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溥仪》读后感1200字
新凤霞的文笔真是美,真是天真。可见上天造人就是不公平,有人天生就是艺术家,无师自通,全凭老天爷赏饭。写溥仪的文章多了,包括溥仪自己的《我的前半生》,可是谁也没有新凤霞写得生动。看这本小书,感慨颇多。还是上面说的,上天造人不公,对新凤霞偏爱,所以让她一生都是不断的经历磨难,犹如修仙渡劫,纵使年少成名,国色天香,嫁得良人,生下麟儿,也是一步一坎,生而贫贱,幼年闯荡江湖,婚后丈夫被错划右派,夫妻分离,中年又不幸瘫痪,毕生都在和命运斗争。上天给你多少掌声与鲜花,就要你付出多少眼泪,血和伤痛。
和新凤霞相对的溥仪则是少年天子,三度登基称帝的顶级贵族。所谓“王子与贫儿”故事,他俩应该是最典型的对比了。但真应了《天龙八部》那句话:无人不冤,有情皆孽。溥仪比新凤霞还要可怜。看了这本书就更是可怜他,心疼他。民国时期有个说法,说那些只会风花雪月,吟诗作赋,只会花钱和玩的少爷叫“少爷秧子”,他们生来就不是干什么的,就是当少爷的,不用他们又战斗来又生产。溥仪比他们高级多了,人家是皇帝秧子,往上数10代人家都是做皇帝的,做皇帝不好说,但所谓贵族真就像冯小刚电影所说:除了性和排泄,其它都不用亲自动手。溥仪从三岁开始当皇帝,中国几千年历史算下来一共才83个王朝,559个皇帝。这其中像溥仪这样从小当皇帝的 家里在头不超过10个,你让一个从小当皇帝到人学做普通人怎么可能,你怎么可能让皇帝去缝扣子,洗袜子,梳头,洗脸,怎么可能让皇帝像个苦力一样拉车,挑担,喂马,放羊……,皇帝学的是怎么治国平天下,怎么用人做仁慈的君主和圣明的天子。皇帝根本就不是人啊,他的世界可能和普通人的区别就是一个地球,一个火星。看溥仪在书里笨手笨脚,不住的道歉认罪,我就想真是王国维说的:“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溥仪太可怜了。看《宫女谈往录》里太监说全天下最可怜的人就是光绪皇帝,从小没有人爱,从小生活在高压下。其实溥仪何尝不是如此。我们今天说育儿,都讲童年的重要性,溥仪那里有家,有爱,有童年。帝王教育让他从小真是把天下兴亡寄予己身,可是上天又没有把时代和能力赋予他,他就是那首算盘诗“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通”,一声为人拨弄,不能自主,一辈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不如死。
我总觉得,溥仪是有机会过上好日子的,如果当年他被驱逐出宫,直接去英美国家做个富贵闲人,把大清和爱新觉罗否扔掉,也许能终老异国,太平无事的过完一生。他自己也说过当年想出国留学。但他错过了机会,或者即使出国他一样会被各种势力利用,无法自主。他受的教育也不可能让他真的可以学刘禅“此处乐,不思蜀”,所以他根本无法逃避即定的命运,即使重启一百次,兜兜装转,他都是一个可怜人。
看书时我就像,活成这样,还不如死了!他为什么不死了呢?后来想,是命运不让他死,只有这样,悲剧的人生才能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