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R实践指南(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102)》读后感_1200字

《OKR实践指南(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102)》读后感1200字

聚焦

系统的看完了《OKR工作法》、《这就是OKR》、《OKR实践指南》,对OKR总结如下:

OKR的核心思想是“聚焦”,用全部精力关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OKR中的O(Objective)。根据这些年的工作经验,这是非常正确的,其实能推动企业发展的往往是那么一两件事,这一两件事做对了做成了,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就会有一个看得见的增长,这也符合“二八定律”:20%的事情带来80%的效果。

  • “聚焦”的一层含义是承认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什么事情都关注的结果就是最后什么事情都没关注。这一点在中小型企业(100-500人)中感受最明显,公司取得了一些成绩后,从微型企业快速扩张,各种人财物的资源变多以后,很容易认为可以同时推进多个目标,却往往因为未聚焦于核心目标而陷入瓶颈。
  • “聚焦”的另一层含义是要竭尽全力思考企业的核心目标,这是生死问题。王兴曾说过:“多数人为了逃避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雷军说的“你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也是这层道理。现实情况就是大多数企业高管都不愿意思考、讨论和决策真正应该关注的问题,打着”快速迭代“和”拥抱变化“的幌子,让下面的人做了很多无意义的尝试,对企业最终目标的实现没有任何价值。

OKR的工具是“结果导向、量化、公开、协同”,就是OKR中的KR(Key Results)。通过关键结果来具象化目标,才能对一段时间的工作进行衡量和考核。KR的制定标准可参考“SMART原则”: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时限。此外还结合了一些目标任务分解和透明化管理的思想,这部分内容并没有太多新意。

OKR大致的基本流程是“高层讨论制定-各团队落实-每周跟进进展-期中评估-期末考评复盘-新一轮OKR”。

综上,OKR是一个管理工具,目的是帮助企业把内部力量集中到一点进行突破,并配套一系列的方法、流程和制度来激励和保证大家持续朝这个目标努力,通过一个又一个核心目标的实现,促进企业向着自己的愿景不断前进。

非常认同OKR的思想,期待将来能在工作中使用这个工具提升工作效果。

PS:这里面看到的一个最醍醐灌顶的案例是《OKR工作法》中提到的英特尔的案例:

“以前,在英特尔遇到一些不好定夺的决策,很多人都会提起这个故事。20世纪80年代,日本抢夺了整个存储器的市场,英特尔因此损失了很多钱,内部的争论不计其数,但对于英特尔到底应该怎么办一直没有定论,这可是直面生死的争论啊。有一天安迪·格鲁夫和戈登·摩尔商议此事,格鲁夫问摩尔:‘如果我们被解雇了,董事会会重新找一个首席执行官,你觉得他会怎么做?’摩尔毫不犹豫地回答:‘他会让我们放弃存储器。’格鲁夫对这个简短而明确的答案还是有些吃惊,于是继续问:‘那我们俩何不一起先走出这个门,然后再进来,就按照你说的那样做?’”

“后面的故事你们都知道了,这个决定让英特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那以后,英特尔内部遇到不好做的决策,都会用‘换个首席执行官’的思路去想办法。可见,没有过往经历和个人情绪的影响,可能更容易做出正确的决定。”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265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学弈》有感500字

    俗话说得好:观棋不言真君子!我们学了一篇文言文,叫《学弈》。 在时,我在放的第一天就去书城了,我恰好看到了这本书,于是就把它买了下来,但是……我的“懒毛病”还没有好,虽然买了这本书…

    读后感 2022年5月27日
    142
  • 家春秋读后感500字

    【第1篇】 《家》《春》《秋》是巴金写的激流三部曲,讲述了时代激流中一个大家族走向衰落的一幅生活图景。 书中对我印象比较深的人物有:实事求是、无所畏惧的高觉民;性格刚烈的丫鬟鸣凤;…

    读后感 2022年7月16日
    103
  • 《珍贵的礼物》读后感400字

    读了《珍贵的礼物》这篇文章,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游子那份故土难离的感情。作者的外婆从很远的法国巴黎来看望她和,还带了许多的礼物给作者和院子里的小。当他外婆要走时,作者和院子里的小都绞尽…

    读后感 2022年6月30日
    217
  •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400字

    ,我阅读了一本世界科幻名著―《海底两万里》。这本书语言生动有趣、幽默,让我爱不释手。 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螺”号的船长尼摩,我个人看来,他是一个怪人。还有教授阿龙纳和教授…

    读后感 2022年7月9日
    111
  • 外号像颗怪味豆读后感400字

    期间,我读了很多课外书,也从中明白了不少道理。不过,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阳光伍美珍写的《外号像颗怪味豆》啦!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有感触。在里,之间都爱起外号。当然,这不过只…

    读后感 2022年6月15日
    135
  • 关于《我在碧桂园的1000天》读后感

    关于《我在碧桂园的1000天》读后感 《我在碧桂园的1000天》刚大体翻阅了一下,细节爆露挺多的。怪不得杨老板要买断不让流出来。目前这版估计吴总都尽量含蓄委婉了,看中信出版的声明是…

    读后感 2023年2月7日
    3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