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阙题

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词句注释
1、阙题:即缺题。“阙”通“缺”。因此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后人在编诗时以“阙题”为名。
2、道由白云尽:指山路在白云尽处,也即在尘境之外。道:道路。由:因为。
3、春:春意,即诗中所说的花柳。
4、闲门:指门前清净,环境清幽,俗客不至的门。
5、深柳:即茂密的柳树。
6、幽映:指“深柳”在阳光映照下的浓荫。每:每当。

作品译文
山路被白云隔断在尘境之外,春光宛若清清溪流源远流长。
不时有落花随溪水飘流而至,远远地就可闻到水中的芳香。
闲静的荆门面对蜿蜒的山路,柳荫深处蕴藏着读书的斋堂。
每当太阳光穿过柳荫的幽境,清幽的光辉便洒满我的衣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原来应是有个题目的,后来不知怎样失落了。盛唐人殷璠《河岳英灵集》在辑录这首诗的时候就没有题目,后人只好给它安上“阙题”二字作为诗名。

赏析

这首诗句句写景,画意诗情,佳句盈篇,可推为刘眘虚的代表作。诗描写深山中一座别墅及其幽美环境。一开头就写进入深山的情景。“道由白云尽”,是说通向别墅的路是从白云尽处开始的,可见这里地势相当高峻。这样开头,便已藏过前面爬山一大段文字,省掉了许多拖沓。同时,它暗示诗人已是走在通向别墅的路上,离别墅并不太远了。

“春与青溪长”,伴随山路有一道曲折的溪水,其时正当春暖花开,山路悠长,溪水也悠长,而一路的春色又与溪水同其悠长。为什么春色也会“悠长”呢?因为沿着青溪一路走,一路上都看到繁花盛草,真是无尽春色源源而来。青溪行不尽,春色也就看不尽,似乎春色也是悠长的了。

三、四两句紧接上文,细写青溪和春色,透露了诗人自己的喜悦之情。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这二句,要特别注意“随”字。它赋予落花以人的动作,又暗示诗人也正在行动之中,从中可以体味出诗人遥想青溪上游花在春光中静静绽放的景象。此时,水面上漂浮着花瓣,流水也散发出香气。芬芳的落花随着流水远远而来,又随着流水远远而去,诗人完全被青溪春色吸引住了。他悠然自适,丝毫没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感伤情调。他沿着青溪远远地走了一段路,还是不时地看到落花飘洒在青溪中,于是不期而然地感觉到流水也是香的了。

总括上面四句:开头是用粗略的笔墨写出山路和溪流,往下就用细笔来特写青溪,仿佛是把镜头里的景物从远处拉到眼前,让读者也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还可以闻到花香水香。

一路行走,一路观赏,别墅终于出现在眼前。抬头一看,“闲门向山路”。这里是没有多少人来打扰的,所以门也成了“闲门”。主人分明爱好观山,所以门又向山路而设。进门一看,院子里种了许多柳树,长条飘拂,主人的读书堂就深藏在柳影之中。原来这位主人是在山中专心致志研究学问的。

写到这里,诗人从登山到进门的一路经历,都曲曲折折地描述下来了。但他不过把几件景物摄进镜头,并没有叙述经过,仅仅给你以几种不同的变化着的形象。

结末两句,诗人仍然只就别墅的光景来描写。“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这里的“每”作“虽然”讲。因为山深林密,所以虽然在白天里,也有一片清幽的光亮散落在衣裳上面。那环境的安谧,气候的舒适,真是专志读书的最好地方了。诗到这里,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思索余地,更增加了诗的韵味。

全诗都用景语织成,没有一句直接抒情,然而情韵盈然,意境幽美。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删稿)诗人巧妙地运用景语,不但写出风景,给风景抹上感情色彩,而且又藏有人物,人物的行动、神态、感情、心理活动乃至身份、地位等等,给读者带来了直觉的美感和形象之外的趣味。因而这首诗余韵萦绕,有一种异乎寻常的艺术魅力。

作者简介

刘眘虚,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江东人,八岁能文,召拜童子郎。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进士,官迁夏县县令。少时即善作文。与贺知章、包融、张旭齐名,人称“吴中四友”。诗风清幽淡远,为盛唐时重要诗人。可惜作品大多散佚,其诗今仅存十五首,大都为五言,多写自然景物。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633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高中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高中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高中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区别   最近,为了上好文言文单元,我特意在重温《现代汉语》一书时,做了一些笔记,现整理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1.英语里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6
  • 《荆轲刺秦王》阅读练习答案

    荆轲刺秦王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秦王必说见臣(        ) 2. 今日往而不反者(        ) 3.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115
  • 高考语文文言文勾践灭吴知识点归纳

    高考语文文言文勾践灭吴知识点归纳   一、重点词语解释   1、 贾人夏则资皮(积蓄,储备。这里作准备)   2、吊有忧(慰问)   3、当室者死(指嫡子,正妻所生的长子)   4…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1
  • “莫将山上松,结托水上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莫将山上松,结托水上萍。”出自白居易《寓意诗五首》 促织不成章,提壶但闻声。 嗟哉虫与鸟,无实有虚名。 与君定交日,久要如弟兄。 何以示诚信,白水指为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96
  • 刘平传文言文阅读

    刘平传文言文阅读   刘平传   刘平字公子,楚郡彭城人也。王莽时为郡吏,政教①大行。其后每属县有剧贼,辄令平字之,所至皆理,由是一郡称其能。 更始时,天下乱,平弟仲为贼所杀。其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4
  • 文言文虚词与的用法

    文言文虚词与的用法   (一)介词   1.介词。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司马迁《鸿门宴》)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蒲松龄《促织》)   2。给,…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6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