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作诗

  《李贺作诗》讲述了唐代诗人李贺李作诗的习惯及其的诗歌才华,表达对李贺的赞美。

文言文

  版本一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① 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②就③如素构④,自名曰《高轩过》⑤,二人大惊,自是⑥有名。

  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每旦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⑧,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⑨程课⑩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⑾如此。过亦不甚省⑿。母使婢女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⒀心乃已耳!”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

  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愈为作讳辩,然卒亦不就举。贺亦早逝,故其诗歌世传者鲜焉。

  (选自《新唐书·文艺下》)

  版本二

  李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

  (选自唐·李商隐《樊南文集》)

翻译

  版本一

  李贺,字长吉,是郑王的后代,七岁就能写文章,韩愈、皇甫湜开始听到还不相信,李贺拜访他们时,(他们)让李贺写诗,李贺提起笔马上就能写好,并且就像早已构思好的一样,他自拟题目为《高轩过》,二人大吃一惊,李贺从此就出了名。

  (李贺)长得单薄削瘦,双眉相连,手指很长,能快速写出诗文来。每天清晨太阳刚刚初升时,就骑着一匹瘦弱的马,带着一个小童仆,背着破烂不堪的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的诗句,就写下来投入锦囊中。他不曾有过先确定题目再写诗的事,就像他人牵强附和旧章法一样。等到晚上回来,就整合成一首诗。若非大醉时或吊丧的日子他都是这样,过后也不怎么反省(这样做对身体的伤害)。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草稿,见写的稿子很多,就心疼嗔怪道:“这个孩子要呕出了心肝才算完啊!”。长吉让婢女取出草稿,研好墨,铺好纸,把那些诗稿补成完整的诗,再投入其他袋子中。

  因为他的父亲名晋肃(“晋”与“进”同音)终身不得登第,韩愈为他作《讳辩》辩解,但是最后仍然不是举人。因为李贺早逝,所以他的诗歌很少有世代传颂的。

  版本二

  李贺长得纤细削瘦,双眉相连,手指很长,读书很努力,写文章速度很快。每天早上出门,与朋友们一同游玩的时候,李贺不会先拟好题目再来作诗,不会像其他人那样牵强附和古人的诗作,也不会被格式所限制。常常带着小书童,骑着瘦驴儿,背着一个破破烂烂的书囊就出门了,遇到有灵感了,就马上记下来,放在书囊里,等晚上回去的时候,老夫人让婢女去查看书囊,发现李贺写了很多。老夫人就感慨说:"这孩子非得把心呕出来才肯罢休啊。"准备好油灯和食物后,李贺便让婢女拿来书囊里的诗稿,研好墨叠好纸,把诗补充完之后,就放入另一个书囊中。

注释

  (1)皇甫湜:(公元777—835),中国唐代散文家,唐睦州新安(今浙江建德淳安)人。

  (2)辄(zhé):立即,就。

  (3)就:完成。

  (4)素构:早就构思好的。

  (5)《高轩过》:(杂言古诗)题目名。意思是高贵的车子来临,指韩皇二人来访。

  (6)自是:从此。

  (7)旦:早上。

  (8)从小奚奴:带着小奴仆。奚奴:童仆,奴仆。

  (9)牵合:牵强符合。

  (10)程课:定额;定限;固定的格式。

  (11)率:一概、一律、全部。

  (12)省:反省。

  (13)呕:吐。

启示

  要想下笔如有神,就应多积累,好的东西在头脑中随时可以拿出。经常思考,勤于写作,把它当做快乐的事。要注意持之以恒,半途而废不可能有好的创作。

  李贺对作诗的认真态度,启示我们,像李贺这样有天赋的人仍然非常努力刻苦,何况这些寻常之人呢?而他作诗的方式也极其有教育意义,可以说李贺诗歌方面的知识是一点点积累的,水平也是一步步提高的。如今学校里老师教育学生写作要积累好词好句,其实就是李贺作诗这一方法的延续。所以说创作,需要的是坚持多思考多练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可能有进步的。而平日里的努力和练习,才能在关键的时候做到厚积薄发,对于诗歌创作而言,也就是下笔如有神了。

  另外,李贺作诗从不像别人那样先定题目在写诗,他不去牵强附会前人的作品,也不会受传统的格式所限制。正是因为李贺这样作诗的原则,才造就了他后来诗歌自成一风格,以诡谲见长。

作者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54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鉴赏

    李清照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 …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937
  • 杜甫诗选之三

      【游历时期(开元二十四年至天宝四载,即公元712至745)】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汤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47
  • 唐婉《钗头凤·世情薄》原文及翻译赏析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恨秋千索”的意思:今时不同往日,咫尺天涯,我身染重病,就像秋千索。   出自南宋词人唐婉《钗头凤·世情薄》   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98
  • 塞上听吹笛

    朝代:唐代 作者:高适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古诗文 2020年3月1日
    591
  • “韦鼎,字超盛,京兆杜陵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韦鼎,字超盛,京兆杜陵人也。高祖玄,隐于商山,因而归宋。祖睿,梁开府仪同三司。父正,黄门侍郎。鼎少通脱,博涉经史,明阴阳逆刺,尤善相术。仕梁,起家湘东王法曹参军。遭父忧,水浆不入口…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38
  • 《渔家傲》

    晁补之 渔家人言傲, 城市未曾到。 生理自江湖, 那知城市道。 晴日七八船, 熙然在清川。 但见笑相属, 不省歌何曲。 忽然四散归, 远处沧洲微。 或云后车载, 藏去无复在。 至老…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27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