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科技金融独角兽的崛起」读书笔记2500字

蚂蚁金服:科技金融独角兽的崛起

作者:由曦

在中国,支付宝(其母公司为蚂蚁金服)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我们在用手机扫码支付,或者用余额宝理财的时候,一定会和支付宝发生关系。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支付宝的母公司叫作“蚂蚁金服”。蚂蚁金服不仅有支付宝,还有余额宝、网商银行、芝麻信用等一系列产品和服务。成立于2004年、起始于支付宝的蚂蚁金服集团,如今已经是全球估值最高的科技金融企业。然而,在成立之初,它只是网店的结算部门,员工只有区区几人,记账用的是简单的电子表格。短短十几年中,它从支付领域起步,进入金融行业,并用数据和技术改变了中国金融业的面貌。《蚂蚁金服》全景式地描述了蚂蚁金服创业的关键历程,记录了马云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四次关键性的表态,记录了彭蕾带领公司回归用户价值导向的“骆驼大会”,记录了支付宝在技术上的重要突破,记录了虚拟账户、快捷支付、余额宝诞生的坎坷经历,记录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ALLIN无线之役,记录了公司全球化的最新进展……正是这些关键性的产品和创新,奠定了蚂蚁金服今天的江湖地位。除了描述重要的人物和事件,《蚂蚁金服》还首次翔实地披露了蚂蚁金服在组织管理和企业价值观塑造上的具体做法,强大的价值观和优秀的人力资源体系,构成了蚂蚁金服不断前行的独特驱动力。蚂蚁金服的成长之路,是中国科技金融企业成长的缩影。《蚂蚁金服》既是一部跌宕起伏的科技金融企业成长史,也包含大量可资借鉴的创业思想、商业理念、企业文化、运作模式和用人之道等。

「蚂蚁金服:科技金融独角兽的崛起」读书笔记2500字

下一个十年,你又会做出什么值得你吹嘘一辈子的事情呢?

虽然书名是蚂蚁金服,包含了现在阿里所有网上支付与金融业务业务,但其实全篇大部分内容谈的都是关于支付宝的内容。

支付宝的诞生原本是个意外,只为了解决网上交易时予买家与卖家之间的信任问题而成立的第三方担保方。但也就是这个意外,在金融界和互联网界开拓出了一片绿洲。支付宝的发展从一开始的第三方担保方到成熟的快捷支付方式,再经过“出淘”阶段,独立于淘宝之外,开始服务阿里以外的更多商家和个人,再到后来的进军金融和大众理财领域。

支付宝发展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引起了人们购物方式、付款方式、理财方式等相关生活方式的转变,还倒逼了国内银行业和金融业的革新。通过这本书你会看到,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这个小小支付工具,背后有一个团队在默默付出。他们用他们的热血青春与聪明才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推动了行业的前进。

当一个团队推出一个爆款产品的时候,可能有运气的成分。但是当它接二连三得不断推陈出新,引起行业变革,同时给人们一个又一个惊喜的时候,背后肯定是优秀的组织文化在发挥着巨大作用。支付宝(或者说阿里)就是这样。在支付宝在和工商银行合作开展业务的时候,在国内第一大银行工作了十八年的客户经理葛勇荻选择加入支付宝;在为支付宝搭建IT系统的时候,博士在读的程立选择放弃学业加入支付宝;通过对支付宝的了解,外企PayPal的高管俞吴杰选择放弃优越的环境和高薪加入支付宝。究其原因,其实这些人的内心都渴望摆脱那些日常的、繁琐的以及无意义的事情,希望做一些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正是这样的价值观让他们聚集在了一起,也正是通过这种文化,阿里吸引到了一大批来自不同行业优秀人才。

之前在备考SHRM的时候,书本上关于职场千禧一代的说法让我印象很深,书上写到 “Millennials want to feel that their work has meaning and is worthwhile; they want to work for an organization that makes them proud”,“The majority of Millennials responding say they would consider leaving an employer whose values no longer meet their expectations”。现在步入职场的年轻人的职业观念已不再像70、80后那样只要养家糊口就行了,他们更加关注工作内容的挑战性、个人成长以及工作的实际价值与意义。对于这些人来说,让他们自己亲自参与到了一场激动人心的行业变革或技术、观念等的革新运动,工作本身的吸引力有时候要比优越的办公环境和更高的薪酬吸引力更大。

人生快意莫过于老了之后能和孙子孙女吹牛,说当年热血青年的自己如何一时风光无限。人生一世,总得有些值得侃侃而谈的故事。正如五月天在《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中唱得那样“想象你的孙子孙女,充满光的瞳孔,正等着你开口,等着你说你最光辉的一次传说”。一位朋友跟我说,过去十年他最骄傲的一件事情是他开了一个2000人的演唱会(他唱歌确实很好听,之前有过酒吧驻唱经验,上学期间经常兼职唱歌赚零花钱),虽然原本以为能卖些门票,后来没人买就干脆送票了。不过他说这件事情他可以吹一辈子。

下一个十年,你又会做出什么值得你吹嘘一辈子的事情呢?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985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500字

    的时候,我读了高尔基的著作《童年》。这本书是他的自传体小说,书中主人公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尔基本人。 过这本书,我不禁为阿廖沙的经历而感到辛酸。他年幼时父母双亡,冷酷暴虐的外祖父常常…

    读后感 2022年6月16日
    108
  • 《孤单星球》读后感_2200字

    《孤单星球》读后感2200字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我读《孤单星球》 第一次知道独木舟这个作家,是因为大学隔壁宿舍的姑娘很喜欢她,而我却一直没有读过她的小说。后来…

    读后感 2022年9月15日
    78
  • 心悦君兮君不知-《情书》读后感400字

    心悦君兮君不知-《情书》读后感400字! 作者:连广宇 如题,心悦君兮君不知,淡淡的遗憾感,是我读完这本书的最大感觉。 一生之中,擦肩而过的许多人,电光幻影,咫尺天涯,在彼此的记忆…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18
  • 读《人民英模的故事》有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7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人民英模的故事》的书,这是一本记录了许许多多英雄模范故事的书。 书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他们…

    读后感 2022年10月24日
    44
  • 巴金的《家》读后感1200字

    《家》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不仅是巴金文学道路上树起的第一块丰碑,也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杰作之一。同时,《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继《红楼梦》之后又一部描写封…

    读后感 2022年7月15日
    85
  •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读后感800字

    道德犹如一片肥沃的土壤,而我们却是土壤中幼小的,有的愿意冲破头顶上的“重重阻力”获得阳光下的茁壮成长,而有的则愿意缩在土壤中,最后枯死。道德也是一样,人只有从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

    读后感 2022年6月26日
    10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