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叔敖纳言

  《孙叔敖纳言》选自《说苑·敬慎》。

  【文言文】

  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②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③。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④,使臣受吏民之垢⑤,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⑥。”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⑦,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

  【翻译】

  孙叔敖担任了楚国的宰相,全城的官吏和百姓都因此来祝贺。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丧衣,戴着白色的帽子,最后来慰问。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了解我没有才能,让我担任宰相这样的高官,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最后才来慰问,莫不是有什么话要指教吧?”老人说:“自己身份高了,却对人骄横无礼人民就会离开他,地位高了却擅自用权的人君王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了却不知足的人祸患就隐伏在那里。”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诚恳地接受您的指教,愿听您剩下的意见。”老人说:“地位已经高,态度就更要谦虚;官职越大,处事更要小心谨慎;俸禄已经很丰厚,就千万不要轻易索取别人的财物。您严格地遵守并牢记我所说的这三条,足够把楚国治理好。”孙叔敖回答说:“很好,我一定会谨记在心。”

  【注释】

  1)孙叔敖:春秋时楚国人,曾三度为楚相,为政重法任贤,颇有政绩。相传他三得相而不喜,三去相而不悔。

  2)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

  3)为:当,做。

  4)命:指教

  5)一:全。国:指都城。

  6)衣粗衣:穿着麻制的丧衣。第一个“衣”名词活用作动词,穿衣。下句的“冠白冠”,同上,戴白色的帽子。

  7)吊:吊唁,吊丧,引申为拜访。

  8)不肖:自谦之词,没有才能,不能干,没有贤德。

  9)受吏民之垢(gòu):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意即担任楚国的宰相一事。

  10)去:使……离开。

  11)患处之:灾祸就隐伏在那里。

  12)皆:都。

  13)衣:衣着。

  14)谨:小心谨慎。

  15)恶:厌恶

  16)意益下:越发将自己看得低。

  17)心益小:意思是处事越要小心谨慎。益,更。

  【鉴赏、启示】

  孙叔敖出任楚国令尹,官吏、百姓都来祝贺,却有一位老人来吊丧,而孙叔敖不但不生气,反而更加彬彬有礼。突出孙叔敖为官谦虚尽职,能够听取别人哪怕是小民百姓的意见。

  《孙叔敖纳言》告诉我们:为官应该谦逊尽职,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

  【阅读答案】

  练习题::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

  ①国吏民皆来贺 ( )

  ②后来 ( )

  ③孙叔敖衣冠而出见之 ( )

  ④位已高意下 ( )

  二、用现代话翻译以下句子。

  (1)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

  (2)敬受命,愿闻余教。

  三、孙叔敖采纳了老者哪三条谏言?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四、《孙叔敖纳言》中孙叔敖是怎样一个人?

  五、历史上和“纳言”有关的事例有哪些?举例说明。

  阅读答案:

  一、①全。②吊唁。③使……端正。④越,更加。

  二、(1)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来吊丧,莫不是有什么话要指教吧?(2)我诚恳地接受您的指教,还想听听您其余的意见。

  三、(1)位已高而意益下。(2)官益大而心益小。(3)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四、孙叔敖是一个虚心求教的人。孙叔敖身居高位却能严格要求自己,能正确而清醒地把握自己。

  五、(1)邹忌讽齐王纳谏。(2)李斯谏逐客。(3)鲁庄公采纳曹刿的建议,取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4)唐太宗善纳魏征良言,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70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_懒栽番岳花

    朝代:元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懒栽番岳花,学种樊迟稼。心闲梦寝安,志满忧愁大。无福享荣华,有分受贫乏。燕度春秋社,蜂喧早晚衙。茶瓜,林下渔樵话。桑麻,山中宰相家…

    古诗文 2020年3月26日
    586
  • 文言文《傅显迂缓》试题和答案

    文言文《傅显迂缓》试题和答案   傅显迂缓   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望之如偃蹇老儒。一日,雅①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雅步以往。比②相…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5
  • 幽王击鼓的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幽王击鼓的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幽王击鼓   周宅丰、镐,近戎。幽王与诸侯约:为高堡于大路,置鼓其上,远近相近,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110
  • 《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滕县公堂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 冬十月,作新亭于马退山之阳。不斫椽,不剪茨,不列墙,以白云为藩篱,碧山为屏风, 昭其俭也。 是山崒①然起于莽苍之中,驰奔云矗,亘数十百里,诸山来朝,势若星…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6
  • 《送别》原文阅读及译文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孙长江   下马,饮酒饯别送友人,问君要到哪里去?君言:“平生不得志…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56
  • 欧阳修《偃虹堤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偃虹堤记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ldq…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