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用良不杀蜂

  《张用良不杀蜂》的作者是宋朝著名文学家欧阳修。

  【文言文】

  太仓张用良,幼时揭蜂窝,尝为蜂螫(shì),故恶之。后见蜂则百计千方扑杀之。一日薄暮,见一飞虫,投于蛛网,竭力而不能去。蛛遽束缚之,甚急。忽一蜂来螫蛛,蛛避。蜂数含水湿虫,久之得脱去。张用良因感其义,自是不复杀蜂。

  ——(据《虞初新志》改写)

  【翻译】

  张用良因为小时候捣蜂窝,曾经被黄蜂蜇伤,因此十分憎恨黄蜂。后来看到黄蜂就千方百计地把它抓住,然后杀死。一天靠近傍晚的时候,张用良看见一只飞虫撞向蜘蛛网,用尽全力却仍然不能够脱离。蜘蛛立刻把它捆绑住,情况十分危急。他忽然看见一只黄蜂飞来用毒针蜇蜘蛛随后便避开了。黄蜂多次沾水使小虫变湿,时间一长飞虫便挣脱蜘蛛网飞离。张用良被这黄蜂的道义行为所感动,从这以后不再杀黄蜂。

  【注释】

  尝:曾经

  为:被

  螫(shì):刺

  故:因此,所以

  恶(wù):讨厌,厌恶

  薄暮:傍晚 薄:靠近

  投:撞

  竭力:用尽全力

  遽(jù):立刻

  甚:十分

  急:紧急

  避:躲避

  数:多次

  脱:摆脱

  因感:被……感动

  义:义气

  自是:从此;是:这;自:从

  复:再

  【道理启示】

  《张用良不杀蜂》中张用良被黄蜂的道义行为所感动,从这以后不再杀黄蜂。启示我们:做人要讲仁义,尊重生命,对待事情要多看几个方面,站在别人的立场想一想。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八大家”。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78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春日游罗敷潭》翻译赏析

      《春日游罗敷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行歌入谷口,路尽无人跻。   攀崖度绝壑,弄水寻回溪。   云从石上起,客到花间迷。   淹留未尽兴,日落群峰西。 …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73
  •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诗的前两句是:“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全诗是说,夜色中隔江相望,烟波渺茫,江边堤上歌…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9
  • 朱熹《牧斋记》阅读答案

    牧斋记 朱熹 ①余为是斋,居之三年矣。饥寒危迫之虑,未尝一日弛于其心。非有道路行李之劳,疾病之忧,则无一日不取“六经”“百氏”之文,…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100
  • 文言文《饶州神童》练习题

    文言文《饶州神童》练习题   饶州神童   【原文】   饶州自元丰①末朱天锡以神童得官,俚俗②争慕之。小儿不问如何,粗③能念书,自五、六岁,即以次教之五经④,以竹篮坐之木杪⑤,绝…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84
  • 含有人生哲理的文言文句子

    含有人生哲理的文言文句子   人生哲理是关于人生问题的哲学学说,是人生观的理论形式。它主要探讨人生的’目的、价值、意义、态度等。含有人生哲理的文言文句子有哪些?   含…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57
  • “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这两句是李白讽劝谄附权贵的朋友黄裳要学“亭亭凌霜雪”的长松,这两句是长松在说:上天赋予我百尺高的躯体,岂…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