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沟通模式》读后感1000字
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到现在看完它,真的可以用获益匪浅形容,墙裂推荐~其实自己平素就对心理学方面的一些知识感兴趣,一方面可能与职业敏感度及需求有关,医患之间的心理角力到交流沟通,很重要,就像那句老话,总是去安慰、时常去帮助、偶尔会治愈,如果有一个良好的医患沟通和配合,真是幸事;另一方面则与自己的一些经历和不良的情绪体验有关,属于那种天生对情绪敏感的性格,容易自添烦恼,所以也想要通过相关方面的学习和自省,来调整和反思自己,同时也希望能帮助到别人,助人者自助。读完整本书,目前印象最深刻的是遇到交流沟通以及其他情绪心理的困境时,首先要记得学会“自省”、反思和面对真实的自己的想法(当然这甚至有可能需要朋友及专业人士的帮助),保持对各种表象背后的真实的心理和情绪的觉醒,其次要学会表达,坦诚的表达出真实的自己,像书中提到的自觉而不对抗、愉悦而不焦虑,多处在“自由型儿童”和“成人”的状态中,在意识到困境背后的问题后,还要积极的去面对、去行动,很多所谓的“过不去的坎儿”也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此外,注意调整在沟通游戏中自己的心理状态,觉察他人的心理状态,识别沟通的不同模式,争取走出一些死循环。以上算是看了本书的一部分读后感吧,也算不上读书笔记。关于本书,理论脱胎于人际沟通分析学(TA),提出了人际沟通和交流其实是一个类似于“游戏”的过程,并且将当事人的心理状态简洁明了的分为“成人”、“父母”、“儿童”三种状态,常见有“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是的、但是,我好、你也好”四种“游戏”心理状态及模式,还提到“阳奉阴违”的模式等,重要是每种沟通的心理状态和模式都配了大量非常接地气儿的实例,光是从实例内容就能看出本书的编纂者是认真的出书而且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经验和积累这样的“心血”,更需要称赞的是通过这样的编排,从“理论”到“方法论”整个过程是齐备的,实操性很强,以至于我在读书的过程中已经开始尝试进行这样的“沟通游戏”,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回到理论,希望能有更多收获与学习。具体内容也就不再赘述,还是自己好好读书更有收获,“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愿每个人都能在书中接受与化解自己的苟且,找到自己的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