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

  【文言文】

  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由庄至颠,可二十余里。

  凡山深辟者多荒凉,峭削者鲜迂曲;貌古则鲜妍不足,骨大则玲珑绝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凡此皆山之病。

  天目盈山皆壑,飞流淙淙,若万匹缟,一绝也。石色苍润,石骨奥巧,石径曲折,石壁竦峭,二绝也。虽幽谷县岩,庵宇皆精,三绝也。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四绝也。晓起看云,在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海,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绝也。然云变态最不常,其观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山树大者,几四十围,松形如盖,高不逾数尺,一株直万余钱,六绝也。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笋味类绍兴破塘,而清远过之,七绝也。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无逾此者,便有出缠结室之想矣。

  宿幻住之次日,晨起看云,巳后登绝顶,晚宿高峰死关。次日,由活埋庵寻旧路而下。数日晴霁甚,山僧以为异,下山率相贺。山中僧四百余人,执礼甚恭,争以饭相劝。临行,诸僧进曰: “荒山僻小,不足当巨目,奈何?”余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山僧不劳过谦,某亦不敢面誉。”因大笑而别。

  【翻译】

  天目山幽静深邃奇妙古老,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从山脚下的双清庄到山顶,大约有二十余里路。

  一般来说幽深偏僻的山大多荒芜人烟;陡峭如削的山很少有盘旋迂回的山路;苍朴的山很少有光彩艳丽的景色;磅礴的山很少有精巧的趣味;以至于山高水就缺乏;岩石陡峭的山就缺少茂盛的植被。这些都是山的不足之处。

  天目山整个山都是沟壑,瀑布水流发出淙淙的水声,如万匹白色的丝绢,(这是天目山的)第一个绝妙之处。石头的颜色青色润泽,山石的棱角透漏巧妙,用石头铺成的小路上曲曲折折,石壁高耸陡峭,(这是天目山的)第二个绝妙之处。即使在幽静的山谷悬岩处,寺庙却都很精致,(这是天目山的)第三个绝妙之处。我的耳朵不喜欢听到打雷的声音,但天目山打雷的声音非常小,听起来就像婴儿的啼哭声,(这是天目山的)第四个绝妙之处。清晨起来看天目山的云彩,在悬崖下,白净得像丝绵一样,飘荡变幻如同浪花,大地变得五光十色,仿佛到处都是美丽的琉璃,每座山峰的山顶突出于云海之上,如同漂浮的浮萍,(这是天目山的)第五个绝妙之处。然而云彩的变化最不同寻常,它的样子非常奇特,如果不是久居山里的人,根本不能熟知云彩的形态。天目山高大的树木,树身粗的几乎有四十围,松树的形态如同华盖一样,树高不过几尺,一棵树价值万余钱,(这是天目山的)第六个绝妙之处。天目山每年第一次采摘的芳香扑鼻的茶叶,比龙井茶还要香甜。竹笋的味道像绍兴破塘所产的竹笋,但更加鲜嫩香甜,(这是天目山的)第七个绝妙之处。我认为,长江的南面,隐居深山,修心悟道的地方,没有比天目山更好的,于是(我)就起了脱离尘世的烦恼隐居山林的念头。

  住宿在幻住寺的第二天,早晨起来看云,巳时后登上了天目山的最高峰,晚上住在高峰死关。第二天从活埋庵沿着原来的路下山。这几天天气十分晴朗,山寺的和尚认为天气反常,下山时互相祝贺。山寺的和尚有四百多人,行礼非常恭敬,相互争着用饭招待我。等到要走的时候,山里的和尚说: “天目山偏僻而且小,不足以担当贵客的观赏,怎么办呢?”我说:“我和天目山也有些微妙的缘分,山僧们不必过于谦虚,我们也不敢当面称赞”。因而众人大笑着分别。

  【注释】

  天目:天目山,古称浮玉山,在浙江临安县北。分东西两支,双峰雄峙,并多为怪石密林。相传峰巅各有一池,左右相望,故称“天目”。

  2.幽邃(suì)奇古:是说天目山处于偏僻深远之地,姿态奇特,神貌古老。

  3.不可言:无法用言语描述。

  4.庄:指的是天目山下双清庄。相传梁昭明太子萧统在西天目读书,在东天目参禅,曾双目失明,以东西天目泉水洗眼后复明,故名双清庄。颠:同“巅”,山顶。

  5.可:大约。

  6.峭削:像刀削过那样陡峭。鲜(xiǎn):稀少。以上两句是说,处于深僻的山大多荒凉,陡直峻峭的山则很少有迂回曲折的妙趣。

  7.貌古:指山的神气容貌显得古老,地貌古朴。鲜妍(xiān yán):鲜艳美丽。

  8.骨:指山的骨架。这句是说,高大的山很少能给人精巧灵便的感觉。

  9.石峻:石头又高又大。毛枯:草木枯败。毛:草,这里指草木。

  10.病:缺陷。

  11.盈山:满山。壑:山沟,山谷。

  12.飞流:山高坡陡,流水直泻而下。淙淙(cóng):流水声。

  13.盈:满。

  14.壑(hè):深沟。

  15.缟(gǎo):白色丝织品。

  16.绝:绝妙(之处)。

  17.苍:青黑色。润:光滑滋润。

  18.石骨奥巧:是说山石的骨架结构很巧妙,难以形容。奥巧:透漏巧妙。

  19.竦(sǒng)峭:高耸陡峭。竦,通“耸”,高耸。

  20.“虽幽”二句:是说天目山中小庙虽然在深山狭谷、悬崖峭壁上,但建筑都是精美的。“县”,同“悬”,悬挂。庵:指小庙。宇:指小庙的房屋建筑。

  21.晓:天刚亮。

  22.尽:全部。这句是说,整个大地都成了琉璃的海洋。

  23.萍:即浮萍。这句是说,云里露出的山头,像是浮萍。

  24.“然云”句:意谓云的形状常常变化,各种变化出来的形状都不能持久。

  25.其观奇甚:他的景象非常奇特。

  26.悉其形状:明了云的各种各样的形状。

  27.围: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拢起来的长度。

  28.盖:华盖。

  29.直:通“值”,价值。

  30.头茶:第一次采摘的春茶。

  31.胜:优于。龙井:一种著名的绿茶,产于浙江杭州附近的龙井一带。

  32.类:像。破塘:浙江绍兴地名,以产笋著称。作者《食笋时方正月》自注说,他的好友山阴人陶石篑“屡称破塘笋”。

  33.清:清爽鲜美可口,与肥甘相对。远过之:远远超过破塘笋。

  34.修真栖隐:隐居深山,修心悟道。修真:修心养性,即指出家。栖隐:即谓隐居。

  35.出缠:佛教语,指脱离了人间烦恼的束缚。结室:佛教语,指佛门弟子聚会祈祷吉祥。

  36.幻住:天目山上的寺名。为中峰道场,周围景观空阔,诸峰奇态,毕供眼前。

  37.绝顶:山的最高峰。

  38.高峰、死关:都是天目山上的地名。死关,天目山地名,地形险恶,故名。 [1]

  39.活埋庵(ān):天目山上的小庙宇,其境幽邃,竹石皆秀。

  40.霁(jì):雨后转晴。这句是说,一场雨后,连续好几天十分清朗。

  41.异:反常,山中温润多雨,僧见连日晴朗,故以为异。

  42.率:全,都。相贺:和尚们认为天晴是好兆头,所以都来庆贺。

  43.执:行。

  44.争以饭相劝:意谓争着招待作者。

  45.临行:将要离开的时候 。指作者即将离开天目山。

  46.“不足”句:意谓跟大人您的眼界很不相称。“当”,相称。“巨目”巨大高贵的眼睛,这是恭维的话。 不足:不值得。

  47.奈何:怎么办呢?

  48.“天目”句:是说对天目山来说,我们也有一份,与我们也有一些关系。“某”,谦称自己。“些子份”,一点儿份。分(fèn):同“份”,份额。

  49.过谦:和下句“面誉”,都是指天目山说的,意谓不须替天目山过分谦虚,也不须当面夸奖。

  50.琉璃:光彩夺目的宝石,上釉彩瓷亦称琉璃。

  51.巨目:巨大高贵的眼睛。这是恭维的话。

  52.面誉:当面称赞。

  53.因:于是。

  54.巳:上午九时至十一时。

  55.妍:美丽。

  【赏析】

  本篇选自《袁宏道集笺校》。本题共两则,此选其一。本文主要不在记游,而是评介天目山的独绝佳处。一开头,作者用“幽邃奇古”四字概括了天目山的特点,又用“不可言”三字赞叹其奥妙,逗人兴趣。但作者并不接着就作具体介绍,而以三组对偶句泛论一般深山僻岭的不足和无味,抑彼扬此,用议论再作反衬。然后列举天目山的“七绝”。这“七绝”是比较而来的,所举都属他山皆有、常人可觉的景物。前三绝是水、石、小庙,凡山都有,有目共睹。第四绝举雷声小,见出空旷高远而回响轻散,是写耳听,亦有谷皆响之事。五绝写云,六绝写松,则为名山多具而人所共赏的景物。至于七绝的茶和笋,本属浙江土产,所以比之以浙江著名的龙井茶和破塘笋,扑鼻芳香,清品清味。作者以活泼的笔调、简洁的语言写上述景物的特点,点出独绝处即止,不铺叙,不渲染却令人感到新奇,觉得奥妙,别有一种情趣。“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韩愈这两句诗,也许可以形容本文的写作艺术特点。

  篇末作者开了个玩笑,稍带讽刺了庸俗客套,诙谐地对山僧说:“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这话确乎包含着真知灼见。祖国河山大好,我们都是她的儿女,都要爱护她,为她增色生光。

  【天目七绝】

  1.天目山到处都是丘壑峡谷,瀑布水流潺潺,如同很多白色的丝绸(倾泻而下),这是一绝。( 天目盈山皆壑,飞流淙淙,若万匹缟,一绝也。)

  2. 山石的颜色深沉润泽,山石的棱角巧妙精致,山路盘旋迂回,悬崖陡峭耸立,这是第二绝。 (石色苍润,石骨奥巧,石径曲折,石壁竦峭,二绝也。)

  3. 虽然山谷偏僻幽深,山石耸立险峻,但寺庙都建筑的很好,这是第三绝。 (虽幽谷县岩,庵宇皆精,三绝也。)

  4. 我不喜欢听到打雷的声音,而天目山打雷的声音非常小,听到的好像婴儿的啼哭,这是第四绝。 (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四绝也。)

  5. 我早早起来看天目山的云彩,在悬崖峭壁,云彩洁白纯净的就像丝绵,飘荡变幻如同浪花,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一片五光十色的天地,仿佛到处都是美丽的琉璃,每座山峰的山顶突出于云海之上,如同散落的浮萍,这是第五绝。(晓起看云,在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海,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绝也。)

  6. 天目山高大的树木,树身粗的几乎有四十围,松树的形态如同伞盖一样,树高不过几尺,一棵树价值万余钱,这是第六绝。 (山树大者,几四十围,松形如盖,高不逾数尺,一株直万余钱,六绝也。)

  7. 天目山每年第一次采摘的茶叶芳香扑鼻,比龙井茶还要馥郁。竹笋的味道像绍兴破塘所产的竹笋,然而更加清淡悠长,这是第七绝也。 (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笋味类绍兴破塘,而清远过之,七绝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92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翟銮,字仲鸣,举弘治十八年进士”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翟銮,字仲鸣,举弘治十八年进士。嘉靖中,累迁礼部右侍郎。六年春,廷推阁臣。帝意在张孚敬,弗与。命再推,乃及銮。中贵人多誉銮者,帝遂逾次用之。杨一清以銮望轻,请用吴一鹏、罗钦顺。帝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0
  • 乐羊子妻

    朝代:南北朝 作者:范晔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 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古诗文 2020年3月4日
    833
  • 水调歌头(和西外判宗湖楼韵)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君看郭西景,浑不减孤山。飞楼突兀百尺、轮奂侈前观。绝唱新词寡和,堕泪旧碑无恙,往事付惊澜。不见辽鹤返,惟对水鸥间。又何必,珠翠盛,管弦…

    古诗文 2020年5月27日
    577
  • 《朝中措·长年心事寄林扃》翻译赏析

      《朝中措·长年心事寄林扃》作者为宋朝诗人范成大。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年心事寄林扃。尘鬓已星星。芳意不如水远,归心欲与云平。   留连一醉,花残日永,雨后山明。从此量船载酒,…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62
  • 杨果《摸鱼儿 同遗山赋雁丘 花草粹编卷十二》

    怅年年。雁飞汾水,秋风依旧兰渚。纲罗惊破双栖梦,孤影乱翻波素。还碎羽。原作醉兴,从词综改算古往今来,只有相思苦。朝朝暮暮。想塞北风沙,江南烟月,争忍自来去。埋恨处。依约并门路。一丘…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136
  • 《北青萝·残阳西入崦》原文及译文赏析

      《北青萝·残阳西入崦》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古诗全文如下: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6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