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读书笔记2500字(2)篇

摆渡人

作者:克莱儿·麦克福尔

畅销欧美33个国家,荣获多项图书大奖。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单亲女孩迪伦,15岁的世界一片狼藉:与母亲总是无话可说,在学校里经常受到同学的捉弄,唯一谈得来的好友也因为转学离开了。这一切都让迪伦感到无比痛苦。她决定去看望久未谋面的父亲,然而,路上突发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车残骸之后,却惊恐地发现,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此时,迪伦看到不远处的山坡上一个男孩的身影。男孩将她带离了事故现场。但是,迪伦很快意识到,男孩并不是偶然出现的路人,他似乎是特意在此等候。命运,从他们相遇的那刻开始,发生了无法预料的转变……

「摆渡人」读书笔记2500字 第(1)篇

《摆渡人》书评─2017年5月6日 7:51

点评:

简评:不是玛丽苏文。介于《大鱼海棠》和《暮光之城》之间的,有一定寓意的爱情小说

如果一定要穿越心灵的荒原,谁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梗概:这本书的故事设置很有意思。每个人死后,灵魂都必须穿越一片荒原,到达“彼岸”。这个荒原上有着恐怖的魔鬼,随时准备撕裂,让穿越荒原的灵魂沦为恶魔。因而,每个灵魂都有其“摆渡人”,负责引导和保护他们成功到达。主人公迪伦,是个略反叛的轻微问题少女,出了车祸死了,在与摆渡人崔斯坦共同穿越荒原的过程中,两人互生情愫。摆渡人无法到达“彼岸”,故而崔斯坦用谎言欺骗迪伦,才说服她穿越过去;得知真相的迪伦冒着魂飞魄散的危险,重新穿越回荒原寻找挚爱,两人终于重逢,并在迪伦的说服下,违抗自然法则,穿越回现世,共同为人。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说,这简直就是狗血玛丽苏小说嘛。其实,这本书放在书架上蛮久了,直到现在才读,原因正是有人跟我说,这是玛丽苏小说。读完我可以明确地认定,不是玛丽苏文。 Mary Sue即在一些文学作品的同人文中虚构出一个真实剧情中没有的主角,此主角往往十分“完美”,与真实剧情中的人气角色纠缠不清,暧昧不断,桃花朵朵开。现在,玛丽苏还不光指同人文作者的自恋心态现象,也指原创文作者的心态现象。另外,也不仅限于女性作者,对于男女作者皆有的这种心态现象,统一简称为 “苏”(Sue),以男性为主角的苏文被称为“汤姆苏”。(来自百科

首先,故事的设定还是挺有趣的。人死后达到彼岸的过程,这是世界各地的民族文化里有感兴趣的。摆渡人,在中国是黑白无常(叫无常,其实足见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跑题了)和牛头马面;在西方是天使和死神。但本文的摆渡人设定有些不同——他们是带路者和守护者,他们不是规则的制定者,而只是周而复始地服从于更高的法则的工作者,无所谓“自我”。

其次,男女主的爱情线。莫名其妙地相爱了,这是有人定性其为玛丽苏的一点。事实上他们应该只是读了别人的梗概。文章涉及的人物不多,作者实际上花了很多文字在心理描写上,相当细腻。万年没人爱的摆渡人,碰上不守规则的叛逆少女。本来外表两人就是相互吸引的模样,少女实则心地善良。少女不自觉关心摆渡人——口嫌体正直,男友力max,内心兼具少男与熟男两重性格的童颜神秘人,在古井无波的心底搅起一丝波澜。更何况那个少年不怀春,情窦初开的少年少女,朝夕相处共同冒险,不互生好感才奇怪。

不管怎么描述,精简下来确实有些符合玛丽苏的设定2333333333.

最后,这本书也不仅仅是描绘男女之情,跟大师们的经典名著自然相去甚远,但仍具有一些寓意。说它介于《大鱼海棠》和《暮光之城》之间,他们都描绘了违抗“自然法则”的跨种族恋,在故事的开展中又显示出一些哲思来。比如,人类如何面对死亡这一永恒的议题?在安逸的生活与道德间如何取舍?有些所谓的自然法则是否其实是内心的枷锁?你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在特定情境下感性与理性如何平衡?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读着轻松,故事有趣,读完还能促使思考的一本蛮优秀的小说,比较推荐年轻一些的读者阅读。毕竟少年少女的情感冲动,曾经沧海的人们读着怕是没太多感同身受。

「摆渡人」读书笔记2500字 第(2)篇

两天的时间看完了《摆渡人》,迪伦的少女心带着我一路风尘仆仆。

她得知自己已死,再也见不到妈妈——琼,阔别十年的父亲到车站等着见她,也将见不到女儿的芳踪,失望而归。

她只是淡淡的遗憾。只有淡淡的感伤。

她知道妈妈不同意她去找父亲,她知道妈妈一定在等着她见到父亲之后打电话报平安。她没有忘记妈妈对她的挂念,但亲情对迪伦的牵绊只是淡淡的。

她很快就接受了天人永隔的事实。然后迅速在对摆渡人崔斯坦的爱情中深深沉沦。

当摆渡人将她的灵魂安全送到荒原和“家”的结界,她忽然对没有爱人的世界感到无法容忍。

在另一个世界,她知道自己如果一直等下去,终将和她的家人,她的妈妈、她的父亲、她唯一的好朋友再次见面。假如,他们的灵魂均在摆渡人的保护下,安然穿越荒原的话。

但是他——崔斯坦——她的爱人,却永生永世到不了这个地方。

他只能待在荒原。他的命运限定了,他只属于荒原。

她受不了没有他的生活,甚至不惜孤注一掷,不惜冒着让自己魂飞魄散的风险,为爱情赌上一切。

她在“另一个世界”问到了穿越回荒原的办法。即使知道没有摆渡人的守护,她即将面临魔鬼肆无忌惮的威胁,随时都可能被魔鬼拖到十八层地底下,成为阴暗恐怖的一员。

万一失败,不仅会魂飞魄散,她也将永远见不到她爱的他。但她愿意去试一试。

不得不说,爱情的力量,确实太伟大了。

亲情的牵绊,真的太凉薄了。

迪伦,你生无可恋,你的爸妈知道吗?

迪伦的妈妈和爸爸离婚已经十年。在这漫长的十年里,他们一次也没有见过面。并且,迪伦的妈妈也不允许女儿和爸爸见面或者有其他任何牵连。

不敢断言迪伦的妈妈是不爱她的,她毕竟抚养她长大,毕竟对她的安危时时挂怀,然而,这份母爱却是自私的。

因为自己和丈夫的感情出了问题,她便生生隔断了父女之间的亲情连结。

从5岁起,便再也没有父亲的任何音讯。这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是多么残忍。

而迪伦和妈妈的相处模式又是怎样的呢?

无非是母亲的管教和唠叨,少女的叛逆和顶撞。至少,精神层面爱的流动太细微了。

而学校的生活也差强人意。迪伦唯一的好朋友,也因为其父母感情出了问题,被迫跟随母亲远走他乡。从此两个好朋友只能通过视频或电话,遥相呼应。

亲情的淡漠,友情的疏离,真实的生活,对于迪伦而言,实在乏善可陈。

甚至,生无可恋。

如果她的妈妈——琼,获悉女儿的灵魂后来做出的取舍,毫不眷恋地重返荒原,为了爱情不惜赌上自己的性命(灵魂),她会作何感受?

她想必会痛心疾首,会无限悲哀,觉得被自己的女儿生生背叛。

只是,我好奇的是,她也会自省一番吗?她会真诚地问问自己,女儿何以如此行事吗?她愿意检讨自己,承认自己养育孩子的方式出了问题吗?她会让孩子自己决定,是否和爸爸联系吗?

一个孩子,在家里,感受不到自由和爱。离开了家,对家没有丝毫的眷恋。这实在是不幸的事情。

亲情的疏离,让人无处寄托情感。然而,每个人纵使性格有别,内向或者热烈,总是需要一个出口的。

无法寄托在家人身上,就只能在家人之外急切地寻找一份归属了吧。

那些对爱情孤注一掷、赴汤蹈火的情种,大抵都走过这样一段心路历程。

作为父母,想来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朝一日需要在家以外迫切地寻求庇护所。

从小得到了父母很多很多的爱,长大了才不会慌不择路,胡乱地选择爱人。哪怕在家以外受到了不期而至的伤害,也不至于一个人沉沦,而会有勇气回家。

父母为孩子提供的那个家,如果是温暖的,宽容的,慈悲的,这个家就会永远庇护着孩子,哪怕孩子已经长大,哪怕父母已经辞世。

温暖的家,是可以装在心里,陪伴一个人一生一世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015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王小二故事”有感300字

    想必大家都知道小英雄王小二的故事,他为了乡亲们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他为祖国献出了他的生命,为了能把日本人赶出中国,他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王小二有一天在放牛过程中,看到了敌人,他将消息…

    读后感 2022年8月1日
    269
  • 读《神奇女生祝如愿》有感500字

    最近,我读了一本神奇的书,名字叫《神奇女生祝如愿》。 一个叫祝如愿的神奇女孩,从小失去了她的,留给她了一双神奇的木头鞋子,只要对着这双奇特的鞋子说出自己的心愿,它就一定会实现。如愿…

    读后感 2022年7月14日
    102
  • 《时间的社会文化史》读后感500字

    三星辛苦分,给一本学术书辛苦分也实在有点讽刺,更讽刺的是相对于那些连资料都不肯辛苦收集的书,这本还算是真诚的。 收集资料本该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但这本书的作者显然将它看成了本书的目的…

    读后感 2023年2月4日
    29
  • 伊索寓言读书笔记350字

    【第1篇】 读《伊索寓言》有感 读了《伊索寓言》这本书,我知道了它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流传下来的寓言故事集。它的内容非常丰富,故事中的角色大多都是拟人化的“”,作者通过这些寓言故事…

    读后感 2022年6月16日
    763
  • 瓦尔登湖读书心得1000字

    诗意的栖居,简单的生活――读《瓦尔登湖》有感 轻叩一本名著,细细地与梭罗促膝谈心;翻开一卷墨香,静静聆听瓦尔登湖的梵唱;合上一页浓绿的封面,拂去躁动,回归自然。任湖水荡涤心灵,澄澈…

    读后感 2022年7月4日
    154
  • 《孙子兵法》读后感之始计篇制造骄纵

    始计篇之制造骄纵——《孙子兵法》读后感:上一篇主要讲的是《孙子兵法》的第一篇(始计篇)的第七部分,制造混乱,告诉我们“乱而取之”的思想。这一篇文章主要介绍《孙子兵法》的第一篇“始计…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7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