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_900字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900字

某一个时代,去多存一在思想上的扼杀是悲哀,然而有一种他们仍乐此不疲。诚实的变滑头只是为了自保,还有一种大概是变沉默。

某一个时期,推崇一门学科或者观点到过度放大了它的意义和作用变成了“超级”“至高”的代言词,可能过犹不及或者矫枉过正。

有的人总不忘主动捐献,有的人想要沉默却被迫强征。

有的人喜欢大张旗鼓高调行事,实现的远比叫喊的少太多;

有些人闷不做声把事情做成,有目的有计划有执行。

有智慧的人沉默也是一种优秀品质,沉默不是因为没有思考而恰巧相反,限制和违心让人对话语充满了反面抵抗情绪,变成了沉默的大多数。

持续的思想空无、坐看时间流逝,是一种可怕的衰老;

思维的乐趣,有逻辑、科学、智慧、创造,有参差百态。

既要能独立地认识自己的真实渴望并为之付出努力,也要能不干涉他人的诉求又不随波逐流,但正如作者所言“社会它还是个起哄的场所”而且“东方社会里的人更爱起哄”。

所以执着地追求,纯粹地热爱,逆流地坚持,而不是仅仅为能有某之用之用。

所以羡慕小波这种“既不羡慕电影的镜头,也不羡慕比尔盖茨的紧身衣”的写小说的坚持与爱。

科学和艺术 伦理和真理 孰轻孰重

对现实世界的讽刺中是小波的乐观与积极

一个能明辨是非又爱参差百态的他

幽默地解析 深刻地嘲讽 明白的脑子 有趣的灵魂

于是穿越时间 直抵几代人的心

“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为此也要去论是非,否则道理不给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让你遇到。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所以就有了这本书——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数。”

“我从小就想写小说,最后在将近四十岁时,终于开始写作——我做这件事,纯粹是因为,这是我爱的事业。是我要做,不是我必须做——这是一种本质的区别。我个人以为,做爱做的事才是“有”,做自己也不知为什么要做的事则是“无”。因为这个缘故,我的生活看似平淡,但也不能说是“无”。”

“我这一生绝不会向虚无投降。我会一直战斗到死。”

“我还不算太笨,还能干好多事情。”

“不知归路,宁愿一世无悔追逐。”

20190603-0622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265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摆渡人(精装插图纪念版)」读书笔记2500字(2)篇

    作者:克莱儿·麦克福尔 单亲女孩迪伦,15岁的世界一片狼藉:与母亲总是无话可说,在学校里经常受到同学的捉弄,唯一谈得来的好友也因为转学离开了。这一切都让迪伦感到无比痛苦。她决定去看…

    2022年9月4日
    74
  • 《一起去看萤火虫》读后感800字

    未来――读《一起去看萤火虫》有感 清晨,当我翻开带着墨香的《一起去看萤火虫》这本书时,竟被书中精彩的情节深深的吸引,书中想考上自己理想中学的主角儿――卫嘉勉,因为担心别人比自己先交…

    读后感 2022年6月27日
    108
  • 《阳光校园我的好伙伴》读后感800字

     灿烂的太阳照耀着大地,照耀在朝气蓬勃的学生身上,在阳光美丽的间,无不处处都洋溢着满满的正能量,从一个个小小的举动中体现美好的品质。《阳光我的好》这本书使我印象深刻,它通…

    读后感 2022年7月23日
    79
  • 《理想的风筝》读后感500字

    【第1篇】 在《理想的风筝》中,作者苏叔阳以《理想的风筝》为题,不仅以题思人,以刘放起一只风筝比作了刘以孜孜不倦的教学态度说飞了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也借此寄寓了他对刘老师的怀念,…

    读后感 2022年7月3日
    82
  •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读后感_1300字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读后感1300字 看这本书是因为朋友的一句我的爱情要么就要像钱钟书和杨绛一样的纯粹,是心灵上的相通,否则,宁缺毋滥,一个人挺好,我立时傻了…

    读后感 2022年9月9日
    114
  • 蔡崇达《皮囊》读书笔记及读后感

    蔡崇达《皮囊》读书笔记及读后感 在看《皮囊》,蔡崇达的书,还有一小半没看完,打算留给今天晚上的我。 很困,不过答应了3月5日的我,要把那天的更新补上。想想这个时候你大概还没睡,心里…

    读后感 2023年2月7日
    3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