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树记

  《伐树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文章。

文言文

  署之东园,久栀不治。修至,始辟之,粪瘠溉枯,为蔬圃十数畦.又植花果桐竹凡百本。春阳既浮,萌者将动。同之守启日:“园有樗焉.其根壮而叶大。根壮则梗地脉,耗阳气,而新植者不得滋;叶大则阴翳蒙碍,而新植者不得畅以茂。又其材拳曲臃肿,疏轻而不坚,不足养,是宜伐。”因尽薪之。明日,圃之守又曰:“圃之南有杏焉,凡其根庇之广可六七尺,其下之地最壤腴,以杏故,特不得蔬,是亦宜薪。”修曰:“噫!今杏方春且华,将待其实,若独不能损数畦之广为杏地邪?”因勿伐。

  既而悟且叹曰:“吁!庄周之说曰:樗、栎以不材终其天年,桂、漆以有用而见伤天。今樗诚不材矣,然一旦悉翦弃;杏之体最坚密,美泽可用,反见存。岂才不才各逍其时之可否邪?”

  他日,客有过修者,仆夫曳薪过堂下,因指而语客以所疑。客曰: “是何怪邪?夫以无用处无用,庄周之贵也。以无用而贼有用,乌能免哉!彼杏之有华实也,以有生之具而庇其根,幸矣。若桂、漆之不能逃乎斤斧者,盖有利之者在死,势不得以生也,与乎杏实异矣。今樗之臃肿不材,而以壮大害物,其见伐,诚宜尔,与夫才者死、不才者生之说又异矣。凡物幸之与不幸,视其处之而已。”客既去,修善其言而记之。

翻译

  官署的东面有一个园子,一直以来有很多的野草,都没有去治理它。我到了那里,开始开辟已经荒芜的土地。用粪便浇灌贫瘠的土地,用水浇灌干枯的地方,然后种上十几畦农作物,另外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正是春天,植物开始有萌芽的迹象。这时守园人给我提出意见,说:“这园子里生长着樗树,根茎粗壮,枝叶繁茂。根茎粗壮就妨碍了地下的流通,要消耗很多大地的精气,使得你新栽的农作物都得不到营养的滋润。枝叶繁茂就使得地上的阴影面积更大,让新栽的农作物得不到充足的阳光照射,而无法正常生长。又因为樗树的形状并不直,反而弯曲,看起来十分臃肿的样子,这样的木材中间纹路稀疏,导致重量很轻,而且很不坚固。(这样的树木)不值得栽种,应该把它砍掉。”我听了他的意见,把樗树砍掉了。第二天,他又对我说:“园子南面的那棵杏树,它的根茎所占的面积半径都有六七尺大,而它所在的地方却是这里最好的土地,让杏树长在那里而不能种植农作物,是很可惜的,应该把它也砍掉。”我说:“哈哈!如今正是杏树生长最好的时期,而且长得繁华。它也即将结果,你就不能为了这片杏林而放弃几畦菜地吗?”所以没有将它砍掉。

  后来我突然想到,并发出这样的感叹:“唉!我记得庄子曾经这样说过,樗树和栎树因为其木材没有用而能自然老死,桂树皮芳香可以食用,因而遭到砍伐,树漆因为可以派上用场,所以遭受刀斧割裂。而如今樗树是真的没有用,一旦知道了就会马上将它砍掉并抛弃;杏树的躯干是很坚固的,纹路也很紧密,色泽美丽,还可以拿来做装饰,它反而存活下来。难道有用和没用是各自要用天生条件的影响而来判断吗?”

  有一天,来了位客人来拜访我,差役正拖着砍下的椿树经过堂前,(我)指着臭椿就对客人说出了自己对庄子所论述的怀疑。客人说:“这有什么感到惊讶的呢?凭着无用的态度处置无用之材正是庄周所崇尚的。世上凭借自己无用反而侵害有用之材,(那么有用之材)哪里还能幸免呢!那些杏树可利用的是花和果,因为(杏树)有花果这些供人们享用的生存的条件保护着它的根部,所以(它)幸免予被砍伐。至于桂树、漆树不能从砍伐的厄运中逃避,是因为它们被人们利用的东西只有被砍下来才能利用,所以这样一种状况必然无法生存。这跟那些杏树凭借开花结果免予砍伐是不同的啊。而今臭椿高大不成材,反而因高大妨害了别的花木生长,他们被砍去的确是理所应当的。跟那庄子“有用的死没有用的生”之说又是不同的。大约世上万物能够幸免于难与不能幸免于难,要看它所处的地位和用途罢了。”客人离去后,我认为他说的很对,写此文以记之。

阅读答案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D )

  A.修至始辟之(才)

  B.又植花果桐竹凡百本(总共)

  C.明日,圃之守又曰(第二天)

  D.以 杏故,特不得蔬,是亦宜薪(柴)。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两项是( A B )

  A.园有樗焉,其根壮而叶大 安陵 君其许寡人!

  B.修至始辟之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而新植者不得滋;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以杏故,特不得蔬 徒以有先生在

  3、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A.守同人向作者建议把东园里的一些树木砍去,使园子更加宜于种植蔬菜。

  B.改造东园时,作者生出疑问,觉得园内树木的去留原则与庄周之说相反。

  C.在客人看来,树木的去留要看它的地位作用,有用者留之,无用者去之。

  D.作者记伐树事,主要意图是反思自己的主观和片面,主张看问题应客观。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若独不能损数畦之广为杏地邪?

  翻译:你就不能为了这片杏林而放弃几畦(块)菜地吗?

  ②吁!庄周之说曰:樗、栎以不材终其天年,桂、漆以 有用而见伤夭。

  翻译:唉!我记得庄子曾经这样说过,樗树和栎树因为其木材没有用而能自然老死,桂树皮芳香可以食用,因而遭到砍伐。

  5、庄子认为“不材终其天年”,“有用而见伤夭”,而欧阳修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答:樗不材,悉剪弃;杏树坚密,美泽可用,让其生长。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历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政治上曾支持过范仲淹等的革新主张,文学上主张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有《欧阳文忠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60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要点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要点解析   考试说明中的要求: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乎、然、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3
  • 《牧童指瑕》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牧童指瑕 苏轼 【原文】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①以百数。有戴嵩斗牛图一轴③,尤所②爱,锦囊玉轴常以身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63
  • “裴潜,字文行,河东闻喜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裴潜字文行,河东闻喜人也。避乱荆州,刘表待以宾礼。潜私谓所亲王粲、司马芝曰:“刘牧非霸王之才,乃欲西伯自处,其败无日矣。”遂南适长沙。太祖定荆州,以潜参丞相…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54
  •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的意思及全文翻译赏析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的意思:江上的片片帆船急速地行驶着,如同离弦的箭;山上的清泉从高耸陡峭的悬崖上飞奔而下,仿佛迅捷的闪电。 出自周德清《塞…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8
  • 白胡桃·红罗袖里分明见原文及赏析

      《白胡桃·红罗袖里分明见》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罗袖里分明见,白玉盘中看却无。   疑是老僧休念诵,腕前推下水晶珠。   【前言】   白胡桃是唐代著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51
  • 鹿虔扆《临江仙》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临江仙 鹿虔扆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注:①鹿虔扆:生于五代十…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