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论弓矢

  《唐太宗论弓矢》选自《资治通鉴·唐纪》,讲述从讨论弓箭的品质好坏得出治理国家的得与失的故事。故事由情至理,由理入情,发人深思!

文言文

  上①谓②太子少师③萧瑀曰:“朕④少好⑤弓矢⑥,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⑦,乃曰‘皆⑧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⑨,则脉理皆邪⑩,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15)悟向⑾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⑿,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⒀,数延见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翻译

  皇上对教太子读书的官员萧瑀说:“我小时候喜好弓箭,拥有好弓十几把,自己以为没有比这些更好的了,近来把它给造弓的工匠看,工匠却说‘都不是好弓’,我就问他原因.他说:‘木心不是直的,那么木头的纹理都不正,即使弓有力但射出的箭也不会直.’我才想到熟悉的东西也不能分辨出好坏.我靠着弓箭平定四方,但都不能做到十分了解,况且天下事物,岂能全都知道?”于是命令京中五品以上的官员轮换住在中书省,多次邀请(这些官员)觐见,问他们民间的疾苦,政治上的得与失。

注释

  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李世民。

  ②谓:对…说,告诉。

  ③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老师。

  ④朕:皇上的自称,我。

  ⑤好:爱好。

  ⑥矢:箭。

  ⑦近以示弓工:近来把它给造弓的工匠看。弓工:造弓的工匠。

  ⑧皆:全、都。

  ⑨直:笔直

  ⑩脉理皆邪:木头的纹理都不正。脉理,指木纹。邪:不正。

  ⑾向:从前的。

  ⑿务:事务。

  ⒀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更:轮流。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

  ⒁ 数延见:多次邀请(这些官员)觐见。数(shuò),屡次。延,邀请。

  15.始:才。

  16、直:竖直。

  17、精:熟悉

启示

  《唐太宗论弓矢》揭示唐太宗的英明主要表现在:1、善于自省。2、善于纳谏。3、关心百姓疾苦。

  唐太宗认为民是治国之本。他说:“欲为君者,能以德和民。”这段话说明唐太宗不但能正视自己的不足,而且善于触类旁通,从自己的不足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以此来改进自己的执政手段,这样他治天下可以说“虽不中,亦不远矣”。这也是形成唐代贞观之治的主要原因吧。

李世民简介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庙号太宗。唐太宗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李世民早年随父李渊征战天下,为大唐开国立下汗马功劳。“玄武门政变”夺权称帝后,积极听取群臣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杰出的政治家与一代明君。唐太宗开创了中国历史著名的“贞观之治”,虚心纳谏,经过主动消灭割据势力,在国内厉行俭约,使百姓休养生息,各民族融洽相处,终于使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兴盛,为后来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57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司马迁《太史公自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太史公自序 》(节选) 司马迁 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1
  •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小结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小结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集锦   高考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56
  • 唐诗赠别二首·其一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杜牧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赠别二首·其一译文及注释 赠别二首·其一译文 十三四岁的少女姿态袅娜,举止轻盈美好,…

    古诗文 2023年2月19日
    60
  • 雪谗诗赠友人拼音版李白

    “雪谗诗赠友人拼音版李白”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雪谗诗赠友人拼音版李白 《 雪xuě谗chán诗shī赠zèng友y…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11
  •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0
  • 少年游·江南三月听莺天

    朝代:清代 作者:吴锡麒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江南三月听莺天,买酒莫论钱。晚笋余花,绿阴青子,春老夕阳前。欲寻旧梦前溪去,过了柳三眠。桑径人稀,吴蚕才动,寒倚一梯烟。

    古诗文 2020年3月23日
    61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