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四皓古诗拼音(李白)

“商山四皓古诗拼音(李白)”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商山四皓古诗拼音

shāngshānhào
táng · bái
báilǎorénángzàngnánshān
yǎnsōngxuějiānmíngshí
yúnchuāngqīngǎishíhéngcuì
lóngfāngzhànzhēngyānxiū
qínrénshījīnjìnghànshēng
yīnhóngzhuótàiyángqiánxīngsuìlún
xíngzuǒmíngshèngshūshēng
gōngchéngshēnshūjuǎnzàixiōng
yǎomíngyuánhuàmángmèixìnnán
fēishēngsāitiānwànyǎng

商山四皓古诗解释

“商山四皓”是秦朝的四位博士: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角里先生周术。他们是秦始皇时七十名博士官中的四位,分别职掌:一曰通古今;二曰辨然否;三曰典教职。后来他们隐居于商山,曾经向汉高祖刘邦讽谏不可废去太子刘盈(即后来的汉惠帝)。后人又用“商山四皓”来泛指有名望的隐士。

此咏史诗。诗人采用与《赤壁》、《乌江亭》诗一样的假设手法,翻出一番新颖的历史见解:如果南军当时不支持周勃安刘诛吕,那么四老也是无力安刘的。如果仅仅依靠四老,刘氏就会被诸吕灭掉。历史是不能假设重复的。而任何事后的假设,都可能有其更合理的一面,但也只能是假设。不过,后人在借鉴历史时,各种假设就有了现实的意义。杜牧此诗除了强调历史具有某些偶然性外,还可说明政治斗争具有很大的冒险性,而人心之向背,往往在关键时候起决定作用。

商山四皓通常被称为南山四皓:一是日本人在朝鲜发掘的汉墓中掘得一竹篾筐子, 上面绘有那四位高士, 旁有隶书南山四皓的款识;一是河南邓县出土一南朝画像砖大墓, 内有浮雕石砖楷书“南山四皓”四字。东汉人崔琦 (约104——158年间在世) 有《四皓颂》,开首便说:“昔有南山四皓者,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东园公是也。”(引自宋·吴淑《事类赋注》卷十一)

商山如何可易词为南山,商山与南山有何关系? 南山即指终南山,由太白山延至商岭组成,包括商山在内;四皓所隐即汉都长安之南的商山,故又可称为南山四皓悖。

陶渊明罢官归田, 东篱采菊, 悠然想起同样是隐居者的南山那四位前辈, 按诗理看, 洵属直诠正解。联系到陶渊明曾撰有一部《圣贤群辅录》, 四皓列名其间, 足见他对此四人的景仰之情, 诗中的南山为用典就更是可能了。

以南山连名四皓亦不希见, 如《高士传》:“高车山上有四皓碑及祠, 皆汉惠帝所立也。汉高后使张良诣南山迎四皓之处, 因名高车山。”再如唐李白《重陵送别范宣》诗:“送尔长江万里心,他年来访南山皓”;明许潮《同甲会》:“俺几个茹灵芝,共效南山叟。”皆是。

南山四皓后有出山辅政之举, 故陶渊明目其为圣为贤。“悠然见南山”,悠然闲放的背后,当别有隐情, 身在草野而心存帝阙, 这才是诗人“赍志没地,长怀无已”伴随他一生而无从割舍、难以化解的情结。

以上是【商山四皓古诗拼音(李白)】的内容介绍,供大家参考,如若有误,欢迎指正。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568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晚泊》

    陆 游 半世无归似转蓬, 今年作梦到巴东①。 身游万死一生地, 路入千峰百嶂中。 邻舫有时来乞火②, 丛祠③无处不祈风。 晚潮又泊淮南岸, 落日啼鸦戍堞空。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56
  • 《殷其雷》译文赏析及鉴赏

      《殷其雷》   先秦:佚名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4
  •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8K
  • 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诗词原文及赏析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的词意:清冷的郊野小路弯弯,行人渐渐稀少不闻人语,我空自回去满怀愁怨。   出自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斜…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46
  • 徐霞客《浙游》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浙游 徐霞客 二十四日,五鼓行。二十里至绿葭浜,天始明。午过青浦。下午抵余山北,因与静闻登陆,取道山中之塔凹而南。先过一坏圃,则八年前中秋歌舞之地,所谓施子野之别墅也。是年,子野绣…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146
  • 问说

    朝代:清代 作者:刘开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57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