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读书笔记2500字(2)篇

长恨歌

作者:王安忆

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一座城市四十年的常与变。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9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中国作品。《长恨歌》讲述了一个名叫王琦瑶的上海女人一生的故事,从“沪上名媛”的闪亮登场到被人残害的狼狈落幕,她像是处于一个热闹舞池,在华丽的舞步的催促下与身边的人短暂的相识又分离,想要奋力抓住最后一个依靠却为此丢了性命,竹篮打水一场空。而始终与她命运的变换携伴前行的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变迁,四十年的时光跨度足以是一座城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弄堂里巷看似盛不下这庞然大物,可它的触脚早已潜入王琦瑶生活的角角落落,牢牢地捆绑住了她。

「长恨歌」读书笔记2500字 第(1)篇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从八月十七情人节到八月二十六陆续看了这本书。最佩服的是作者写景的细腻,仿佛景里都是含情的,写人世间人情世态沧海桑田的精炼,还有写人物心理活动的真切。

从1945到1986,王琦瑶的生活可谓是短暂的华丽顷刻间转为漫长的平凡。中学时代,去片场上头条着盛装,女生朋友吴佩珍(1948忧患之年 嫁人去了香港)和蒋丽莉,有程先生爱慕而不得。选为三小姐后邂逅李主任(她和李主任的缘在爱丽丝归为一个字“等”,苦多乐少的恩爱,有一日是一日,男后来飞机罹难留下盒装金条),这是生命中短暂孤寂的辉煌期。

在邬桥(失魂落魄的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像日长夜消的潮汐)外婆(她想这孩子的头没开好,开头错了,再拗过来,就难了,只怪长得太好看了)家,是疗养和避乱,孤傲的阿二是少年的单纯之爱。

她是上海生上海长的王琦瑶,回归了上海,在平安里做普通的打针医生。认识严家师母(恩和义就是受苦受罪,情和爱才是快活;前者是共患难,后者则是同享福),继而认识毛毛娘舅(康明逊,一个在大家庭无自由无主见的人),三人一起是喝下午茶,是牌友。混血萨沙也加入了。结局是,王和康有了孩子,男人懦弱或因为王的身份,康离去,让萨沙背锅。萨去了苏联。(人都只有一生,该为谁垫底呢!)

偶遇程先生(分别已有12年)和蒋丽莉(已和军干部结婚,后死于癌症)。程先生照顾她,她对程是有恩义无爱的。一九九九特殊那些年,程跳楼自杀。若将人的一生填进去,是不够塞历史的牙缝。

长像平凡内心高傲的薇薇(自知不如人的女孩,能够认清形势,及时抓住机会),后嫁给小林去了美国。薇薇朋友张永红(走马观灯地交男朋友,人到底还是熬不过光阴的)就是王琦瑶的今生模样。

体育老师老克腊是一九八五年王的知音(他们只能停,停在这一刻,把时间拉长,错了时辰错了节拍)了,可惜最后还是悄无声息地退出她的世界(既有今生,何必来世,一场走钢丝的爱情,互相制造梦魇)。二人常和张永红及男友长脚(一个外表风生水起热情洋溢内在落寞的渣男)聚一起。

生命后几年还能和各色摩登人物在家成就青春乐园,走途无路的长脚竟然夜入王家,偷盗钱财,他杀而死,神似四十年前片场横陈床上的女人。

这一切只有城市的鸽子尽收眼底。

眼前的快乐其实是要以将来作抵押,将来又要过去来作抵,人生就是连成一串的锁链,想独取一环谈何容易。

王琦瑶,能走完一生,还是坚强的,只怪四十年前太华丽,沉入谷底,靠短短今生是不能转换好的。那些在生命中给过关心,给过荣华富贵,退缩过,交换过,陪伴过,相继离去逝去的男人们,够成她一生的配角。

「长恨歌」读书笔记2500字 第(2)篇

鼓着一口劲读完的,内心里有太多感触和心酸。

作者以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写,是一个全知智者的形象来审视所有得失的。她以客观理智的角度指出每个人身上的优缺点,如王琦瑶的心机和善良,如康明逊的体贴和懦弱,如程先生的内敛和执着……王安忆以极其诗意的语言,跨越五十年的历史,将大上海的变迁展现在我们眼前,令我们流泪,也令我们哀叹,不得不说王安忆的手法高超。

就书中人物而言,大多数读者都不喜欢王琦瑶,觉得她的一生是她咎由自取,最后落得如此的下场。可是,平心而论,哪一个女子身上没有王琦瑶的影子,哪一个女子又是能超脱这个形象之外的呢。尤其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女性的独立又从何谈起呢。说到底王琦瑶也是被时间和历史的洪流推着走的人,也是无奈的。但在这样的变故里,她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没有放弃对美好的追求,一直向上向前,实在令人感动。

有人说,王琦瑶老时的状态,是所有女人都渴求的,这句话不无道理。经历了岁月的沉淀,王琦瑶身上更多的是淡然和优雅,既懂进退得失,又懂为人处世,既能与年轻人处得来,又可以与自己年长的人和平相处,这是何等的难得呢,放在当今社会,定是闪耀着万丈光芒。

有人把书名里的“恨”,理解为对世界和那些过客的仇恨,而我认为,这“恨”完全是憾恨,是遗憾的意思,长久的遗憾就像一首曲调悠扬的歌曲,如同周璇的《四季歌》,是对王琦瑶一生的总结,更是对这一茬一茬的王琦瑶式的女子,或者带着王琦瑶影子的女子一生的总结,一首曲终人散的挽歌。

曲终人散的挽歌

鼓着一口劲读完的,内心里有太多感触和心酸。

作者以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写,是一个全知智者的形象来审视所有得失的。她以客观理智的角度指出每个人身上的优缺点,如王琦瑶的心机和善良,如康明逊的体贴和懦弱,如程先生的内敛和执着……王安忆以极其诗意的语言,跨越五十年的历史,将大上海的变迁展现在我们眼前,令我们流泪,也令我们哀叹,不得不说王安忆的手法高超。

就书中人物而言,大多数读者都不喜欢王琦瑶,觉得她的一生是她咎由自取,最后落得如此的下场。可是,平心而论,哪一个女子身上没有王琦瑶的影子,哪一个女子又是能超脱这个形象之外的呢。尤其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女性的独立又从何谈起呢。说到底王琦瑶也是被时间和历史的洪流推着走的人,也是无奈的。但在这样的变故里,她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没有放弃对美好的追求,一直向上向前,实在令人感动。

有人说,王琦瑶老时的状态,是所有女人都渴求的,这句话不无道理。经历了岁月的沉淀,王琦瑶身上更多的是淡然和优雅,既懂进退得失,又懂为人处世,既能与年轻人处得来,又可以与自己年长的人和平相处,这是何等的难得呢,放在当今社会,定是闪耀着万丈光芒。

有人把书名里的“恨”,理解为对世界和那些过客的仇恨,而我认为,这“恨”完全是憾恨,是遗憾的意思,长久的遗憾就像一首曲调悠扬的歌曲,如同周璇的《四季歌》,是对王琦瑶一生的总结,更是对这一茬一茬的王琦瑶式的女子,或者带着王琦瑶影子的女子一生的总结,一首曲终人散的挽歌。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022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观《菲尔普斯吸毒》有感400字

    菲尔普斯,一口气在奥运赛场上拿下了8枚金牌,是家喻户晓的大人物,美国青少年心中的。 可是,2009年的一天,大名鼎鼎的菲尔普斯却因吸食大麻被爆冷门,让众人看见了他那不光彩的一面,为…

    读后感 2022年7月2日
    97
  • 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800字

    最近我们学习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发人深省的文章,让我深有感触。我从坚持不懈的李时珍;孜孜不倦的爱迪生;持之以恒的齐白石身上明白了“目标之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

    读后感 2022年7月30日
    82
  • 《不上补习班我也得第一》读后感300字

    读完《不上补习班我也得第一》这本书后,我懂得了许多东西,也明白了许多道理。 这本书讲了很多有道理的故事,有:《预习的神奇效果》、《野鸭飞走了》、《再聪明也需要复习》、《自己试一试》…

    读后感 2022年6月3日
    205
  •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400字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400字: 【摘记】虽然我们没有明确意识到,说不定我们还是非常重视别人看重不看重我们的意见、我们在别人身上是否有影响力的;如果我们对一个人的看法受到他的重视…

    读后感 2023年2月17日
    33
  • 小学生读后感100字大全7篇

    小学生读后感100字大全7篇: 张正阅读第157天《鲁滨逊漂流记》:又是一个9月30日,是鲁滨逊上岛的纪念日,他已经被困在这里两年了。这一天,他突然觉得他的生活中需要一些陶罐。他就…

    读后感 2023年2月7日
    40
  • 《童年》读后感200字

    《童年》读后感200字: 《童年》这本书讲述了高尔基的童年生活,情节丰富,值得一读。高尔基的童年是孤独的,他寄居在外祖父家,小说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腐败,讲述了高尔基童年的痛苦和悲惨经…

    读后感 2023年2月16日
    3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