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破厚葬

  《管仲破厚葬》出自《韩非子》,讲述了齐国管仲破除厚葬之风的故事。

  【文言文】

  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衾,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夫戮死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

  【翻译】

  齐国人崇尚豪华的葬礼,产的布匹都被用来做寿衣上,而木材也都耗在了做棺材上。齐桓公很担忧这样的风气,就把这个情况告诉了管仲,说:“布匹都用光了我们就没有衣服穿,木材都耗尽了就没有用来制作防御器材的材料,而豪华葬礼的风气不能停息,如何禁止这种风气?”管仲回答说:“但凡人们要做什么事,不是为了名誉就是为了有利可图。”于是齐桓公下命令说:“今后如果棺材做得太高档,就把那人的尸体示众,并且把那些发丧的人治罪。”斩断尸体就没有好名声,给主持丧礼的人治罪就没有好处,人们怎么还会做这种事呢?

  【注释】

  好:喜爱。

  布帛:泛指织物。

  于:被。

  衣衾:死人入棺时所用的衣服与大被。

  患:担心。

  无以:没什么可以用的了。

  对:回答。

  为:做事。

  戮:侮辱。

  罪:治···的罪。

  当:主管。

  休:停止。

  已:停止。

  矣:了。

  尽:全部,用尽。

  椁: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

  【启示】

  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解决了主要问题,其他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或是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之类的)

  【阅读答案】

  问:齐桓公为什么要下令禁止厚葬?这个做法是好不好?由此联想到今天提倡的节约行为,你是怎么看的?

  答:因为人们对死人进行厚葬,浪费了很多布匹和木材,而且这种浪费是毫无意义的。考虑到国家的安全和国家的发展,齐桓公就下令禁止厚葬。这个做法是很好的。因为死者已然,不能够复生,花费再多的东西来厚葬也没有意义。倒不如将这些财物用在国家的发展上。今天提倡的节约行为正是沿袭中华的美德,也是对全人类做的贡献。

  【管仲简介】

  管仲(约前723或前716—前645):姬姓,管氏,名夷吾,谥曰“敬仲”,华夏族,春秋时期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人,史称管子。春秋时期法家人物。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周穆王的后代,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81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译文]   同样是失意人流落在远方,碰在一起啊,从前不认识那又何妨! 这句话出自《琵琶行》作者白居…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59
  • 韦庄《喜迁莺·街鼓动》译文及赏析

      《喜迁莺·街鼓动》   唐代:韦庄   街鼓动,禁城开,天上探人回。凤衔金榜出云来,平地一声雷。   莺已迁,龙已化,一夜满城车马。家家楼上簇神仙,争看鹤冲天。   《喜迁莺·…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2
  • 冬至 古诗词欣赏

    冬至 古诗词欣赏        小 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43
  • 《桑生李树》文言文及注解

    《桑生李树》文言文及注解   《桑生李树》这个故事批评了那些不进行思考就盲目相信自己的眼睛的人们,以及这种不正常的随波逐流的社会心理、社会现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桑生李树》文言文及…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63
  • “杨文仲,字时发,眉州彭山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杨文仲,字时发,眉州彭山人。七岁而孤。既冠,以《春秋》贡。淳祐九年,以公试第一升内舍。时而路颇壅,因季冬雷震,首帅同舍叩阍①极言时事,有曰:“天本不怒,人激之使怒。人本…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2
  • 王安石《田公墓志铭》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田公墓志铭 王安石 公讳况,字元均。少卓荦有大志,好读书,书未尝去手,无所不读,盖亦无所不记。其为文章,得纸笔立就,而闳博绮丽称天下。初举进士,赐同学究出身,不就。后数年,遂中甲科…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