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罢宴

  《范仲淹罢宴》选自宋代王辟之的《渑水燕谈录》。

  【文言文】

  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絰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賵敛棺椁皆所未具。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翻译】

  范仲淹在邠州做太守时,闲暇的时候带领部属登上城楼准备酒宴,还没有举起酒杯,范仲淹看见几个穿着丧服的人正在筹办装殓之物。他急忙派人去询问,原来是客居在外的读书人死在了邠州,将要埋葬在邻近的郊外,下葬时入殓的衣服和棺材都还没有备齐。范仲淹很惆怅,立即撤掉了宴席,给予了他们重金救济,让他们能完成这件丧事。在座的客人因此而感叹,有的人感动得流下眼泪。

  【注释】

  邠(bīn)州:古地名,在今陕西境内,在今陕西彬县。

  罢:停止。

  守:太守,这里名词活用为动词,指做太守。

  暇日:闲暇的时候。

  僚属:属下;属,下属的官史;部属。

  置:置办。

  举:举起。

  觞(shāng):酒杯。

  缞绖(cuī dié):丧服,此指穿着丧服。

  具:具备。

  营理:筹办。

  公亟(jí)令询之:他(范仲淹)急忙派人去询问。

  亟(jí):急忙。

  询:询问。

  之:代词他们,指筹办丧事的人。

  乃:原来是。

  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 寓居:客居,寄居在外。

  士人:读书人。

  卒(zu):死。

  殡:出丧。

  賵(fèng)殓(liàn):下葬时入殓的衣服。

  棺椁(guǒ):棺:棺材。 椁:棺材外面的套棺。

  具:具备,完备。

  怃(wǔ)然:失意的样子。然,···的样子。

  彻:同“撤”,撤去。

  赒(zhōu)给(jǐ):救济。

  之:他们。

  毕:结束,完毕。

  泣:眼泪。

  【阅读答案】

  1、解释:

  ①守:做太守

  ②卒:死

  ③殡:出丧

  ④具:备办

  ⑤泣:泪

  2、句子翻译

  ①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

  翻译:空闲的日子带领手下官员登上高楼摆酒宴。

  ②公亟令询之

  翻译:范仲淹急忙派人询问他们。

  3、“公怃然”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C )

  A、大家感慨的样子;

  B、大家忧伤的样子;

  C、范仲淹忧伤的样子;

  D、范仲淹默不作声的样子。

  4、这件事可以用来证明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过的哪一句名言?

  答: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

  5、《范仲淹罢宴》体现了范仲淹怎样的品质?

  答:表现了范仲淹体恤民生艰难、心系百姓疾苦的品质。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66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翻译赏析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作者为宋朝诗人柳永。其古诗全文如下: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69
  • 怎么样才能答好文言文阅读

    怎么样才能答好文言文阅读   一、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文言文阅读解题,最容易患的毛病有两点,一是先看考题,先入为主;二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文言文阅读材料,不管是一篇还是一段…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0
  • 赵某误子文言文翻译注释及启示

    1、文言文   赵某者,吴(1)人也。家富多藏,有子三。三子皆不学无术,恃(2)父多金,朝夕挥霍(3),不务正业。有一叟(4)善意相劝,曰:“尔之子,俱(5)游手好闲,…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287
  • 小学语文六年级文言文阅读知识点整理

    小学语文六年级文言文阅读知识点整理   《文言文两则》   1、背诵课文,默写。   2、知识点:《学弈》选自《孟子.告子》,《学弈》这个故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65
  • 文言文虚词重点知识

    文言文虚词重点知识   文言虚词是指文言文中那些没有明确实在意义,而偏重于语法意义的一类词。它的基本作用是帮助实词构成句子,表达一定的意思,初中阶段要求熟悉掌握”之、以、而、其、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60
  • “万象晚归仁寿镜,百花春隔景阳钟。”的意思及鉴赏

    “万象晚归仁寿镜,百花春隔景阳钟。”这两句是说,萧舍人追随皇帝左右,深处宫中,很难见到。以诗投谒,写宫中景象,隐喻萧舍人身份之贵。诗中有“一枝何…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