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事:冯唐品读曾国藩嘉言钞」读书笔记2500字(2)篇

成事:冯唐品读曾国藩嘉言钞

作者:冯唐

少数人为什么能成事?为什么能持续成事?为什么能持续成大事?而多数人,手里一把好牌,为什么就总是出昏招,就总是打不赢?还有一部分成过事的人,暂时挫败之后、暂时成功之后,为什么就彻底慌了,就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继续做了?在成事一项上,曾国藩千古一人。在非常难做事的晚清,他做实事,做很大的实事,持续做很多很大的实事,为师为将为相、立功立德立言,留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方法论和修炼法门。成功不可学,成事可学。《成事》以梁启超编选的《曾文正公嘉言钞》为底本,集合曾国藩、麦肯锡、冯唐个人过去二十年的管理实践,提供了简单实用的成事方法论,帮助中国管理者克服心魔、带领团队,成事、持续成事、持续成大事。

「成事:冯唐品读曾国藩嘉言钞」读书笔记2500字 第(1)篇

吾日三省吾心:咋不耐烦呢?为啥不耐烦呢?啥时候能耐烦呢?

冯唐是真自律啊,自称不断挖掘人性的矿工,又在反人性的自律中一路向上攀爬,MBA毕业后就进麦肯锡,干了10年后进华润,体制内创业,未得其志后,大概不到一年,转而做一级市场投资,一直从事管理工作,看他自己写的第一段,淡寡到仿佛只是在说:我前天吃了个包子,昨天吃了根油条,一直在吃饭。可我用关键词“冯唐,华润”随手一检索,凤凰财经贴出的来源于时代周报的一篇文章《冯唐:无论在华润还是中信都如履薄冰》书写的“张海鹏”(冯唐)在我这个还没大面积读过曾国藩的小草民觉得,冯唐已胜过当年“曾国藩”(唉…又瞎评了)。既然没忍住,就再瞎摘一段原文引用冯唐的一段话:

大医精诚,大德护生,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第三段有一句话很重要:

管理是一生的日常,成事是一生的修炼。

应该当经文念:管住啊 管住啊 管住啊 成事呀 成事呀 成事呀

管理自己,就是照着做。时间,体力,情绪,三观,彼此与彼此与彼此平衡,时间是一条线,体力是一条线,情绪是一条线,三观是一条线,平衡是打圈圈的一条线,组在一起就是网,一个系统,网住自己,框住自己,如临深渊,如屡薄冰。(反正又多了一个归类书籍的维度)

管理事儿,还是照着做。每一个问号都对照着想,往每一件事儿上套,如果没成,反求诸己,再来一遍,三来一遍。(这是榜样的的力量,相信冯唐是个好榜样)

信息收集得对吗?够吗?真实可靠吗?数算对了吗?推理符合逻辑和常识吗?假设的解决方案是什么?事实之下,逻辑之内,能立得住吗?这样的解决方案,对于利益相关方都意味着什么?他们都会如何接受?接受或者不接受或者某些程度的接受,合力最可能的结果是什么?沟通方案是什么?沟通会议安排好了吗?谁参加?谁可能会说什么?会议的结果可能是什么?如何处置?

管理团队,也是照着做。成就的事功盖过很多很多很多人的冯唐都想明白用问号标记了,世上这样操心后辈的人不多,操心还有能力指导后辈的人更不多。(曾国藩也算)

核心小组成员都在想什么?如何统一思想?统一思想之后,核心成员还有不同意见怎么办?核心小组成员之外,成千上万的大团队如何管?政治思想工作更管用,还是业绩管理更管用,还是一起喝酒吐槽更管用?如果要牺牲,牺牲自己、核心小组成员,还是大团队的某一部分?哪部分?

鲍先生引用,我猜是德鲁克说的:

“管理者,必须成事。”

冯唐写的,就是冯唐说的:

“在管理实践的过程中,我一直在琢磨,如何成事?”

少数人能成事,我能成为少数人吗?更少数人能持续成事,我能成为少数人吗?更更少数人能成大事,我能成为少数人吗?(其实我是第一轮就被刷下来的少数人)

多数人分两类,“是你和不是你”,(瞎贫的),一类是一上来就王炸,然后眼瞅着牌桌上别人一连串的数字干瞪眼,一类是输了两把之后气急败坏把牌撕了。

原始禅宗的标准没头没尾没注释,我没看懂,冯唐怕的里面我瞅着有俩意思,成事的人,有些是真知道如何成的,有些是假知道如何成的,有些是真知道如何败的,有些是假知道如何败的;我从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里认识了个新词:病识感。有病识感的人至少会主动寻求医治,配合医治,无病识感的人不主动寻求医治,也不配合医治。

管理类书分四类,百度出来的知识书;MBA用的教科书;畅销榜上的工具书;克服心魔,带领团队,穿越两难的指导书。所以,曾国藩的书我知道该归在哪一类了。

人间正道是沧桑,正道啊正道,上学不是为了考试是正道,读书不是为了炫耀是正道,成功不可复制是正道,可是,沧海啊桑田啊,你们漫无边际啊,可我们还是得一点点趟啊,得尽力跟紧点在前面趟的人,看清他们留给我们的标识,少走冤枉路,免得掉泥坑。

次要目的的敦煌是什么梗?

再以下是罗列书单,我照单全收:

《道德经》《论语》太久远了,和现代困扰脱节太多。

有用,但不是特别有用

《二十四史》一路(含《史记》《汉书》)偏学者书,写书的人没成过什么事儿,甚至没干过什么事儿,没被成事的难处反复困扰,读的时候总觉着写书的人有层纸没捅破、也没能力捅破。

有用,但缺失了细节

《资治通鉴》是部伟大的书,可惜就是太长,而且受限于编年体的体例以及写史人的矜持,司马光及其团队心里要说的很多话没有在书里直接说出来。

有用,但得不断去猜

然后,曾国藩就是那个少数人,那个更少数人,那个更更少数人,我信。

再然后,我体验到了烂尾,失控。只是略微体验到,体验还不能转化为经验。

「成事:冯唐品读曾国藩嘉言钞」读书笔记2500字 第(2)篇

——进退 应对 成事之于小人物

第三十八段:

骄、惰未有不败者。勤字所以医惰,慎字所以医骄。此二字之先,须有一诚字,以立之本。

冯唐注释的第一句:

总结成事公式:成事=诚×(勤+慎)。

这个×怎么理解?

勤医惰,慎医骄,曾国藩说过的另外一句话是: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普通人重点关注“勤”字,精英们重点关注“骄”字;重点关注的意思是,弄明白勤&骄字里面的内容。

比如,上一段里冯唐的一句注释:

说那些大话和空话、那些不可能错的话,不是犯懒就是犯坏。

比如,毛主席语录: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实在想不出贴切的比如,拿这句凑工整。)

所有的勤和慎都有个大前提,得是真的勤,得是真的慎,不是做做样子给周边的人看。

欺骗自己多了,最终会被自己欺骗;欺骗世界多了,最终会被世界抛弃。

人很容易不自知,即便是欺骗,有时候也分不清楚,所以往往就多了。

在不欺骗的基础上,如果还想成事:那就只能谨慎自谦,不过分涉险,不过分满足,总觉得自己的修为还没登顶,心心念念,惴惴不安;那就只能勤苦耐劳,用尽笨功夫,绝不走捷径,把其他人吹牛、泡妞和吹牛泡妞的时间用来读书、行路、修行、做事。

慎的意思是得有分寸感,勤的意思是得呆傻一点。

第三十九段:

大局日坏,吾辈不可不竭力支持,做一分算一分,在一日撑一日。

我的理解是,这句话首要体现的大概是态度。

冯唐注释:

诸事无常

我大体能理解,理解的意思是我明白到为什么会表述这个,明白到这确实是常识,明白到为什么要表述这个;

诸法无我

我大体也没能理解。

大局不是某个个人能真正改变的,哪怕这个人是曾国藩这样几百年出一个的人物。

与人谈论,类似大局这种大词,首先得有个概念边界。

大局也可以是某个个人能真正改变的,比如荆轲要是真的干掉了嬴政呢?比如廉颇被换下以后、乔布斯死了以后。但是,此大局已非彼大局了。

有时候偶尔想,普通人死了,人类历史一点震动都没有,大人物死了,人类历史就随另一个大人物的思路走了。所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重点应该在群众,而不在人民吧?

大局日坏,曾国藩也没办法。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人民的吐槽也真是瞎吐槽,真是精英们没想到人民都想到的吗?

但也不撂挑子、转身就跑。大处着眼之后,黯然神伤,那就转头小处着手,有一分,做一分,能做一分,是一分。局面不好,要扛住,要坚持,守土有责,一分一分地做。

摘出这三句,提点自己,要会呆、会傻。

第四十段:

收之欲其广,用之欲其慎。大抵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本此四者以衡人,思过半矣。

冯唐注释的太详晰了,补充了两种道:

用人之道。广收,要用时才有得可用,有得可用才有可能成大事。选人之道。做人有操守,行为无官气,做事多条理,说话少大言。

加持「谁真的能委以重任,“托三尺之孤、寄千里之命”」更丰富的细节:

偏科学一点的有智商测评、情商测评、关系商测评、基因测评;偏玄学一点的有面相学、星相学和《周易》。

最后进一步得劝说:

真正满足这四条(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的人,就是可以托付一辈子的人,一辈子有三四个这样的老哥、三四个这样的兄弟、三四个这样的老弟,就足够了。如果真能遇到这样的人,请千万珍惜,切切。

类似的劝说在之前的注释中也出现过:

做事情抢在前、争利益躲在后,重事实、说实话、不作假、不拍马屁的人,永远是稀缺的。遇到这样的人,一定要和他/她做朋友,做一辈子的朋友。有这样三五个朋友,这辈子比较好过。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083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知道我多么爱你》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65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知道我多么爱你。 多么优美的句子。它,是出自万榕的《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这本书被称为中国第一奇书,感人记录为…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57
  • 《夏洛的网》读书笔记600字

    【第1篇】 【舍己为人 感天动地――读《夏洛的网》有感】 最近,给我购买了一本书,叫《夏洛的网》,这本书是著名的美国作家E・B・怀特的名著,被读过这本书的读者誉为“二十一世纪读者最…

    读后感 2022年7月20日
    98
  •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600字

    【第1篇】 我读过许多书,它们像天上的繁星,又像海滩上的贝壳,数也数不清。但我最喜欢意大利女作家露西写的《绿山墙的安妮》。 这本书的封面是绿色的,给人唯美的感觉,又让人产生无限的遐…

    读后感 2022年8月2日
    97
  • 《学会合作》读后感600字

    《学会合作》读后感600字: 今天我阅读了《学会合作》这篇文章,使我产生了深深的感受。《学会合作》主要讲了合作产生共赢,它是一篇演讲稿,在它阐述的内容中,列举了交响乐团上百位乐师合…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44
  • 读“手不释卷”有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了了解更多的历史故事和典故,我阅读了《成语故事》。这本书里很…

    读后感 2022年10月21日
    65
  • 《中国通史》读后感500字

    《中国通史》读后感500字: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在寒假中,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做《中国通史》。 在漫长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儿女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与成就,也经历了无…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4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