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2500字(2)篇

如何阅读一本书

作者:莫提默·艾德勒 查尔斯·范多伦

这是一本关于阅读的永不褪色的经典。本书是一本阅读指南,一本指导人们如何阅读的名作,曾高踞全美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自问世以来,好评甚多,重版多次。书中介绍了阅读的方法、技巧,阅读所应具备的广阔视野。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2500字 第(1)篇

此书之晦涩难懂,用了我前后大约快3年的时间,才完完全全读完。

我至今还记得我某天中午在办公室,一边看着它一边打瞌睡的情景。

在我的书柜上,同样躺着好多我只触摸过书脊、翻开了前两页的书,也有好多只看了一小部分的书,因为有的书看着看着,就忘记继续看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似乎失去了再翻开这本书的欲望。

但这本书因为在太多地方被提起和推荐,所以不得不让我重新省视它的魅力和价值,尽管它很艰涩,但是肯定值得一啃。

这是一本实用型的书,有实用的价值。现在我们只要一想到任何事情有实用价值,就会产生比较强的行动意愿,但是想做和去做,可是两码事。

这就同我们面临是玩游戏或者做作业的选择一样,是选择想做的事,还是必须做的事?

在选择阅读的时候,我们也需要这样理性的思考。

好吧,这是一本什么书呢?

这是一本教我们如何阅读的书,名字叫做《如何阅读一本书》(How to Read a Book)。

我曾经接触过有关阅读技巧方面的书,大概就是介绍一些速读的方法,但是这本书并不仅仅是包括速读方法,而是囊括了阅读的方方面面,速读只在里面占据了很小的篇幅。书中告诉我们为何要去读一本书、读什么样的书、如何去读一本书,以及从一本书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做如何的评价。

这本书我读第一遍的时候,基本都没有完全读进去,因为感觉实在太晦涩,而且一句话要表达的意思,可能并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又可能因为是译作,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

一般来说,就小说而言,国外的作品都比国内的作品要难读,更别提这种实用论述性的书籍了,看中国人自己写的文字,感觉是酣畅淋漓的,而译作多半很拗口,有的时候一句看下来,也不知道自己看的是什么,因为语言感觉不对。

所以,如果能将英语学好的话,阅读原著书籍将会是另一番非凡深入的体验,你不需要再借助译者的思维来理解作者的文字,可以直面作者,聆听他的语言。

重读这本书的时候,我首先端正了自己的阅读态度,把这本书当做确实是一本不那么好读的书,正因为不好读,所以在阅读的时候更要专心致志,让自己的注意力保持在书上,去理解作者的每一段文字。

但如果只是单纯的阅读,可能还是会走神,或者读了后面忘了前面,对于这本书而言,很难有精力一口气读完消化掉。

所以有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做笔记。

笔记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说条列式,可以用任何你喜欢的工具来做这种笔记,纸、笔记本、电子软件等等。

所谓条列式就是一条一条的列出笔记重点,我们读书那会儿基本上都是这种笔记方法。

还有就是思维导图笔记,思维导图用手绘的话会比较有趣,当然也会比较耗费心思,我最喜欢思维导图的地方就是这种笔记方法有种纵览全局、一目了然的感觉。

做笔记的时候可以强迫自己将注意力放在阅读上,并检验自己是否理解,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有一次看了这本书中的一段话,然后我要用几个字概括这段话,把这几个字放到我思维导图的树枝上。

但是我读完这段话后,发现脑中一篇空白,刚才那段话讲了什么?我完全不知道。

如果不做笔记的话,我可能就把这段话给跳过去了。很明显这段话很难理解,超过了我的轻松阅读水平,潜意识会自动过滤它觉得费神难懂的地方,让注意力涣散。这是一种挑战,意味着你必须集中注意力,加强与潜意识的沟通。

只有当我做笔记,发现对这节重点一无所知的时候,我才明白我遇到了阅读障碍,就像我听一个人说话,虽然听清楚了他的每个字,却不明白他在表述什么意思。

这个时候,我只好回头重新阅读,并且必须集中注意力,有的时候甚至要阅读好几遍才能更接近理解作者表达的意思。

虽然这样读起来会很费脑子,也会很慢,但是阅读的水平也是因此而提高的。

阅读这本书后,我大概了解了作者的理念,但是因为这是一本实用型的书,如果不去实践的话,知行是无法合一的,只有实践后才能更理解这本书,更理解之后会进一步提高实践的效果。

在整个做笔记的过程中,还能够催促你尽快完成这一本书的阅读,因为你的笔记在那里等着你完善。另外,当你忘了前面作者所说的话时,你扫一眼笔记就能快速地想起,还能后面的内容串联起来,融会贯通。

当然,不是每一本书都值得做深入的阅读,但是肯定有好书,值得你这样去做。

那么,继续在阅读之中探索吧,去读一本难读但必须读的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2500字 第(2)篇

这是一本实用性书,赞同作者的方法论就要总结出来并践行。

一、阅读的四个层次

(一)基础阅读(elementary reading)或初级/基本/初步阅读,这个阅读层次的学习通常是在小学时完成的。

(二)检视阅读(inspectional reading)或略读/预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

1. 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1)先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先看序。

(2)研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

(3)若书中附有索引,检阅一下。

(4)若包着书衣,读一下出版者介绍。

(5)从你对一本书的目录和概略,甚至有点模糊的印象中,开始挑几个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

(6)不要忽略最后的两三页

2. 粗浅的阅读

(三)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全盘完整地阅读。

* 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

1. 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作分类。

2. 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什么。

3. 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将全书的纲要拟出来之后,再将各个部分的纲要也一一列出。

(1)作者将全书分为5各部分,第一部分谈的是什么,第二部分谈的是什么······

(2)第一个主要部分又分成3个段落,第一段落为X,第二段落为Y,第三段落为Z。

(3)第一部分的第一段落,作者有4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A,第二个重点是B······

4. 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 第二阶段:找出一本书到底在说什么(诠释一本书的内容)

5. 诠释作者使用的关键字,与作者达成共识。

6. 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

7. 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

8. 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 ,还有哪些问题是未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确定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 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

A.智慧礼节一般原则

9. 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

10. 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11. 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12. 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13. 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14. 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15. 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四)主题阅读(syntopical reading)

* 第一阶段:观察研究范围——准备阶段

1. 针对你要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试验性的书目。你可以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的建议,书中的书目索引。

2. 浏览这份书目上所有的书,确定哪些与你的主题相关,并就你的主题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 第二阶段:主题阅读——阅读所有第一阶段收集到的书籍。

1. 浏览所有在第一阶段被认定与你主题相关的书,找出最相关的章节。

2. 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无论作者是否明白谈过这些问题,所有的作者,或者至少绝大多数作者都可以用这套词汇来诠释。

3. 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然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

4. 分析这些讨论。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求凸显主题。比较有共通性的议题,要放在比较没有共通性的议题之前。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也要清楚地界定出来。

二、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你在阅读时要提出问题来,在阅读的过程中,你自己必须尝试去回答问题。

1. 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 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 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 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三、3种做笔记的方法

1. 结构笔记(structural note-making):针对检视阅读。笔记主要的重点是全书的构架,而不是内容—至少不是细节。

2. 概念笔记(conceptual note-making):针对分析阅读。关于这本书准确性与意义的问题,你要提出答案,作者的观点和你自己的观点。

3. 辩证笔记(dialectical note-making):针对主题阅读。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083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和夏天约会》读书心得500字

    《和约会》是殷建林所作地一篇诗歌类书籍,通过各种朴素的、真诚的、温馨的或伤感的文字来表达出浓浓的童年气息,悄然拨动我的心弦。它似乎在用各种通俗易懂的一行行字来表达出我们平时在里的许…

    读后感 2022年6月25日
    249
  •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优良家风》观后感500字

    前几天,我在街上看见到处都有“和睦、尊师、节俭……”等标语,我疑惑不解。今天,正好观看了《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优良家风》的视频,我终于懂了:家风是融在血脉中的骄傲,是先人从一代又一代…

    读后感 2022年7月21日
    158
  • 《卢沟桥烽火》读后感300字

    两个星期的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五课《卢沟桥烽火》。 1937年7月7日深夜,一支日本军队要到宛平城里去“搜查”,被中国士兵严词拒绝后,恼羞成怒,首先向我军开火,由于众寡悬殊,我军只得…

    读后感 2022年8月8日
    243
  • 学习《范仲淹的故事》读后感500字600字

    学习《范仲淹的故事》读后感500字: 今天我学习了《范仲淹的故事》。我被范仲淹的学习精神彻底感动了。 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划粥割齑。这个小故事,讲范仲淹在应天府书院学习时,他的生活极…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19
  • 《大漠狼孩》读后感_700字

    《大漠狼孩》读后感700字 狼养人孩,人养狼崽。      近期一直看自然生灵的种种故事,几乎都少不了狼的身影。或许是因为,人们印象中的狼,都是贪得无厌,阴险狡诈。人与狼斗智斗勇,…

    读后感 2022年9月2日
    108
  • 《做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读后感_900字

    《做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读后感900字 都说心理咨询师是高危职业,做的好压力大,做不好压力也大。来访者通常是成长很快的,但不代表咨询师可以待在原地不动。 做一名心理咨询师,首先要…

    读后感 2022年9月14日
    14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