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故国者

  《所谓故国者》是选自《·梁惠王章句下》的文言文,讲述了孟子见齐宣王的故事。

原文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

  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

  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翻译

  孟子见到齐宣王说:“之所以叫‘故国’,不是有树木就是,而是指有世臣,大王没有可以信任的大臣。过去使用提拔的人,如今已被罢免而不知逃跑到哪里去了。”

  齐宣王说:根据什么识别他无用而舍弃他呢?

  孟子说:“国君选拔贤臣,如果是迫不得已(而选用新臣),将会使地位低的人超过地位高的人,使疏远者超过亲近者,怎能够不慎重对待呢?(如果)左右亲信的人都说(某人)贤能,还不成;大夫们也都说贤能,还不成;全国的人都说贤能,然后去考察他,证实他的确贤能,然后再任用他。(如果)左右亲信的人都说(某人)不行,不必听信;大夫们也都说不行,也不必听信;全国的人都说他不行,然后去考察他,证实他的确不行,然后才罢免他。(如果)左右亲信的人都说(某人)该杀,不必理睬;大夫们都说该杀,也不必理睬;全国的人都说该杀,然后去考察他,证明他的确该杀,然后才处死他。所以说,这是全国人判他死刑。——做到这些,才称得起是百姓的父母。”

注释

  (1)故国:指历史悠久的国家。

  (2) 乔木:高大的树木。

  (3) 世臣:世代建立功勋的大臣。

  (4)进:进用。 (5)亡:去位,去职。

中心

  《所谓故国者》主要是说孟子的选拔人才的方法。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邹县东南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孟子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 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61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吕蒙正不记人过》的原文及译文

      吕蒙正不记人过原文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 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之,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96
  • 林逋论学问

      【文言文】   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又必欲知其方;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而以既问于师,又辩诸友,为当时学者之实务。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既为人则不得不学,既…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09
  • 梦江南・千万恨(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赏析一     &nbs…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56
  • 《百家姓.皇甫》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皇甫》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历史来源   1、出自西周,以官名为氏。西周太师(高级武官)皇甫的后代以“皇甫”为姓,称皇甫氏。   2、出自子姓,是春秋时宋国公族的后代,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0
  • 吴文英《一寸金秋压更长》翻译赏析

      《一寸金·秋压更长》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压更长,看见姮娥瘦如束。正古花摇落,寒蛩满地,参梅吹老,玉龙横竹。霜被芙蓉宿。红绵透、尚欺暗烛。年年记、一种凄…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41
  • 《李应升诫子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李应升诫子书① 吾直言贾祸,自分一死,以报朝廷,不复与汝相见,故书数言以告汝。汝长成之日,佩为韦弦②,即吾不死之年也。 汝生长官舍,祖父母拱璧视汝,内外亲戚,以贵公子待汝。衣鲜食甘…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3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