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部关于女性友谊和人生的史诗力作,带你检视生命中的勇气、信仰与爱。☆版权争夺之激烈不亚于追风筝的人和百年孤独,对萤火虫小巷的评价很多都是:“它终于被引进!”☆人生是一段孤独旅程,但我遇见了你。你不是我,却又像世界上的另一个我。☆从14岁到40多岁,两个女人的友谊,像萤火虫的微光,却足够温暖彼此的一生。☆“如果你今年只打算读一本书,那这本书一定是你的不二选择。”——图书馆期刊☆纽约时报销售排行NO.1,全球3,000,000人被感动。☆Goodreads书评网站、亚马逊书店超100,000读者好评。☆美国读书网站评其为历年来赚人热泪的十本书之一。
「萤火虫小巷」读书笔记2500字 第(1)篇
我需要你。关于友情。看到一半就果断买了一本送给我“永远的好朋友”。我们从初中开始相识并成为好朋友,现在已经七年了。那时我因为家庭原因辗转于各个城市,转学,搬家,最后定居在这。简单的一句搭话奠定了过去现在以及之后会更加漫长的友谊。同班,同校,现在同省,见面的机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而遇到开心不开心的事第一个想到的还是彼此,无论隔多久,再次见面聊天都像昨天才见一般而且更加滔滔不绝。汉娜说的对,无论在何处,塔莉和凯蒂的友情都会引起女生或多或少的共鸣。我的性格很像塔莉,梦想凭自己的努力冲回小时候生活的某一线城市,渴望过轰轰烈烈的人生,看到塔莉拼命努力我有被激励到,看到她的生活我更是直呼这就是我想要的人生。而她的性格更像凯蒂,也曾被我拉着要干一番大事业,现在却更相信平平淡淡才是真。我们小时候也如她们一般憧憬未来的生活,说要一起去某市过着怎样的生活,更像万千从小相处的好姐妹会在彼此家过夜,钻在被窝里彻夜聊天,大小事恨不得第一时间告诉她。我们也曾不和烦恼,但还好对于认错这件事没有那么固执,虽略有羞涩,但还是会通过写信袒露内心想法最终和好如初,也因此更加了解彼此。生日时也会延续这一传统,无论送什么礼物一定会附带一封信,写我们的友谊和未来。遇到任何事都会第一时间陪伴,我们需要彼此。
塔莉,没有你我该怎么办?”我们永远不必知道。”人生走到……尽头,才会发现爱和家人最重要,其他都无所谓。”“凯蒂,你就是我的家人。”
关于亲情。虽然我辗转各地,但家人基本一直在一起,最长的分别是一年。还算幸运,家庭更像凯蒂家,温暖和睦,家人很宠我。我们因管束而叛逆过,那段时间靠陪伴彼此走过来。而她是单亲家庭,却很平日没心没肺,心里细腻温暖。家庭对一个人的性格和人生影响还是很大的。我曾和她说过我的家人也是她的家人。她的妈妈因癌症去世,她也因此学医。而我也一心想回到父母曾打拼的城市,完成他们未完成的梦想,也让他们重新回去。我原本是很讨厌经营家庭养育子女的,书中的描述更证实了我的观点,会很累很痛苦无力,若不是母亲旁人无法感同身受。但同时,书里似乎让我同时看到了另一面,亲情的羁绊,母女爱的循环,让我开始重新思考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
玛拉,无论发生什么事你妈妈都爱你、以你为荣,相信我,小公主,这是全世界最酷的事情只有当了妈妈我们才会反省自己是怎样的女儿
关于爱情。她很幸运,在高中碰到了现在和她相伴多年的男友,偶有分离彼此牵挂,即将真正异地恋愿他们能坚持下来,毕竟我可曾承诺过要当伴娘及干妈呢,他们的孩子也会很喜欢我吧。而我情路比较坎坷,曾喜欢过一个人很多年,也曾误会她和他情投意合。后来他离开,再见恍若隔世,无法否认他很了解我有点志趣相投,曾以为重逢会再有可能,后来我才明白我们之间似乎只能是朋友兄弟。直接也碰到过很多人,进入我生活,很了解我,却又伤我或被我伤,最后离开。或许我是自私的,不懂怎么爱,我更爱生活和工作,或者说更爱自己,不想被他人的爱牵制,不想搞得自己面目全非,但到头来似乎还是伤痕累累,孤独一人望着窗外月色。
事业才是我的真爱,大部分的时候只要有工作就够了她始终无法爱自己,也无法接受任何人的爱——除了凯蒂,她看穿了塔莉的夸大与防备,无论如何都爱她。一段维系多年的友谊不就是这样吗?
ps:这是我第一篇真正意义上发的书评,从前一直是看其他大神的书评,有共鸣深思甚至想去重读,而我无法像其他大佬那样单纯从书中分析情感,仅是写一下共鸣,里面大部分是自己的经历,旁人看起来或许会索然无味甚至觉得罗里吧嗦,我的文笔也有限,所以这也称不上正经书评,感悟罢了。只是想起一个学姐曾说的,只有将自己与书结合起来,思考记录,让其成为内化,他才真正属于你。其实我很懒,但这本虽有写地方不太赞同但却也觉得写的更加真实人物丰满,也确实太多共鸣与感受,所以姑且写写给自己看看罢了,或许之后对他的记忆还是会淡化,但此刻认真体会过了也不枉心力。侥幸想若真有人读完,这不经意与他人产生共鸣,体会到其中温暖,也是好事缘事一桩。若读完觉得浪费时间,也请姑且原谅,对于鄙人的陋见若有不同想法也欢迎指出一同探讨。
「萤火虫小巷」读书笔记2500字 第(2)篇
冰雪天,窝在家读书很幸福!
自从自己读书以来,花在自己身上的时间比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多了些,偶尔,我会有罪恶感,觉得读的书如果不能够给自己带来营养,还不如陪伴孩子!幸而,这也是本值得推荐的,能够引起共鸣的好书!
白雪公主的美貌带来的好处和夺目,旋乱的爱情,情比金坚的友谊,共同的梦想,拼命地去实现……我类似凯蒂,却幻想如果成为塔莉更好,但是,这一切却又离我太远,因为我生来就太过普通!小时候,从未有过清晰的人生目标,才会导致如此平凡吧!
读这本书时,很多情节,还是让我动容了!即使不是白雪公主,青春年华里也做过白雪公主的梦,梦想有一个王子来一起跳舞,梦想能有一个他来和自己一样爱着自己!凯蒂在塔莉的光环下,暗恋着强尼,而强尼似乎眼里也只有塔莉,当无尽的痛苦几年以后,终于有决心放弃时,却鼓起勇气向他表白了,我以为会失败,但是出乎意料,他们在一起了,而且还结婚了,还幸福地生活了二十年……故事在凯蒂把女儿送到小学后,自己重拾写作的兴趣时就应该嘎然而止的,凭着凯蒂的天赋,结局是凯蒂成了名噪一时的作家,塔莉也成新闻界的主角,这样才更励志嘛!但凯蒂生了双胞胎两个孩子,我就预计到忙碌的生活赋予这个故事必定是一个悲剧的结局,果不其然,善良的凯蒂在痛苦不堪的病痛和折磨中走了……这似乎是定律,善良的勤劳的母亲必然会成为家庭的牺牲品,我的母亲也是,她经历苦难,一辈子为别人着想,干净坚强,最后却……凯蒂也是,而我,不想自己也走上这一条道路,但是恐惧终有一天,会殊同归路!所以,我要爱自己更多,从家庭解放出来关心自己更多,关心自己的梦想,去努力实现,这样,才能陪伴孩子们一起到老!
玛垃,这样的女儿,最终和母亲和解却是因为母亲的病逝!其实,这样的孩子怎么能够不责怪!也许不用责怪,她会用余下的时光一辈子自责!那又有何用呢?共情,我想起这个词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这种情感,一味只是随自己的心而随心所欲,有多伤父母的心?
“她双腿发软,往下重重跪倒,水泥人行道擦伤了她的膝盖,但她没感觉也不在乎,只顾着放声大哭,她从来没有感觉到情绪如此澎湃,仿佛无法一次承受,里头包含恐惧、忧伤、内疚和后悔”。”
我的母亲就养育了一个“玛拉”一样的孩子,直到绝症去世,也不曾悔悟,或者,和玛拉一样,她是害怕,恐惧所以才不敢面对!但是,母亲,和凯蒂一样,将一个特别难带的孩子,花费了很多心血,夜以继日好不容易养大,换来的是她的横眉冷对,摔门而出!凯蒂的绝望无疑在塔莉邀请她上节目和玛拉进行对话,以缓解母女关系时却开篇就指责她压抑了孩子成长的天性那一刻到了顶点!
塔莉是不会明白的,因为她从未在自己父母的抚育下长大,她无法理解塔莉的痛苦!当凯蒂的母亲劝慰塔莉,让她站在凯蒂的一边来处理母女关系时,她依然自以为是的站在玛拉一边,以为这样才是让孩子发挥特长!然而,她真的错了,如果真的随孩子自然生长,当初十四岁后外婆去世,白云抛弃她后,凯蒂一家人没有收留她,让她像女儿一样成长在温暖的家庭,她能够熠熠发光在新闻界的舞台吗?
凯蒂这样的角色,很喜欢!
塔莉,太远,却感动于她对梦想的执着,每天四个小时的睡眠,只为更好的学习!
每个女人,都希望你成为她们的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