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新版):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2000字(2)篇

作者:尤瓦尔·赫拉利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是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的一部重磅作品。从十万年前有生命迹象开始到21世纪资本、科技交织的人类发展史。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个人种,为何今天却只剩下了我们自己?我们曾经只是非洲角落一个毫不起眼的族群,对地球上生态的影响力和萤火虫、猩猩或者水母相差无几。为何我们能登上生物链的顶端,最终成为地球的主宰?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科学革命,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我们过得更加快乐吗?我们知道金钱和宗教从何而来,为何产生吗?人类创建的帝国为何一个个衰亡又兴起?为什么地球上几乎每一个社会都有男尊女卑的观念?为何一神教成为为广泛接受的宗教?科学和资本主义如何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信条?理清影响人类发展的重大脉络,挖掘人类文化、宗教、法律、国家、信贷等产生的根源。这是一部宏大的人类简史,更见微知著、以小写大,让人类重新审视自己。

「人类简史(新版):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历史的车轮总是不断的从革命中碾压前行,我们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学革命到工业革命完成了巨轮长达几百万年运转。作者认为所有的宗教、信仰、国家、政治、文化、金钱、民族都是在人类一大巨大的想象棋盘之下。历史的发展在现如今看起来是一种必然的产物,不管是形成的文字、文化、帝国、宗教、资本主义以及现如今变化成为独立的个体而弱化群体和家庭观念等等,但在历史的涓涓细流中却是有种无数的分叉道路,每一条支流都可能会改变历史的走向,到底历史是必然还是偶然,将来又会去向何方?

作者想当然的认为农业革命的人民活的比采集文明更加的悲惨,,吃着种类单一的食物,日夜劳作营养不良还要饱受着饥荒灾难无力搬迁之苦。然而却不想像采集文明每天需要警惕着野兽的袭击,恶劣的环境,疾病的蔓延,亲人的抛弃,甚至会杀死无劳作能力的同类,丢弃新生的婴儿等等,到底我们是更进一步走向文明还是退回一步使自己禁锢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苦循环中。

关于宗教,深深沉浸于新教徒和天主教徒因着对耶稣爱的本质不同而引发的屠杀,古罗马统治前三个世纪仅迫害的基督徒人数只有几千人,但这场屠杀并达到了一万人。在接下的1500年里,虽然耶稣主张爱与怜悯,但仅仅因为对信仰的诠释有所不同,自相残杀死亡的人数就达到了数百万。

其中最恶名昭彰的,就是在16、17世纪间席卷欧洲的天主教与新教徒之战。所有这些人都相信基督的神性,也相信他关于爱和怜悯的福音,只是对于“爱”的本质意见不合。新教徒认为,神如此爱着世人,所以让自己化为肉体,容许自己受到折磨、钉死在十字架上,从而赎了原罪,并对那些信他的人打开了天堂的大门。而天主教徒认为,虽然信仰是必要的,但光这样还不够。要进入天国,信徒还必须参加教堂礼拜,而且要多行善事。这点让新教徒无法接受,认为这样形同交易,对于神的爱和伟大是种贬抑。如果进不进天堂必须取决于自己的善行,岂不是放大了自己的重要性,而且暗示基督在十字架上为人类受的苦以及神对人类的爱都还不够?

作者以想象的方式可以说是推翻了现如今世界上所非原有非物质的所有东西,如果所有人都能够接受这种观点,那我们所生存的国家民族,所关爱的家庭亲情,所有的物质财富,所信仰的宗教文化,都将变的一文不值。这从来都不是我们内心所渴望的,我们所拥有的情感、快乐、幸福,哪怕是悲伤、恐惧、绝望都是真实存在的事物。我们虽然还无法找寻到生命真正的意义,但还是会竭尽全力的前进探索去追求美好的生活。我们如沧海一粟,在巨大的浪潮中只求发挥自身余热,从不刻意改变世界去留下浓厚的一笔。

最后,人类的欲望无穷,如果有一天你变为上帝,希望你是一位怜悯宽容慈爱的造物主,构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人类简史(新版):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2000字 第(2)篇

一切苦难并非来自噩运、社会不公或是神祇的任性,而是出于每个人自己心中的思想模式。——《人类简史》

睿文批注:切换另一种表达方式:思想决定人生,性格决定命运!

鸟类会飞就是因为它们有翅膀,可不是因为有什么“飞的权利”。——《人类简史》

睿文批注:如果一个人思想长了翅膀,他的灵魂就在云端上。

历史从无正义。——《人类简史》

睿文批注:所谓的历史,就是后来人将一个小姑娘打扮得很漂亮而已!隋炀帝之所以不“漂亮”,是因为打扮他的人是李世民。

人类语言真正最独特的功能,在于能够传达关于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信息。——《人类简史》

睿文批注:[英]西蒙•蒙蒂菲奥里《耶路撒冷三千年》曾有过这样一段精彩的金句:如果没有虚构的故事,耶路撒冷将一无所有。

就算是在宗教上水火不容的基督徒和穆斯林,也可以在金钱制度上达成同样的信仰。原因就在于宗教信仰的重点是自己相信,但金钱信仰的重点是别人相信。——《人类简史》

睿文批注:从欧洲中世纪神权与皇权的较量中就可以看出金钱的本质,无论是休谟的《英国史》还是丹·琼斯《金雀花王朝》都可窥一斑。

痛苦来自欲望;要从痛苦中解脱,就要放下欲望;而要放下欲望,就必须训练心智,体验事物的本质。——《人类简史》

睿文批注:红尘之中,熙来攘往,营营苟苟者皆为名利,何以能放下?不目“五色”,不闻“五音”,不尝“五味”,以梅妻鹤子之心,寡欲存世,或可心智不乱。

人类几乎从出生到死亡都被种种虚构的故事和概念围绕,让他们以特定的方式思考,以特定的标准行事。——《人类简史》

睿文批注:古今中外,大凡揭竿而起者,必欲描摹一蓝图,如望梅止渴,画饼充饥。如黄巢者,李自成者,洪秀全者,十字军东征者,莫不如是。

人类几乎从出生到死亡都被种种虚构的故事和概念围绕,让他们以特定的方式思考,以特定的标准行事。——《人类简史》

睿文批注:这就是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所要表达的核心要旨,个人理想,企业愿景,国家蓝图,宗教终极是人类生存的不同维度,但却是人类生存的原动力。

亚当•斯密明确提出:人类全体财富的基础,就在于希望增加个人利润的自私心理。这一点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革命性的概念,而且还不只是从经济的角度,也包括道德和政治的角度。他其实告诉我们:贪婪是好的,而且我们让自己过得好的时候,不只是自己得利,还能让他人受益。“利己”就是“利他”。——《人类简史》

睿文批注:很显然尤瓦尔·赫拉利掌握了亚当.斯密两部作品的精髓。《国富论》核心思想是“利己”,而《道德情操论》则是“利他”。而“利己”是兽性,“利他”是神性,只有将“兽性”与“神性”交媾,才能产生“人性”。

(冰冻时间的漂移)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272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400字

    我读完这本《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时,里面有一篇叫“阿豺论折箭”的寓言令我难忘,里面讲了“吐谷浑国”的国王阿豺让他的二十个儿子每人拿一支箭来,这时,阿豺的同胞慕利延走了过来。阿豺让慕利…

    读后感 2022年7月29日
    125
  •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读后感_2300字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读后感2300字 是一本1⃣️ 随便打开读几页都能有收获的书;2⃣️ 值得买纸质版并且常常翻阅的书。一个优秀的人背后一定有一个不平凡的家庭。曾家人才辈出,严…

    读后感 2022年9月6日
    71
  • 《蓝熊船长的十三条半命》读后感200字

    【第1篇】 最近,我读了一本有趣的书:《蓝熊船长的十三条半命》。  小说主人公是一只来历不明的蓝熊,历尽艰辛,穿越一个童话般的王国――查莫宁。在那里,每一个冒险都要自力更…

    读后感 2022年7月26日
    105
  •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读书笔记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读书笔记 在抗日战争的一次战斗中,八路军救出了两个日本小姑娘,大的不过五六岁,小的不满周岁,又受了伤。聂将军知道后,细心地照料两个日本孤女,给她们找 吃的、…

    读后感 2022年6月19日
    91
  • 乌丢丢的奇遇读后感400字五年级

    金波写的《乌丢丢的奇遇》这本书我在时就看过了,到现在我已经看了很多遍了,真的是百看不厌,耐人寻味。 《乌丢丢的奇遇》描述的是一个优美而又伤感的童话故事:乌丢丢是布袋爷爷的小木偶丢失…

    读后感 2022年5月31日
    125
  • 《安慰剂效应》读后感_800字

    《安慰剂效应》读后感800字 兼听则明。这谈不上是一本严肃读物,也谈不上科普书籍,里面很多观点其实带主观臆断成分。但是,不管你是浸淫多年科学的理性思维人士,还是中医的追随者,甚至是…

    读后感 2022年9月2日
    12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