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头捉刀人

  【文言文】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翻译】

  曹操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臣,他自认为形貌丑陋,不足以威慑远方的国家,就让崔季珪代替他接见,他自己则握刀站在崔季珪的坐榻边做侍从。接待完毕,(曹操)命令间谍问匈奴使者:“魏王这人怎么样?”匈奴使者评价说:“魏王风雅高尚、仪容风采,但是坐榻边上握刀的那个人才是真英雄。”曹操听后,就派人追去杀了这个使者。

  【注释】

  床:古时一种坐具,指坐榻。古代的"床“并不单指卧具,也指凳椅坐榻。

  魏武:即曹操(155~220),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捉:握、拿

  捉刀人:指执刀的卫士。站在坐榻边的卫士。后来成为固定用语,比喻替别人代笔作文的人,俗称“枪手”。

  足:够得上,足以

  雄:称雄,威慑

  远国:威震远国

  雅望:气质高雅

  望:仪容风采

  使:使者

  自以:认为

  既毕:完毕

  令:让

  何如:怎么样

  然:但是

  乃:是

  自以形陋:自己认为

  毕:完毕

  足:满足

  何如:怎么样

  将:将要

  【阅读答案】

  1、曹操为什么不亲自召见匈奴使者?

  2、魏王打听到消息后,派人把匈奴的使者杀掉的原因是什么?

  3、床头捉刀人这篇文言文运用了什么写法来刻画曹操的?结合文意谈谈。

  4、魏武追杀匈奴使的真正原因是( )

  A:认为匈奴使把“捉刀人”看成英雄是有意贬低自己。

  B:认为匈奴使已识破自己的“调包计”,因此恼羞成怒。

  C:杀鸡给猴看,借此警告手下人不要随便议论自己。

  D:认为匈奴使眼光锐利,非等闲之辈,放回去恐于己不利。

  参考答案:

  1、自以为形陋,不足雄远国。

  2、曹操认为该使者认出了自己,那么自己由于自卑而让人替代的事传出去,就不好听了。杀他灭口。 可能认为这个使者眼光非常,又会说话,是个人物,无论是嫉妒还是谨慎,都是杀他的理由。

  3、曹操简直是一个天才外交家,一个人的形象肯定对别人对一个国家的印象有影响,特别是像魏这种强大的势力,没有一个形象代言人怎么行?更何况是培养国家关系这样的大事,这也就看出曹操的谋略的纯熟,所以为何最后统一三国的大将也出自于魏呢,这便是曹操善于用人的缘故了。曹操是一个多重性格的人,他多疑,狭隘、偏执、残暴,让人很难捉摸。

  4、D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90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被动句用法详解

    文言文被动句用法详解 在初中阶段,文言文特殊句式主要有四种: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以及倒装句。   区别:现在被动句常用“被”来表示;   文言文常用介词“为”或“于”来表被动,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59
  • 简单的《雁冢》文言文翻译

    简单的《雁冢》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的翻译向来是语文考试的重难点,下面是简单的《雁冢》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文言文   无锡县荡口镇,有人得一雁,将杀而烹之,有书生见而悯焉,…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51
  • 元稹《西归绝句》阅读答案附赏析

    西归绝句① [唐]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②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释】①本诗作于元和十年春元稹从被贬地奉召还京途中。②书:信。这里指元稹的好友李复言…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0
  • 归有光《寒花葬志》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寒花葬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一篇散文。当时,作者的妻子魏孺人已经离开人世,而魏氏的陪侍丫环寒花也过早去世。文中通过追忆寒花的生前经历,表达了作者对妻子深切的思念之情。 原文 婢…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51
  • 《侠妇人》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侠妇人》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   董国庆,字符卿,饶州人。宣和六年进土第,调莱州胶水簿。会北兵①动,留家于乡,独处官所。中原陷,不得归,弃官走村落,颇与逆旅主人相往来。怜…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7
  • “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的词意:在鹁鸠鸟的啼叫声中,雨水降落,草木都变得一片翠绿;雨后,燕子开始忙碌起来,将满地的落英残红和着泥土都衔来做巢。 出自…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6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