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终身教授、“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塞得希尔·穆来纳森和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强强联合之作,继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之后的又一部行为经济学重磅新作,《金融时报》2013年必读十佳商业图书。在长期研究穷人和扶贫的过程中,塞德希尔·穆来纳森发现他和穷人的焦虑竟然类似:穷人缺钱,他缺时间。在这一现象基础上,他与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和现实调查,却发现了一个存在于世人中间的惊人真相:穷困之人会永远缺钱,而忙碌之人会永远缺时间。但是,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因为即便是给穷人一笔钱,给拖延症患者一些时间,他们也无法变得富足和高效。实际上,在长期性的资源(钱、时间)稀缺中,人们已经形成了“管窥”之见,只能看到“管子”之中的事物,虽然这有可能为我们带来“专注红利”(短期的富裕或效率),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专心致志”反而会让我们产生“权衡式思维”,不断增加我们的带宽负担——当1元钱的价值在穷人与富人之间产生了巨大差异时,当印度金奈的街头小贩们陷入了无止境的借贷压力时,当每个人都处在多任务处理的“杂耍”状态中时……最理性的经济模型和行为方式都会变得不再符合自身的内在逻辑。最终,稀缺会俘获我们的大脑,渐渐让我们失去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变得更加愚笨和冲动。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读书笔记2500字 第(1)篇
一句话总结: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的根本原因在于稀缺心态。
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是因为稀缺,稀缺引发稀缺心态,稀缺心态会产生管窥和产生带宽负担。稀缺-稀缺心态-穷忙。
阅读类型:行为经济学书籍
阅读评价:五星
关于本书?
一般说的稀缺都会指的经济上的含义,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世上大多数资源都是有限的,都可以就是稀缺的。
而这本书切入的角度是人在稀缺资源状态下的心态。穷人可以说是金钱稀缺,工作忙的人是处于时间稀缺状态,忙碌的人处于精力稀缺状态下。那人们处于稀缺状态下的心态是如何的?这种稀缺心态导致了什么?怎么可以转变这种稀缺心态呢?
简单点说,这本书重新审视了因果关系,你是因为穷人的思维导致的穷,还是穷导致了穷人的思维。一般的市面解释就是你是穷人的思维导致的穷,这本书独辟蹊径,说你是因为穷所以才会有穷人的思维,穷人的思维又加剧了你的穷。
本书的联系:
《清醒思考的艺术》 罗尔夫·多贝里
《精要主义》 格雷尔·麦吉沃恩
本书的概念:
▷稀缺:稀缺,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时间太短,钱不够交学费,都会造成稀缺。
稀缺是一种心理状态。稀缺,即一种需求比资源多的主观感受。稀缺的本质就是没有“余闲”,不够,刚刚好,都是没有余闲。
▷带宽:带宽就是心智的容量,包括两种能力:认知能力和执行能力。带宽是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边接电话边开车时,开车水平会迅速下降。
▷管窥:专注于某一事物会忽略其它事物,也叫隧道视野。
▷稀缺对带宽的影响:稀缺会降低所有这些带宽的容量,致使我们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还会减弱我们的执行控制力。稀缺可以俘获大脑,牢牢地俘获人们的注意力,让人产生管窥心态,进而会影响我们的思维,从而会对我们的认知能力和执行能力产生不利的影响。
▷逻辑关系:长期性资源(钱、时间)稀缺——带宽不足——管窥之见——会产生专注红利和权衡式思维——权衡式思维产生带宽负担——玩杂耍状态(事情的救火员)——重要但不紧急事情拖延——继续杂耍状态——…… 时间、金钱和带宽都是一种资源。这些资源拥有的比需要的少,都会产生稀缺。
这本书写了什么?(稀缺现象、稀缺原因、解决稀缺)
一个问题引发的研究,一研究就是一本书啊。不得不佩服外国人的学术精神。
这个问题是:作者在长期穷人和扶贫的过程中发现,他和穷人的焦虑是类似的——穷人缺钱,他缺时间。结合实验室研究和现实调查,发现一个存在于世人中间的惊人真相:穷困之人会永远缺钱,而忙碌之人会永远缺时间。
研究结果: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些都是表面想象,一切都是因为稀缺会导致管窥之见,管窥之见导致权衡式思维,加重带宽负担,人处于杂耍式处理任务状态…..稀缺俘获了大脑,渐渐让我们失去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变得更加愚笨和冲动。
稀缺现象
1.稀缺——管窥之见和没有余闲
2.穷人为什么穷?从管窥之见的角度来说,穷人的注意力都在当下的没钱的状态当中,注意力根本不会到自我提升上面。即使有培训,也会很容易掉下课程进度,课程进度一旦落下,就会跟不上,跟不上就达不到自我提升的效果。
3.穷人为什么穷?从没有余闲的角度来说,没有余闲=没有允许失误的空间。也意味着人们更有可能会出现失误。因为所有行为都必须在十分有限的范围内精打细算。造成的结果:当我们的带宽承受负担时,最简单的障碍也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稀缺原因
1.金钱原因:在富足的时候不积攒,稀缺的时候就没有余钱用于填补稀缺,掉入稀缺中就会借用,借用就会反复的在稀缺当中了。
2.时间原因:在充满稀缺的世界中,漫长的截止日期就是酿造麻烦的问题所在。早期的资源充沛会变相鼓励人们浪费,而等到截止日期临近时,管窥心态和忽略行为又会出现。
稀缺的根本原因在于充裕时刻的浪费。
稀缺始于富足,如果某个资源充裕的阶段不时地被稀缺所打断,那么其很快就会演变成一种永恒的稀缺。
解决稀缺问题的办法
1.解决稀缺问题要从富足着手,这是原则。打破“充裕——稀缺”循环的一种办法,就是将资源均摊,从而创造出长期的节制状态,而非突如其来的资源充裕,然后紧跟着阶段性的稀缺。
2.频繁的节点式截止日期。将漫长的一次性截止日期改为渐进式的阶段性截止日期,有助于问题的改善。
3.留有余闲。不管是工作计划,不是金钱安排,必须有“余闲”。只有存在余闲人们才不会全神贯注在迫近的截止日期上,也会去关注那些重要但并不紧急的任务。
4.把重要的事情放在“管子”里。多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情,这样才能让重要紧急的事情变少,才不会杂耍式处理问题。
最后:只要你规划和管理好“带宽”,稀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哒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读书笔记2500字 第(2)篇
逃离没钱没时间的低端生活指南
01
“本书是那些没有时间看必读书人士的必读之作。”——看到本书的这条赞誉,我一下子找到了归属感。
香港有一个真人秀节目,邀请了6位香港富豪,让他们体验3到7天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从事最低等的体力劳动。节目开头,亿万富豪田北辰乐观地说:“我始终信奉自由市场,淘汰了很多弱者。只要你有斗志,弱者亦可以变强者。”节目末尾他却说:“我每天努力工作只是为了吃一顿好的。”只字不提如何依靠斗志变成改变命运之类的话。
穷人不可能依靠单纯地努力翻身。忙碌之人永远忙碌。
总有一些人在勤勤恳恳地过着辛苦的低端生活。
02
区分资源稀缺和稀缺心态。资源稀缺是客观存在的,并不可怕,怕也没用。但是稀缺心态却是主观性的,是我们可以控制的。
“稀缺,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觉得自己的时间太少,而要做的事情又太多;觉得手头拮据,有永远都还不完的账单。” “稀缺造成的后果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拥有太少而感到不悦,而是因为它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会强行侵入我们的思想之中。”
有时候我加班,会心存内疚,没有陪孩子参加一场幼儿园的活动。虽然人在加班,但是工作效率并不高。这样的结果是既没有好好享受亲子时光,又没有把工作做好。
稀缺心态让我们身陷稀缺陷阱。“稀缺心态就是一种心态。当它俘虏我们的注意力时,就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方式”
表面上看是缺钱和缺时间,共性是陷入稀缺陷阱,导致宽带负担过重。穷人之所以穷,不是因为能力差,而是他们的带宽变窄。
你所拥有的本可以更多。
“带宽就是心智的容量。包括两种能力,分别为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稀缺会降低所有这些带宽的容量,致使我们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还会减弱我们的执行控制力。”
“带宽,是对我们计算能力、关注能力、英明决策能力、坚持计划能力和抵制诱惑能力的衡量。从智商到高考成绩,再到冲动控制和成功节食,都与宽带相关”
带宽负担人人都有。带宽是一种核心资源,我们在为人父母、学习、强迫自己去健身、思考自身的人际关系时,都会用到。带宽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影响我们做出的选择。
03
正因为导致稀缺心态的原因是客观的,而不是因人而异的主观因素,才使我们解决问题有了共通的可行性。除却政府层面的公共决策,我们从个人的角度做好资源配置,让我们从缺钱和缺时间的状态有所缓解。
时间和金钱都是我们有限的资源。问题不在于花了多少钱,用了多少时间,而在于如何花钱和利用时间。
本书提供了解决方法参考。
一是权衡式思维。
从两种选择可能导致的最坏结果比较,这是解决两难选择的一种方法。为了一场重大的工作活动,而错过了孩子的第一次秋游,是不是错误的选择呢?答案取决于不参加这场活动而引发的后果,与没有陪伴孩子第一次秋游对孩子造成的影响的比较。
二是包容自己的小过失、小错误。
带宽负担不可避免地让我们犯下小过失、小错误。对自己宽容——就像当初学走路,如果总是纠结每一次摔跤,可能永远也学不会走路。
三是利用专注红利,把计划可以细分为几次短期计划,以便定期检验自己是否可以完成。避免临到最后陷入稀缺陷阱。
“我们所有人都会对未来的计划抱有乐观的态度。就连顶尖的象棋选手都会给开始的几个回合分配过多的时间,以致在后来陷入时间紧迫的麻烦。”
我曾经雄心勃勃地给自己定了一年看80本书,写50篇读书笔记的计划,细分到每个月,相当于每个月至少4篇。考虑到我平常工作朝八晚六,晚上回家带孩子,周末还要腾出一定的时间做家务和享受亲子时光。我们没有老人帮忙,定期请阿姨打扫卫生。如果接连几个月完不成读书计划,肯定信心受挫,而且也很难追上进度。因此赶紧调整计划,每个月写2-4篇。
计划制定好之后,工作的时候专心工作,不要想着读书和带孩子;同样带孩子的时候就好好享受亲子时光,不要想着工作和读书笔记没有写完,充分利用专注红利。
四是利用余闲,是节省自己的宽带的有效方法。
“研究人员将意志力比喻为肌肉,以此说明意志力在频繁使用后会变得疲劳。从这个角度理解,如果某个人需要持续地抵御诱惑,那么他的意志力就会被耗尽,想要逃离稀缺陷阱就会变得更难。”
“余闲就是我们在拥有很大空间,不存在稀缺心态时的产物,也是我们在资源丰富时进行资源管理的特定方式。”
余闲的状态下,我们能把自己的资源优势发挥到最大效用。
不管是金钱管理,还是时间管理,都要充分考虑带宽。对带宽进行规划和管理能使我们的金钱和时间的使用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