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犹栽树

  《治国犹栽树》是节选自唐代史学家吴兢《贞观政要》的一篇文言文。

  【文言文】

  (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翻译】

  贞观九年的时候。唐太宗对周围的大臣说:“以前隋炀帝刚刚平定了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宫中的美女和珍奇玩物,没有一个院子不是满满的。隋炀帝仍旧不满足,搜刮不停,并且东西讨伐,用尽兵力发动战争,老百姓苦不堪言,所以导致了灭亡。这些都是我亲眼所见。因此我从早到晚孜孜不倦,只是希望清清静静,这使得天下平安无事。于是就能不兴徭役,谷物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样,根基不动摇,才会枝繁叶茂。帝王能做到清静,百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

  【注释】

  1)、侍臣:周围的大臣

  2)、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3)、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

  4)、夙夜:朝夕、日夜

  5)、孜孜:勤恳的样子

  6)、徭役:中国古代统治者强迫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

  7)、稔(rěn):丰收

  8)、足:满足

  9)、致:导致

  【赏析】

  唐太宗认为国家就像一颗大树,而百姓就是树根,如果树根稳固,树就能枝繁叶茂。国家也是这样,百姓富足安乐,国家自然就强盛。

  启示:治国应以民为本,以民为根,关心百姓疾苦,让百姓安居乐业。

  【阅读答案】

  一、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征求不  已:停止

  ② 欲清净  惟:只;仅

  ③遂灭亡  致:导致

  二、翻译句子

  (1)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翻译:那么治理国家就如同栽种树木,(只要)本来的根不动摇,就会枝叶茂密繁盛。

  三、《治国犹栽树》中,你认为唐太宗是个怎样的君王?

  答:勤于政事,心系天下。

  四、唐太宗认为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答:百姓不堪。

  五、结合本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答:以民为本,让百姓安居乐业。

  六、《治国犹栽树》一文中,作者所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答:帝王治理国家,让老百姓安居乐士是根本。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70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史上水平最高的20首词排行榜,宋朝之后有2首佳作入选

    第20名 北宋晏几道的《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

    2023年1月30日
    121
  • 文言文《宋史·梁克家传》原文及译文

    文言文《宋史·梁克家传》原文及译文   原文:   梁克家,字叔子,泉州晋江人。幼聪敏绝人,书过目成诵。绍兴三十年,廷试第一。授平江签判。时金主亮死,众皆言可乘机进取。克家移书陈俊…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48
  • 陈与义《得席大光书,因以诗迓之》阅读答案

    得席大光书,因以诗迓之 陈与义 十月高风客子悲,故人书到暂开眉。 也知廊庙当推毂,无奈江山好赋诗。 万事莫伦兵动后,一杯当及菊残时。 喜心翻倒相迎地,不怕荒林十里陂。 注 【注】①…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62
  •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原文: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春犹早”是说春天刚到,虽然…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52
  • 乔吉――折桂令・怎生来宽掩了裙儿

      折桂令·怎生来宽掩了裙儿   元代:乔吉     怎生来宽掩了裙儿?   为玉削肌肤,香褪腰肢。   饭不沾匙,睡如翻饼,气若游丝。   得受用遮莫害死…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70
  • 《明史·李善长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李善长,字百室,定远人。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太祖知其为里中长者,礼之,留掌书记。尝从容问曰:“四方战斗何时定乎?”对曰:“秦乱,…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6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