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灵台·其一全诗意思及解析_唐代张祜

全诗原文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

集灵台·其一带拼音版:

rì guāng xié zhào jí líng tái , hóng shù huā yíng xiǎo lù kāi 。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zuó yè shàng huáng xīn shòu lù , tài zhēn hán xiào rù lián lái 。

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

全诗意思

旭日光辉斜照华清宫旁的集灵台,树上的红花一朵朵地迎着朝露绽开,昨夜玄宗刚在这里为杨玉环授礼,太真满面笑容地进入珠帘受封。

全诗注释

①集灵台:即长生殿,是祭神求仙之所

②上皇指唐玄宗,太真:杨贵妃初入宫,为寿王妃,为玄宗儿媳,玄宗喜欢,令其为女道士,住玉真院,号太真,然后再令其还俗,纳为妃,授篆;授予道教符书,道箓为道教秘文符箓,接受道策即正式入道。

全诗鉴赏

《集灵台》共两首,讽刺杨玉环姊妹专宠。本诗意在讽刺杨玉环的轻薄和唐玄宗的荒唐,杨玉环原系唐玄宗十八子寿王理的妃子,玄亲召入禁中为女官,号大真,后米大加宠幸,进而封为贵妃,并在集灵台行道教授给秘文仪式,诗人对此十分不赞同,侧面写出了杨玉环的轻薄风骚。

第一句点明时间、地点,“斜”点明了时间是在早上,地点是集灵台,它是清静祀神所在。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华清宫旁的集灵台上,唐玄宗在这里为杨玉环行道教授秘文仪式,侧面反映出了杨玉环的受完程度。

第二句写景、指写了在集灵合身边茂的树上开清了一朵朵红色的鲜花,正在迎着早上的露水绽放的高面,本句使用了暗喻的艺术手法,集灵台盛开的鲜艳的红花,正如同杨玉环现在的容貌一样,年轻貌美,娇艳美丽,如花朵一般含苞待放,让人喜爱不已,同时也暗示杨玉环未未的命运或许也如同这对着朝盛开的花朵一,终有枯萎的一天。

第三句叙事,点明事件发生的地点和时问,在昨夜的集灵台上,唐玄在这里为杨玉环举行仪式。集灵合本是清把神所在之地,杨玉环本不该在此地出现,但是唐玄宗选择在这里为杨玉环行道教投秘文仪式,诗人指出唐玄宗不应这样做,也问接刺了唐玄宗的唐行径以及唐玄宗对杨玉环的完爱。

第四句写杨玉环含笑迎接皇帝的到来,“太真”是杨玉环为女道士时的号,道士本应清心寡欲,但是在这里作为道士的杨玉环却是“合笑”的铁开珠市接受仪式,玉环在这时的“含笑”入内,自为女道士,是为了与唐玄宗默契配合,掩人耳目,合笑”二字足见其轻薄风骚。

全诗写了唐安宗为特玉环在集位行仅式这件事,请过对环境和人物的描写,暗讽杨玉环的轻薄风和唐玄宗的竞唐行径。全诗最大的特点就是含蓄,它似褒似贬,欲仰反扬,以极其恭维的语言进行着十分深刻的讽刺,艺术技巧是颇高超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608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常识

    文言文常识 文言文常识1   1.《学弈》选自《孟子告子》。通过写弈秋教两人下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2.《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故事体现了两小…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118
  • 常见文言文代词汇总

    一、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我,余,予,吾,仆,妾,愚,臣,寡人,孤,己,自。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吾欲之南海,何如? 3、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 4、同予者何人? 5、妾…

    古诗文 2022年5月17日
    156
  • 拔苗助长文言文注释

    文言文: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①,芒芒然②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③!予助苗长矣④!”其子趋而往视之⑤,苗则槁矣⑥。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

    古诗文 2022年5月21日
    153
  • 文言文教学经验分享

    文言文教学经验分享   l 先入为主   学习第一遍的印象很重要(苏春娟)   用已知理解未知(慕婷)   由故事引起、由引文说起、由名人用典谈起,等等(塞外风)   l 持续兴趣…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57
  • 蝶恋花(其五) 谭献

            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哥,错报韦郎到①。压鬓钗梁金凤小,低头只是闲烦恼。  花发江南…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106
  • 《史记·货殖列传序》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史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货殖列传序 司马迁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16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