味。下面是关于2019…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44
  • 明义法师之鸠

      《明义法师之鸠》是出自《虞初新志》的一篇文言文,稍有改动。《明义法师之鸠》讲述了明义法师与他饲养的斑鸠的故事。   【文言文】   浙江盐官县庆善寺明义法师,屏居乡里。一日晨起…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62
  • 古诗文名句名篇情境默写及答案(二)

    古诗文名句名篇 4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5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