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读书笔记2500字(2)篇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

作者:法齐娅·库菲

尽管生命充满苦痛与辛酸,但《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这本书里的每一段悲痛的情节都能让人见到希望的阳光。信仰超越了死亡,岁月沉淀了从容,人生绽放出最夺目的光彩。《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不该被我们忘记和忽视的国家。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读书笔记2500字 第(1)篇

随着1978年的改革开放,至今有近40年了。作为一位八零后,虽然小时候也经历过少吃少喝的日子,但总体来说日子是越来越好了。从小到大,能够安稳地在学校里读书学习。唯一一次印象深刻的是高二时,某一次政治课,老师走到讲台上就神情凝重地对我们说,美国五角大楼被恐怖主义袭击了!这是对恐怖主义的最初也最深刻的印象。随着事件过去的时间越来越长,也渐渐地从视线里淡去了。这三十多年是我个人的黄金期,从幼年到成年,有快乐也有烦恼。而我不知道的是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跟我同龄的人却正经历着战争、死亡等那些似乎离我们很远的东西。事实上并不远,就在我们的边界那边。我读的正是法齐娅*库菲的《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这本书。可以用触目惊心这个词来形容。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作者法齐娅·库菲。出生于1975年,是她父亲的第二个妻子的最后一个孩子。也是她父亲所有23个孩子的第19个。这是一本自传性质的书,也是一本描述自强不息,向死而生的书。在书中,作者讲述了从八十年代开始的苏联入侵,游击队抵抗苏联的战争;苏联撤退后,游击队政权上台后的内战;以及塔利班崛起后的战争和统治,给阿富汗人民带来的苦难。虽然生活非常困苦,随时有生命危险,作者多次死里逃生,但仍不能阻挡她为了争取女性权益,争取阿富汗人民的权益而奋斗。每一次的离开女儿,都可能是最后一次,所以她给女儿写了一封封的信,鼓励女儿勇敢坚强,追求理想。她是全世界女性的榜样。在如此困境中,是什么造就了她?为什么她拥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和斗志?

首先是继承自母亲的优秀品质。学会承受困难,学会有耐心,笑对人生。作者的母亲是文盲,生活在一夫多妻制的时代,必须要忍受丈夫不断娶进年轻妻子的这种痛苦。但是母亲仍然任劳任怨地操劳家务,把后勤工作管理的有条有理,让众多妻子不相互妒忌。即便不是亲身的孩子也同样爱护。作者父亲被害后,其他妻子相继改嫁。对于继父来说,没有责任扶养妻子以前的孩子,不给他们吃穿。作者的母亲都把那些遗弃的孩子召回在自己身旁扶养。面对丧夫之痛,以及游击队员的追杀,母亲没有选择改嫁这条捷径,而是面对困难扶养子女成人。如作者在书中所说:妈妈,从你那里我学会了什么是自我牺牲。从你那里我明白了,单靠文化知识是不能够抚养孩子成长的,更重要的是聪明、耐心、规划和自我牺牲。

其次是坚持学习,确立目标。在阿富汗,12岁的女孩就会邻居讲闲言碎语,怎么还没嫁人等等。生了女儿早晚是要嫁人的,读书也是浪费。而作者却坚持学习。学习英语,医学。在内战非常疯狂,走在路上随时可能被子弹打中的情况下,作者每天穿越这条火线去学习。身在一个出生即被界定为“可怜的女孩”的社会里,作者坚信只要拥有积极的态度,是可以改变一切的。作者小时候与母亲谈到长大后的理想,她母亲说,你可以做医生,一定会是很好的医生。但是觉得女儿做总统也会很好。这是一位有远见的母亲。而作者正是被母亲的话语激励,不断学习前进。虽然穿梭在炮火中让母亲非常担心,但母亲却也未加阻挠。作者在给自己女儿的信中写道:亲爱的孩子们,目标定得高是对的。要以星星为目标,那样的话,即使掉下来,你还能落到树梢上。如果你们定位不高,就只能看到树枝以下的部位。

最后是坚持自己的信仰,勇于追求理想。在塔利班的高压统治下,女人是不能学习的,不能工作的。在公众场所必须佩戴黑色的头巾和蒙面长袍。穿了白色的,就会被狠狠地抽打。书中关于这些细节的描写,触目惊心。难以想象在这样的年代里,还有一群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但是退一步想,历史不就是这样吗?我们不断地学习历史,以避免重蹈覆辙,但历史却一直在不断地重演。和平与战争,如山峰和山谷般此起彼伏,轮番出现。人的一生,在历史的长河中是非常短暂的,我们选择怎样的方式来面对它,以及给后代带来怎样的影响?作者说,我们要忠诚,忠诚于朋友,忠诚于国家;相信《古兰经》中的善良和有助的信念,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积极面对生活,面对改变,调节自己,更好地适应改变;追求理想,坚信自己的信念,坚守自己的价值,坚持自己所代表的人民的利益。

这是一位让人无比敬佩的女子。那些战争和恐怖统治的场景,让人胆战心惊。但却没有让她却步。至今,作者仍在为了人民的利益奔波,每一天都可能是生命的最后一天。生在和平国家的我们,应该感到庆幸,也同样要提高警惕。危险如影随形,随时可能会出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抱着这种向死而生的态度来面对生活。面对危险不恐惧,面对困难不退缩。人终将会有一死,就看是轻如鸿毛,还是重如泰山了。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读书笔记2500字 第(2)篇

终于到星期四了,晚上八点多刚刚下课回家,休息日终于要来啦~~

前两天看完这本书,今天有空写个读后感~

相比《灿烂千阳》我更喜欢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内容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是作者亲身经历。

这本书主要写了法齐娅库菲的人生经历和她对女儿的期望和祝福,最后写了一下她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政治目标(一扫而过)。

法齐娅库菲从出生到现在经历一路磨难:父亲遭到暗杀,她哥哥遇害,母亲去世,丈夫被塔利班折磨最后病死,房子遭洗劫。经历过游击队当权的黑暗时期,也经历了塔利班当权的恐怖统治。读完她写的这本书,个人观点是,她能如此积极勇敢的走到今天这个位置,一是因为她母亲的正确教育(一个人的行为观念与她的家教有着必然关系,特别是母亲的影响,一个人可能受过很高的教育,但她未必有教养);二是周围人的支持,帮助和信赖,在她遇见困难的时候总能遇见好心人的帮助;三是她骨子里的政治基因和不服输的信念,这些都是让她能有着正确价值观成长并且在政治方向努力的重要存在条件。

虽然法齐娅库菲是个女性,是她家里可怜的女儿,但抛开外界因素来讲,她长大的过程还算是幸福的——有她母亲的陪伴和她哥哥等亲人对她学业和事业的支持,这些情感上的支持与关心是让她在千难万阻的环境中披荆斩棘前进的动力。

书中我最喜欢的以及最能感受到文字传达的情感部分就是法齐娅库菲的母亲对她的教导和法齐娅库菲对她女儿的告诫和期望。

这里摘取我最喜欢部分的其中几段:

1 一定要勇敢,不要对生活中的任何事情心存惧怕。

人总有一天会死,或许明年的今日就是我的忌日。如果我真的走了,那么请你们记住,我是为了一项崇高的使命而死。

不要死于一事无成。要以帮助他人、致力于改善国家和整个世界为荣。2 “家”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字,但或许是一个孩子学到的最重要的字。家是孩子出生的场所,是一个让他觉得安全、温暖、受保护的地方。3 她轻声对我说:“法齐娅,花开花谢,没有哪棵树能例外,这是自然规律,是时候把你母亲送回家了。”4 父亲去世之后,你意识到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必须上学,以及与你同住的重要性,因为这样你才会发现他们的问题,才会及时引导他们。你很注重把我的兄长们培养成品行优良,能够为国家作贡献的人才。为了让他们读书,上大学,你自己默默地承受痛苦,忍饥挨饿。

每每想到这些,我惊讶地发现,尽管经历了这么多苦难,承担了那么大的责任,你依然笑对人生。你总是笑对人生。

我也希望能够像你一样笑对人生中的各种磨难。5 无论跟谁在一起都比不上跟你在一起时那么平静与安全。妈妈,从你那里我学会了什么是自我牺牲。从你那里我明白了,单靠文化知识是不能够抚养孩子成长的,更重要的是聪明、耐心、规划和自我牺牲。你就是阿富汗女性的榜样——你饿着肚子步行好几公里为的就是能够让自己的孩子上学。从你那里我还明白了,即使是个“可怜的女孩”,只要她有积极正确的态度,也是能够改变一切的。

特别是看到第四条写她母亲的乐观精神的时候,我想到了我妈妈,我妈总是能特别准确的开导我,记得她跟我说:你没必要总是纠结在失败/过去的事儿上,一直去想没有用,乐观点儿,什么事都会过去的,长了教训之后继续努力就行,多大点儿事啊! 在我看来很天大的事情,到我妈那里就不是什么大事儿了,当时就觉得自己又有前进的力量,而且她开导我或者鼓励我的一句话,看似其实很普通,但让我妈妈说出来对我来说真的是莫大的动力。

最后,看这本书对阿富汗又有了一些了解,也相对清晰的梳理了阿富汗在美苏冷战时期–游击队–塔利班以及之后塔利班失利的时间事件发生顺序。

这本书虽不至于像推荐说的那样全程泪点,但还是觉得挺感动挺鼓舞人心的。总之,五颗星好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000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自负的小老鼠》有感200字

    读了《自负的小老鼠》一篇文章,文章主要写了:一个小老鼠特别骄傲,目中无人。有一天他还要去和大象算账,见到了大象,它见到这么庞大的家伙,竟然说:“你就是大象吗?你敢和我挑战吗!我要把…

    读后感 2022年7月25日
    100
  • 《叛逆的蛋壳组合》读后感450字

    叛逆时期――《叛逆的蛋壳组合》读后感 到了,叫我们买几本好看的书暑期在家看看,并且写一篇读后感。我立马就想到了阳光的书,便缠着来到了书店,我左看看右看看,挑了几本我喜欢的书,其中有…

    读后感 2022年6月30日
    129
  • 《黑孩子罗伯特》读后感300字

    今天,我学习了课文《黑孩子罗伯特》。这是一个很感人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在美国南方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位黑孩子罗伯特,罗伯特为了实现与白人孩子丽莎友好相处的梦想,放弃买战斗机模型,…

    读后感 2022年8月9日
    85
  • 《一粒种子的旅行》读后感200字

    《一粒种子的旅行》读后感200字: 早上,万里无云,我坐在书桌前,津津有味地看着《一粒种子的旅行》。 书里主要讲了种子的旅行。书中有许多乐趣,其中紫花地丁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它…

    读后感 2023年2月10日
    36
  • 《心情气象云》读后感600字

    我读了《心情气象云》这篇文章,文中的几个小既聪明,又有趣,还很会拍马屁。他们一拍丁小住的马屁,他老爸就会很开心。 原本烦躁的丁小住老爸,被小朋友们逗得开心了,于是就向他们展示了他的…

    读后感 2022年6月25日
    105
  • 《我们台湾这些年(全集)》读后感_900字

    《我们台湾这些年(全集)》读后感900字 “关于真正的台湾,你又了解多少” 对台湾的认识是在历史书上,在那些年流行的华语歌曲里,在风靡万千少女的台偶剧里。偶然之中发现了这本书,于是…

    读后感 2022年9月15日
    24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