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闻命

  景公闻命出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第二十》,记述了记述晏子同齐景公的一段对话,晏子提醒齐景公作为君主,执政要重视百姓疾苦,宣扬了爱民的民本思想,而齐景公欣然接受谏言,成就了一段美谈。

文言文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③狐白之裘④,坐堂侧陛⑤。晏子入见,立有间⑧,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令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翻译

  景公在位的时候,雪连下了好几天仍不放晴。景公披着狐皮大衣,坐在正堂前侧阶上。晏子进宫谒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雪了,怎么天气不冷。”晏子回答说:“天气真的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了却能想到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了却能想到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适了却能想到别人的劳苦。现在君王您不曾想到别人了啊。”景公说:“说得好!我接受你的教导告诫了。”便命令人发放皮衣、粮食给饥饿寒冷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施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注释

  1.选自《晏子春秋》卷一。晏子,春秋时齐鲁人,齐景公时任宰相。

  2.景公:齐景公,齐国国君。

  3.雨:下。

  4.霁(j ì):雨后或雪后初晴。

  5.被(Pī):同“披”。

  6.裘(qíu):皮衣。

  7.陛:宫殿的台阶。

  8.有间:一会儿。

  9.闻命:闻教,受教。这是尊敬对方,得其教诲。表示接受对方意见的敬辞。

  10.睹:看见的

  11.见:朝见

  12.涂:道路

启示

  晏子:是一个能言善辩,明辨是非的人;

  景公:是一个能够接受批评,知过能改的人。

  在安逸的生活方式下要学会换位思考,知道别人的想法和需要,不能一己私利,只追求自身的满足。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晏婴简介

  晏婴(?—前500年),姬姓(一说子姓),晏氏,字仲,谥“平”,史称“晏子”,夷维(今山东省高密市)人,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余年。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聪颖机智,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齐景公四十八年(前500年),晏婴去世。其思想和轶事典故多见于《晏子春秋》。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55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季札观周乐 / 季札观乐

    朝代:先秦 作者:左丘明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吴公子札来聘。……请观于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为之歌《邶》、《鄘》、《…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694
  • 《辽史萧韩家奴传》的原文及翻译

      《辽史萧韩家奴传》原文:   萧韩家奴,字休坚,涅剌部人,中书令安抟之孙。少好学,弱冠入南山读书,博览经史。统和十四年始仕。家有一牛,不任驱策,其奴得善价鬻之。韩家奴曰:“利己…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38
  • 《晏子辞谢更宅》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①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垲(kǎi)者。”辞曰:“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于臣侈矣。且小人近市,朝…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5
  • 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原文翻译

      【双调】水仙子   咏江南   一江烟水照晴岚⑴,   两岸人家接画檐⑵,   芰荷丛一段秋光淡⑶。   看沙鸥舞再三,   卷香风十里珠帘⑷。   画船儿天边至,   酒旗儿…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5
  •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杜甫《宿府》全诗翻译赏析

    永夜角声悲自语, 中天月色好谁看?    [译文]   长夜里,号角声有如人的悲语;  夜晚的月色是如此的美好,又有谁来…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105
  • 《百家姓.荀》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荀》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荀」源出:   一、出自姬姓,以国为氏。   据《姓苑》所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之子受封于郇国,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说在今山西省新绛县),…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