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细说红楼梦(全集)」读书笔记2500字(2)篇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全集)

作者:白先勇

当八十岁的白先勇,遇见三百岁的曹雪芹,听华文世界小说大家如何解“天下第一书”,看两个时代文学赤子跨越时空的心灵相印。本书由白先勇台湾大学《红楼梦》导读通识课(2014-2015)课堂讲义编纂而成。《红楼梦》是一本天书,有解说不尽的玄机、探索不完的秘密,但最重要的,它终究是一部伟大的小说。白先勇正本清源,把这部文学经典完全当作小说来导读,侧重解析《红楼梦》小说艺术的“现代性”:神话构架、人物塑造、文字风格、叙事手法、观点运用、对话技巧、象征隐喻、平行对比、千里伏笔,检视曹雪芹如何将各种构成小说的元素发挥到极致,并远远超越它的时代,甚至比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更早、更前卫。他以小说家的艺术敏感,擦去经典的蒙尘之处,将历来被冷落的人物、被曲解的角色一一归还原本的个性姿彩,令其登台绽放。在文字艺术的赏读玩味之间,解读中国人生哲学的绝妙真意与人情社会的文化密码,更从一本伟大的小说延展开去,漫谈文学、美学、哲学、昆曲的枝枝蔓蔓,织构一座如梦如幻的红楼琼宇。白先勇借此细读机缘,仔细比对“庚辰本”与“程乙本”的差别,掂量一字一句的千斤之重与微妙意蕴,得以重新发现失落已久的“程乙本”《红楼梦》之美。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全集)」读书笔记2500字 第(1)篇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思前想后,《红楼》中这句话最具张力,所以我把它放在开篇的位置。

这是太虚幻境内一偈,可谓先声夺人,不由分说就把世事无常、万物轮回的奥义贴在读者心中,从此小说便有了难言的分量。曹公在《红楼梦》第五回里写宝玉神游仙境一事,这是小说起始部分的一处高潮,甚至对整部小说的走向和人物的命运作了宿命般的预设。而在这样一处仙家宝地的大门上,挂的却是这样一幅玄之又玄透出诡异的楹联,不免令人生疑。疑惑的背后,我们渐渐觉得蹊跷,而蹊跷则又带来竭力想要摆脱却挥之不去的对于人生大势的恐惧。

为什么恐惧?因为未知,更因为已知。

人们惯于对一切未知的情节感到恐惧,这也恰恰是小说家们赖以发挥的源泉;但曹公的高明就在于,他先让你知道结局。于是,开场与结局都已不再神秘,连接两者的却是一座掩着雾霭的长桥。费劲心思走向远处既定的结局,这一路仍是扑朔迷离,仿佛天上时刻有一只眼睛在监视,而你无力抵抗。

毕竟,对于一块下山历劫的石头来说,命运似是定数,重要的根本就是过程。

他是神瑛侍者,她是绛珠仙草,他们本非凡人。仙草是为报答侍者的浇灌之恩来到世间,所以黛玉日夜垂泪还报恩情。他们注定“死生契阔,与子成说”,也注定此生难以如愿。因为宝黛二人是纯粹性灵的交融,无法想象二人俗世肉体的结合,这对于宗法维系下的贾府虽是一种必然要求,但对于二者的爱情却是毁灭性打击。《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并非纯粹的爱情小说,它拥有一个宏大的神话架构。一切情,哪怕是宝黛间的生死至恋,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只能是尘世间一颗沙砾,显得渺小飘忽。切莫小看小说开头结尾几笔带过的终极设定,诸如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诸如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他们看似虚幻却在反复说明着那个道理:所谓真假有无都是相对的,信则有不信则无,所以最高境界就是无稽和荒诞。宝玉的情感瓜葛真是剪不断理还乱,红楼梦的故事也真够精彩了,但这还只是无垠宇宙中芥子一隅——看透了这一层,心也便开阔了。而依照曹公之见,如何在这样的虚无中获得真正的永恒?只有遁入空门,从此云游四海,再无牵挂。

白先勇先生在《戏说红楼梦》中这样总结:红楼梦的两条主线,一是宝玉出家,二是贾府式微。我顿觉精辟。红楼梦是千头万绪的,不仅人物繁多,个性鲜明,而且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也许我们看过一遍红楼梦,只觉书中人整日吃茶听戏,吟诗作赋,而且每次都大略一致,什么海棠诗、菊花诗、桃花诗的,有何分别早已区分不清。但细看来,一切情节均是依托于时令节气的更迭展开,围绕两条主线步步推进,条理明晰。

最后宝玉出家那一幕,他着一袭猩红斗篷,赤足下跪,竟压住了白茫茫一世界的雪。那一刻,仿佛诸天神佛都开始了梵唱,当真是中国古代美学登峰造极之神来一笔。宝玉出家能给人这样的轰动,之前的铺垫自然足见功力。从最初秦可卿秦钟姐弟的先后去世,到金钏儿被逼自尽,再有烈晴雯遭逐至死、尤氏姐妹受侮而死,最后黛玉焚诗仙去,他眼睁睁看着这些他所深爱的人儿一一离去却无能为力。他身为天生情种,本性不羁,最仰慕的便是阮籍嵇康这类“清士”,然而作为封建宗法社会下的大家子弟,从小又因衔玉而生,备受恩宠,读书仕宦,传宗接代似乎才是他天经地义的责任。面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他纵有大观园这个人间版的太虚幻境和一众善解人意的女孩子,也只躲得了一时;他躲不过的,是命。最后他斩断情根,遁入空门,一块顽石终于“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除了宝玉的蜕变所反映的爱情可贵,红楼梦的另一主题便是盛衰演替,世事无常。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也曾显赫之极,传闻连龙王爷缺了白玉床都要问他们借,因为他们家里皆是“白玉为堂金作马”。最后呢?自然还是没落了。全书开头和结尾两处贾雨村和冷子兴的对话,读来不禁令人唏嘘。虽然小说前半部分也有秦可卿的托梦和贾珍、凤姐等管事人的抱怨作为暗示,但不断重复的大观园盛宴又将这一切暂时掩盖。直到看到贾府被抄家,贾母对天祷告时,我才放下所有的不忍,让这一纸肃穆悲壮毫无保留地席卷我心。不用尽笔墨描绘贾府之盛,也就衬不出衰落后的凄凉——真个是“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纵是在愁情难解时合上书本,脑中仍是云雾缭绕。这部融汇儒释道三家的大书,就是一套中国人毕生践行的人生哲学。借用白老先生的话:“过去的中国人,从儒道释,大致都经过这么三个阶段,有意思的是这三个阶段不冲突。在同一个人身上,这三样哲学都有。”

曹公从未否定什么,支持什么,他只是呈现了一幅众生相。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继而作出选择。然而凡人或悲或喜,或贫或贵,只是迂回于人世,苟且于方寸。耗尽毕生气力,受尽俗世洗礼后,终有那一天会发觉: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全集)」读书笔记2500字 第(2)篇

2018-7  “我觉得,念过《红楼梦》、而且念通《红楼梦》的人,对于中国人的哲学,中国人处世的道理,以及中国人的文字艺术,和完全没有念过《红楼梦》的人相比,是会有差距的。”

这是在前面那么多前言后的一句话,下一页就是正文了,以这句话开头,有意思。首先认可对方,你还是挺识货的嘛,然后拉进距离,你我都是识货之人,英雄所见略同哇,最后再把这书给你看,你交钱交得值啊。白先勇深谙销售之道。

“《红楼梦》讲的是什么呢?兴和衰——没有前面的华丽,衬不出后面的衰颓。所以他前面用了这么繁华绚丽的文字来叙述,强烈对比出七宝楼台、珠光宝气的背后,其实是很苍凉的哲学。这就说明一切都是镜花水月—佛家的哲理。”

这是下部开头的一句话,能看到这里的都不简单。

这本书是伴随着看其他书友对白先勇的谩骂看完的。白先勇误读红楼梦这个话题不是白来的,招黑主要来自以下几点。

第一,太过贬低庚辰本,过于抬高程乙本。

在白先勇眼中,庚辰本好是应该的,不好那就是你的不对了。程乙本好那是肯定的,不好是根本不存在的。读红楼梦没有标准,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红楼梦,过于主观的臆断自然不合所有读者的胃口。

第二,坚持认为后四十回是曹公所写。

“《红楼梦》人物情节发展千头万绪,后四十回如果换一个作者,怎么可能把这些无数根长长短短的线索一一理清接榫,前后成为一体。例如人物性格语调的统一就是一大难题,贾母在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中绝对是同一个人,她的举止言行,前后并无矛盾。”

“《红楼梦》是曹雪芹带有自传性的小说,是他的《追忆似水年华》。全书充满了对过去繁华的追念,尤其是后半部分写到贾府的衰落,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哀悯之情,跃然纸上,不能自已。高鹗与曹雪芹的家世大不相同,个人遭遇亦迥异,似乎很难由他写出如此真挚的个人情感来。”

我个人偏向于高鹗收集整理删改了曹公底稿,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是曹雪芹所写这实在不敢苟同。

第三,不认同其他红学家的见解。

“有人说,我记得张爱玲讲的吧!她说看完前八十回,到了八十一回天昏地暗。这个地方她一定没看懂,八十一回妙在这里,把前面都扣住了,才往下走得了,如果他不写这一段,不写这么一句话,前面会崩掉的,联结不起来的。”

因为张爱玲认为后四十回不是曹公所写,这就与白先勇观点不同,众人皆醉我独醒。

第四,经常前后文不吻合或重复,当然这也跟这本书是导读通识课课堂讲义编纂而成有关。

第五……

第六……

……

那么是什么让我坚持读完此书的?

一来我是属于那种读过但未精读的,任凭我自己看了多少次原著都做不到把这么多的细节联想起来,也确实学到了不少。

二来我认可白先勇先生的完美主义。白先勇先生是个完美主义者,何人会追求完美?“这里也要改过来,前面那一段程乙本没有的,庚辰本多出来的不合理,又破坏气氛。”破坏气氛,何人怕破坏其气氛?工匠。我想这也是一种工匠精神。这点跟罗永浩有得一拼,也被人骂了不少。殊不知世间哪有完美,三体中的完美伴侣只是罗辑自己臆想(意淫)出来的而已。

四星。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评价任何事物绝对或者绝错都是绝不应该的。看你本事如何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989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黑色睡莲》读后感1000字

    《黑色睡莲》读后感1000字! 上世纪40年代前的法国一直都是世界侦探小说的重镇,然而之后就仿佛被后起的日本、北欧诸国所超过。从侦探小说演变成mystery小说的现在,并不是说法国…

    读后感 2023年2月6日
    65
  • 读《中国人的精神》有感600字

    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会不邀游伴,不与父母,必会携我的知心好友――书,来陪我游历明川大河。因为我确确实实被我的这一位良师益友所折服。 何谓“良师益友”?我想阅读书籍将会是最完美…

    读后感 2022年7月26日
    84
  • 把信送给加西亚1000字读后感

      《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简单的书,蕴藏着简单而又不简单的道理,它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自己的使命,怎样把信交给自己要找的“加西亚”而成为英雄。下面是范文汇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

    读后感 2022年11月6日
    46
  • 《母亲河――黄河》读后感400字

    水是生命的起源 ,如果没有了水我们也不复存在,水可以孕育出生命,有了水就有了希望,要是不珍惜水,人类就会灭亡。俗话说的好呀“地球上的最后的一滴水是眼泪”。 是我们的“河”,它与一起…

    读后感 2022年7月31日
    114
  • 《恐龙王诞生》读后感300字

    期间,我看了一本名叫《恐龙王诞生》的书,开始的时候我还以为不好看,谁知道拿回家一个星期就看完了。 里面说的是三个恐龙王国的事,第一个是巩古尔王国,第二个是喀尔布王国,第三是马尔斯王…

    读后感 2022年6月11日
    161
  • 《封神演义》读后感800字三篇

      正义对抗邪恶——谁会赢?正义!这,才是《封神演义》中真正想要表达的真理!下面是范文汇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封神演义》读后感一   暑假中,我阅读了《封神演…

    读后感 2022年11月6日
    5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