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与现代中国」读书笔记2500字(2)篇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

作者:陶涵

前美驻华外交官、哈佛学者、《蒋经国传》作者陶涵力作,完整引用蒋介石日记的传记。杨天石作序,史景迁推荐。一九四九年两岸分治,此后蒋介石的历史评价始终摆脱不掉“丢掉中国的人”。其专制性格,加上白色恐怖的印象,也似乎掩盖了他的复杂功过。然而蒋介石是唯一在中国大陆与台湾都曾掌权的政治领袖,终其一生不断参与具世界影响力的政治事件,且其时间长度近代少有人能及。蒋介石的一生牵动着现代中国的挣扎以及世界局势的复杂变换。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读书笔记2500字 第(1)篇

读书摘记

1.对待历史要多方面去搜集书籍,刨除掉时代背景、政治等因素,才勉强可以窥其本来面目。

2.蒋眼光很长远,诸如国内形势、党内问题,都看得很清楚,可是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即便归顺,也军心不齐,腐败严重,虽然懂得土地改革是国家生死大事,可考虑到人性、党内鱼龙混杂,改革寸步难行,而后到了台湾,因为土地是本省人的,改革起来才雷厉风行,为稳定政局奠定基础。

3.长征的另外一面:共虽条件艰苦,但是一路有苏联援助,各路军阀放行;蒋则利用长征,让共开路,尾随平定西南各省的军阀势力;军阀们也看到了这一点,就睁只眼闭只眼让共通过辖区。

4.“攘外必先安内”的另一种解读,有一种说法,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决定一党专政,“一山不容二虎”,所以蒋想先统一全中国,再集中精力办大事(抗日)。

5.西安事变的另一面,当张杨被派去剿匪时,周与天真的张接触,灌输联蒋抗日思想;张怕蒋剿匪完后对付军阀,想与共联合反蒋;苏联方却担心蒋被打倒,中国抗日势力减弱,不同意反蒋;蒋到西安之时,已经同意结成抗日统一战线,只等回到南京正式批示即可完成,此时保密,张扬并不知道;民众普遍同情蒋。

6.蒋对日本的态度,认为国力太弱打不起,一直忍让,但是向德国购买先进武器,训练军队。

7.以前在南渡北归里看到过长沙、衡阳大溃败,体会到“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壮,而这本书里却从军事角度分析为什么溃败,军队战斗力不行,蒋与史迪威的矛盾,没有补给,没有援军,只靠血肉之躯抵挡敌人,太惨烈,也本可以不用伤亡这么多人。

8.对三年内战的解读:其实毛和蒋的争斗早已经不代表国共两党,而是社会主义阵营和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pk,背后是美国和苏联,中共有了苏联这个大后方,打不死,即使暂时战败还可以进入朝鲜和外蒙古,伺机反扑。而蒋这边虽然是美国的铁杆盟友,但无奈山高皇帝远,没有稳定的大后方,失败了,连容身之地都没有。而经过苏联改造的人民解放军四野,在军事装备,人员素质,将领高超的指挥技能,都进行了全副武装。而这些都可以解释为什么解放军在解放战争后期的实力,如有神助,可以正面对抗美式装备的国军,甚至歼灭。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三大战役结束,再加上蒋这边统治区的经济危机,金圆券事件的发酵,从军事到民心已经全部失去,剩下就是一溃千里了,这种事情换做常人,一两年前,想都不敢想,形式比人强,你也不得不去面对。

9.看本书,总结蒋内战失败是多方面的,1)国民党内部腐败,经济上无法支持大规模战斗,2)没有推行土地改革,失去民心,3)宣传不到位,国军战士在抗日战争之后,普遍厌战,不知为何要打这一仗,4)国军内部军阀、党派林立,未必人人都听蒋指挥,5)太过依赖美国,不知自力更生。

10.蒋在台湾一直坚持“反攻大陆”这一不现实的主张,是基于台湾当时的政治需求,稳定人心和政权。

11.在台湾初期改革:农村环境改善,奠定城市经济基础;维护台币稳定,遏制通货膨胀;进口替代策略,轻工业制造,吸纳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所得,减少贫富差距。

12.金门危机终于过去。台湾和大陆继续敌对,想方设法挫弱对方;但是在最高阶层,他们彼此有默契——双方皆认同中国的统一,然而他们背后的两大超强盟友只要求台海和平——也就是“两个中国”。

13.在台湾的二十五年间,蒋主持一个稳定、和平的微型社会,有机会进行建设;以经济和社会指标而言,他相当成功,替台湾的经济奇迹奠定基础——这份成绩在他撒手人寰时,可谓功大于过。

14.“如果我去世时仍是个独裁者,我必将和所有的独裁者一起为后人遗忘。但是,如果我能替民主政府建立确实稳定的基础,我将永远活在中国每个家中”——他这里的中国指的是两岸。

15.看到蒋1975年去世,一年后毛周相继去世,感叹一个时代就这样过去了,作者对毛和蒋的评价很高,“蒋介石和毛泽东一样,相信要恢复中国的主权及世界地位,条件就是国家统一、强而有力的中央政府,以及愿意牺牲一切保家卫国、有纪律的人民。蒋、毛也都明白,他们或友或敌所打的军事大战,从来都不只是为了领土完整或政治权力,还有对现代中国重回泱泱大国怀有截然不同的憧憬”,那些在二十世纪为了我们国家的兴盛富强而作出努力的领袖们,永远值得我们怀念、景仰。

16.蜂为采花贼,只为他人作嫁;

众神欲毁之,必先使其癫狂;

命运乃是一座慢工出细活的磨坊;

最黑暗的时刻,星群也快现光芒。

17.最后,希望两岸和平统一,两蒋及宋的遗体可以归葬大陆。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读书笔记2500字 第(2)篇

并不是为蒋介石歌功颂德,写这篇文章只是出于一个中国人的良知。蒋介石虽然有其过失之处,但仍不失为民族的领袖,不夸张地说,蒋介石是中国史上的一个伟人。现在我列举蒋介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希望与大家共同交流,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1,最大的功绩是在清末军阀割据的乱世中,领导两次北伐,统一了乱世中的中国。

在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当时中国的混乱程度在中国史上是罕见的。两次北伐其实都是极为成功的,从北伐后的结果就能看到–中国的军阀数量大大减少,混乱程度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基本实现了统一。蒋介石的军事才能确实不如毛 泽 东,但对付其他的军阀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这就相对使得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强了,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

  2,在中国推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富国强民,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蒋介石承继的 烂摊子并不比1949年好到哪里。毛、周没有陈年旧债,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却承担历届北京政府累积的六亿六千七百万美元债。

而且当时中国只是表面上的统一,南京政府控 制的国家资源极其有限,而且必须将其大量花费在统一政令,统一军令的军阀战争之中。蒋介石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行“法币政策”,自1935 年底发行法币,建立公债债券的威信,同时积极清偿外债。到抗战前夕,已经偿还百分之九十外债。中国债券在伦敦市场节节上扬,价格超过日本的债券,这是李 登 辉政权以及其他***派系所不愿面对的史实。法币本来是为了对付英、日、美货币在大萧条期间相继贬值,以及美国以高价抢购中国百姓白银等等事件的武器,威信建立以后,行使地方钞票的省份也纷纷改用法币。这也为8年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法币制度是中 日战 争的充要条件,迅速发展的法币构成中国统一的基础,

没有法币,抗战军费便无由筹措。

3,大力推广文化教育事业,北大,清华,西南联大等学术活动十分活跃。尤为值得回味的是,在抗 日 战 争 爆发以后,蒋介石政府首先考虑的是保护学校和教育事业不致中断,帮助面临日 寇侵 略城市的学校南迁。在日寇轰炸重庆时,当局的首要任务,便是及时疏散中小学师生。早年他担任黄埔军校校长,为建立革 命军队,培养军事骨干力量做了一定工作。

4,在内忧外患,极度艰难的情况下,稳固了边疆,巩固了国民政 府的统治,避免了国家分裂。当时的东北内外 蒙古新疆西藏,均有外国背景。蒋介石加强对蒙古西藏地方的治理,国 民政 府于1929年设立蒙/藏委员会,主管蒙/藏等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事务。

1928年国民政府把四川的西部和西藏东面的康部, 建立为一新省, 名西康省。1928年9月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第153次会议决议,9月17日发布命令,将宁夏、青海分别建为行省。1929年1月,青海正式建省,以西宁为省会。其中尤以青海建省意义最大

蒋介石一生中最闪光的一句话

  西沙海战

  过程简述:1974年1月18日,越南政府不顾中国一再警告,派兵侵占中国西沙永乐群岛,并与守岛民兵发生冲突。从而展开了西沙海战的序幕。

  南沙海军火速支援,无奈越南舰队吨位和火力都有绝对优势,虽然中国海军浴血奋战,但是渐渐力不能支。紧要关头,中央火速调动东海舰队支援。然而,东海舰队必然要通过台湾国民党海军封锁的台湾海峡,如何安全通过,成为了中国海军的一个难题。

  中国人民海军通过台湾海峡的消息很快被台湾国民党得知,当台湾海军司令唐x林向蒋介石请示如何应对时,蒋介石说了他一生中最闪光的一句话:“你不知道西沙吃紧吗?”毕竟蒋介石明白,国共之争属内斗,在外地入侵的时刻,中国人还是会团结一致的。唐x林欲领命而去,蒋介石又指示说:“你们要一路护航,保证舰队安然通过。还有准备补给船,给前线送给养。”

  结果,出乎东海舰队意料。国民党海军不但大开绿灯放东海舰队过海峡,而且一路护航,保证了舰队的安全。此外,几十艘台湾补给船开赴西沙前线,为前线的解放军战士运送食物和淡水。

  1月20日,东海舰队如期抵达前线,双方兵力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海军形成绝对优势,将入侵越军几乎全部歼灭。

  西沙海战是中国海军战史上最光辉的一战,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国共精诚合作的结果。而蒋介石在此事件中的表现让人感动,也让我们对他有了一个全新的评价。

热心网友 2014-1-21

北伐统一中国,黄金十年经济建设、领导抗日战争、收复新疆、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收复台湾、澎湖,创立联合国,军队国家化,建设台湾,为台湾经济起飞及民主化打下基础。有巨大的历史贡献,是一位真正的伟人。

中国大统领123 2014-10-17

早期参与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封建专制统治。领导北伐战争,实现了国家形式上的统一。促成了张学良东北易帜。领到了全国全民族抗战。晚年维护祖国统一 领土完整 拒绝承认蒙古的独立 。

  ←_←荣耀王者→_→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074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芬达的秘密》读后感600字

    假期中,我读了《芬达的秘密》这本书,书中的故事描写得生动精彩,每一个情节都仿佛让人置身其中,书中主要是傲娇毒舌的外星猫芬达与蔺小相、李安安、范丸子、南乔四位小学生组成的探险队(飞龙…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32
  • 《呐喊》读后感700字

    唤醒愚昧的世人,读《呐喊》有感 令我映象最深的一本书,就是鲁迅先生的《呐喊》了,这本书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书之一,同时也是影响了我国清末民初人民的著作。 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是我国现…

    读后感 2022年6月21日
    294
  • 《我眼中的美与丑》读后感400字

    少年哲学智慧启蒙教育丛书《我眼中的美与丑》里,蕴含着十分丰富的道理,每一章都告诉我们不一样的道理。 第一章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公平,什么是公正; 第二章告诉我们如何分别对与错;第三章让…

    读后感 2022年8月2日
    181
  • 《我很重要》读后感900字

    读完毕淑敏的《我很重要》后,我的感触很深,我明白了:我很重要! 这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生也没有两段相同的旅程。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我们每个人都有都是最杰出、…

    读后感 2022年6月13日
    94
  • 《追赶太阳的快乐》读后感600字

    与时间赛跑――读《追赶太阳的快乐》有感 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追赶太阳的快乐》拉着我的手一起与时间赛跑。这篇课文深深地吸引了我:读小学时,外祖母过世了,“我”悲痛欲…

    读后感 2022年6月17日
    175
  •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放了,给我准备了一些书让我在假期中阅读。说:“你可以先读这本《老人与海》,你一定会喜欢这个故事的,这可不是一般的老人。”听了妈妈的话我迫不及待地读起来。 《老人与海》主…

    读后感 2022年7月7日
    14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