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读书笔记2500字(2)篇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作者:采铜

盲目的努力,只是一种缓慢的叠加。在《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中,作者提出了一种更有效的提升自我的方法:用持续精确的努力,撬动更大的可能,这便是精进。这本书为大家提供了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成功七个方面的精进路径,只要依循书中的方法反复磨练,便可以日益精进,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找到实现自我的那条成功之道。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读书笔记2500字 第(1)篇

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进步

一直对激人成功、教人说话之类的书籍无感,大概除了武侠小说和神话故事里有读完“神书”而突飞猛进之人外,现实中要是听到某人读了某本书而迅疾成功或华丽转身,大概大家都会以“扯淡”回之,打一针鸡血就能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的,是传销组织惯用的伎俩。看到有书评写《精进》这本书教人方法论而非注鸡血,加之知乎热门加持,所以将它加入书架,并基本认真读了一遍。

先说不满意的地方,太多的掉书袋且基本全是西方学者观点,让人极为不爽,这也直接导致我并没有很认真的从头到尾的精读之。开始是抱着虔诚的态度逐字句去努力领会作者意图表达的东西,对于作者贴心设置的实践测试和练习也是抱有好感的,但读到深入,忽然有一种作者貌似仓促出版并未认真回审的感觉,感觉这是一本完全可以写的更精炼或者说更精致的好书,因为作者的观点和思维方式我是极认同的。

书名有两个关键词:精进和厉害。“精进”源于佛教名词(巴利文与梵文:viriya),又称毗梨耶波罗蜜,佛教术语,意指身体力行善法、勤断恶根,对治懒惰松懈,“六度”之一,也就是佛法里六种到达彼岸的方法。我理解纯而不杂谓之“精”,向上向善谓之“进”。而“厉害”,百度百科的解释是:具备有某项特殊超凡的技能,或是能做一般人做不了的事情。作者的表达逻辑是,通过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成功七个方面的精进,目标是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虽然七个篇章,但于我的收获,整本书的主要思想体系可以凝结成个字:开放,也就是更加开放性地学习和实践,至于管理时间、立即行动、达到成功,则是方法和目的或者说效果了。有趣的是我在写这篇笔记查阅作者信息时,惊喜地发现采铜之前写过一本书叫《开放的智力》,顿时有一种自己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相吻合的窃喜。

的确,“开放”应该成为我们学习和实践的关键词或者说主导词。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无论是整体还是个体的知识积累的存量都相较于前都可谓巨大,但今天人们对知识的恐慌感却愈强,我们今天面对天量的知识盲区,要通过学习成为某个领域或者掌握某项技能的厉害人物,受本书的启发,我大概总结如下要点:以兴趣为基础、以开放为手段,以技能为目标。也就像跑酷类游戏一样,沿着一条选定的路线(你意欲主攻的知识方向)不断奔跑,但同时要自带吸力,吸收沿途遇到的金币和加速药水(相关联的其他知识),从而跨越一个个障碍尽可能向更远的地方奔跑,没有终点,但有得分值。

具体到读书、学习,作者认为将知识划分为具体专业以及对专业进行科目划分,容易导致学习效果的局限,并举了很多例子来论证知识门类间的杂交融合更有利于实践和创新,这点我在阅读时深有体会,比如前一阶段读《白鹿原》,白嘉轩卖地时冷先生为“中人”,法学专业的素养驱使着我对“中人”这个明清时期的民间契约公证人法律现象进行学习和探究,而这样引发的对一个法律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和存留于我知识储备区的时间,必然要大大强于和长于假如是读明清法制史时对这个词的学习。同理,想写小说的人会更关注陈忠实的叙事结构和情节设置等等,而学农学的则可能不自觉会关注白鹿原的粮食作物,搞心理学的则更多的会去揣摩每个人的心理变化。一本《白鹿原》于是便成了一千本、一万本《白鹿原》。而每个人都会有收获,这样的书也就成了经典。

读完这本书后,本来并没有写书评的想法,但作者“最小化可行产品”的观点,督促或者说帮助着我在读完一本书后,或长或短、或系统或选取一个点写点什么,以延长阅读后个人收获的“半衰期”。

后附一些书里写的于我印象深刻的一些具体实践方法:

1.关于阅读、学习:多读经典,系统、主动、探究式学习,尽量拒绝碎片阅读、被动式知识接受;开放式学习,避免囿于知识壁垒,避免知行分离,做到学做结合。

2.关于行动、实践:马上行动,治愈拖延症。先做“最小化可行产品“,行动中注意思考、开放吸收、改进,目标是产出“最大大畅销产品“。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读书笔记2500字 第(2)篇

吾听吾忘,吾见吾记,吾做吾悟

做个大致总结和自己的感悟分享一下:

采铜从思维,选择,学习,行动,时间,才能,成功(我喜欢的顺序)七个大方向来诠释“精进”。

我觉得成长型思维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因为这样才能顺应时代发展,更大可能地自我实现。人里面有很多不利于社会化发展的天性,比如说“以懒惰来节省能量”,“喜欢安稳,害怕失控”,“害怕被否定”等,要做到精进,这些天性都是要自己努力去克服的。我把思维放在第一位,是因为我相信想法决定命运的,想法才是导致结果的根源。我们每天都能从外界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如果我对自己不够了解,就会被“信息噪音”所淹没,不知道自己真实的想法是什么样的,不知道脑海里的那个声音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所以认识自己很重要。做到大脑的“断舍离”,断开不需要的东西,舍弃没价值的东西,远离诱惑,不盲目跟随所谓的“主流”。

学会选择很重要。所谓思路决定出路,想法不同,必然导致选择不同,选择不同导致结果不同。我们很多人习惯于别人替我们选择、做决定,可能当我们独立去面对选择时会出现“选择无能”的情况,就比如在冰柜面前看到五颜六色的饮料时,会很纠结不知道该买哪瓶。关于选择,这需要去问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而不应该为别人错误的选择买单,痛苦一生。自由意志是上天赋予人最大的礼物,这也意味着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这并不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但选择是一种智慧!需要我们去寻找。书中提到了从终极问题出发——人生目标,以更高的标准来做出更好的选择。还有就是需要用更大的时间尺度来辨认什么是有价值的,越大的格局越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看清所做的选择是不是值得。

一个优秀的学习者在思维上总是充满好奇心不自我设限,ta会给自己试错的机会,在策略上善于发问,主动探索和反思复盘的。书中提到的“解码”其实就是深度学习,不只是看,更应该“观察”。不只是寻找结论,也会寻找过程;不只是归纳,还应该延伸;在对比中,不只是比较相似还应该比较不同,将分割的知识联结成网,在做事中去操练知识并内化为技能,这就是从知道到做到最重要的一步。一个懂得成长的人会去学习如何克服情绪化延迟满足,从批评的声音中找到能够成长的点,把自己当成“产品”,忠于自己的承诺,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充实,在输出“市场”后从反馈中不断打磨优化。

现在就是改变的最佳时机。谈到拖延症的时候,我不免会陷入自责。我是一个很典型的“执行无能者”,越到后面越着急,不到DEADLINE不肯埋头苦干,以前严重的时候会自暴自弃。当我看到“两分钟原则”的时候,瞬间被打通了“任督二脉”,现在洗碗不拖到下次做菜的时候才洗了2333。小事情可以立马就做,那大事情呢?我们要学会“细化目标,分解任务”,把框架和最核心的任务先完成,让时间安排变得合理有弹性。要预备,不要等待。“等我长大了好好孝顺你们”,“等我变得足够优秀再来追求你”……太多这样的美好却又不够成熟的承诺了。生活不是简单的做菜,等我们都准备好了,早已物是人非了。完成要比完美更重要。抓住机遇,即刻行动,全情付出,用行动去落实情怀。

读的真的痛快啊!也很努力地吸收那些触动到我的观点,知道不一定能做到,做到才能悟到。

我喜欢这样一句话——人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不成长。

山居陋室,青灯作伴

己亥年正月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063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丰田现场的人才培育》读后感1000字

    《丰田现场的人才培育》读后感1000字! 看了《丰田现场的人才培育》,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一个个实践的小故事孕育着大道理。发展和培育员工是丰田管理模式的重要内容,丰田管理的每一个…

    读后感 2023年2月6日
    59
  • 《树上的小屋》读后感450字

    勇敢源于生活――读《树上的小屋》有感 在一棵古老的枫树上,有一座美丽的小屋,那是小女孩克丽丝的秘密小屋。克丽丝在小屋的窗旁时而翻看她最喜欢的侦探小说,时而朝远方眺望,远方有一座神秘…

    读后感 2022年7月4日
    151
  • 读《驴子和骡子》有感400字

    《驴子和骡子》是《伊索寓言》中的一篇,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篇。 它主要讲了一头驴和一头骡一同驮货物。因为人们喜欢货物放在骡上,所以骡背了大部分的东西,而驴只用背一点点。 骡向驴哀求帮它…

    读后感 2022年7月21日
    421
  • 《灯光》读后感200字

     《灯光》读后感 今天我们能在灯光下尽情的学习使用战士们的一滴滴鲜血换来的。今天我们能尽情的干自己想做的事情是用战士们在战场上视死如归的勇敢心态换来的。在今天,灯光已经成…

    读后感 2022年6月11日
    161
  • 《人一生需知的60位名人》读后感600字

    今年我买了一本《人一生需知的60位名人》,回到家中我便迫不及待的读了起来,开始了一段受益匪浅的读书之旅。 翻开第一页,仿佛进入了名人的天堂,了解他们的点点滴滴。当我读完这本书,印象…

    读后感 2022年7月1日
    107
  • 福尔摩斯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4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在这个周末,我新买了一套《福尔摩斯》。当我满是欢喜利用阅读时间看这套书时,我却傻眼了,因为这套书加起来都有三本《莎…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5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