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读后感2000字(2)篇

作者:东野圭吾

《白夜行》后东野圭吾对当代社会与家庭严厉的拷问,挑战人伦道德底线的突破之作! 从小说到同名电影,均在日本引起轰动。就算尸体不见了,我们的灵魂也无法离开这湖畔!为了孩子的入学考试,四个家庭来到湖边别墅进行考前集训。丈夫的情人尾随而至,却在深夜遇害。妻子坦白:“是我杀的。”丈夫打算报警处理,但邻居们竭力帮助妻子隐瞒罪行,在众人的劝说下丈夫终于加入了毁尸灭迹的行列,然而冷静下来他才意识到这一切非常不合情理。当真相被揭开之时,他却已无法挣脱……

「湖畔」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湖畔》基本上是一部讨论家庭的小说,当然在其中东野圭吾批判力道之深,前所少见。在表面平静的四个小家庭间,由于孩子都要考私立初中而一起补习,所以聚居在一起,然而表面上的和乐底下却暗潮汹涌,而为了孩子,父母也一再牺牲自己,甚至逾越道德的底线。这是日本社会的一个扭曲景象,在高中入学比例超过九成的日本,家长为了让孩子将来能顺利进入更好的高中、大学,从小安排孩子接受精英般的培育,努力考进私立初中。为此,母亲们献出自己的身体,以换取校方人员泄题的机会,丈夫们却毫不在乎,其间的荒谬与冷漠,一再令读者瞠目结舌。这样的夫妻关系,似乎是日本社会的普遍问题,在野泽尚的推理日剧《东京夜未眠》及另一出台湾地区也播过的《情生情尽》(又译:为爱而活)中,剧中的妻子都意识到,当她们的身份转变成“母亲”之后,她们与丈夫之间的联系已经不是爱情,而是孩子了。家庭的组成维系在“父亲、孩子”及“母亲、孩子”的单向关系上,而非三人网络。难怪《东京夜未眠》里,数个家庭远离东京,希望在新社区建立理想的家园,实则也是因为想要重建逐渐破败的家庭关系。东野圭吾犀利地点出,就算是彼此冷漠以待的夫妻,一旦遇到孩子遭逢危险,也能携手合作。因为那是至亲之情,是人类世界中最具垄断性的情感。虽然人可以在不同的对象身上找到爱情、友情,但亲情,它的对象却是限定的,唯独只能在那独一无二的对象身上。这观念只隐藏在我们内心,所以我们很快地可以接受,美菜子终究会为了孩子跨越那道德的底线,奉献自己,而俊介不是亲生父亲,所以他不会为章太牺牲。在感性上或许我们可以同情、可以理解,然而在社会道德的层面,这还是触动了那不能始终存在着的底线。或许为了增加批判的力度,东野圭吾安排了这些父母举行嗑药派对,搞婚外情,甚至藤间和关谷两人的妻子,相互在对方丈夫身上寻找感情的慰藉与支持。这些挑战人伦道德底线的安排,一方面呈现了日本现在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也凸显了他们在父母的身份之外,保有自我欲望与面对压力的方式。小说的最后,他们又恢复了父母的身份,俊介开始他真正的父亲人生。东野圭吾没有给我们一个确定的答案,到底是谁发动了这次杀人?但因为亲情的垄断性,所以我们可以隐约体会到,东野圭吾意在言外的暗示,引导我们去发现章太犯罪的可能动机,那纯洁的原因,因为他要夺回唯一的父亲,唯一对象的爱。不论是守护父母之爱的单纯原因,还是在升学主义的压力下,孩子恶意的反扑,换来的代价都是父母亲必须为孩子背上一辈子的罪。但换个角度来想,不顾孩子的想法,以为是为他们好,独断地为了孩子出卖肉体、金钱,逾越道德的底线去交换光明的前途,不也是让孩子无形中背负了他们所不知情的原罪吗?而这是隐藏在表面动机之下,值得我们一再去追问的问题。

最后的点评很好,真正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某些腐败现象,文章简短而深刻,让人有一种想一口气读完的感觉,这确实是一本很值得阅读的书。。

「湖畔」读后感2000字 第(2)篇

好的小说,读完,只需一个字的评价——酣畅淋漓。

东野圭吾在此重在营造的氛围是一个人为什么会死,所接触的生存背景。每个人因性格特点而想维护和得到的是什么。减弱的是对杀人手法的过分关注,看到最后,东野对于杀人手法往往是最意料之外也情理之中的处理。小学生,对不是亲生父亲的情人有多恨之入骨,才可使其用石块将成年人击毙。也反映出儿童内心对家庭完美的渴望,恰恰也折射出当代社会,夫妻关系的悲哀。文中一开始提到几组家庭成人的微妙便让我想到了“换妻”一词。

夫妻之间以结婚证书维持着徒有虚名的婚姻关系,或因孩子,或因婚姻财产分割问题…名存实亡,各自寻找理想的婚外情对象,或是两组或以上的夫妻进行交换肉体。这种现象足以让人心生怜悯,怜悯成人世界的虚无,脆弱。在此,我不想使用肮脏一词。

与其说文中大家一致想维护的是孩子们的前途,不如说也更在意警察介入而对自我私生活的探查,从而造受社会舆论的谋杀。

反而,让人怜惜的是章太,一个小学生。

他只是想用自己能做的努力,单纯的维护父母的关系,得到完满的家庭和睦。从大人的角度来看,小孩有时未免太过残酷,冷静。其实这也是出自于小孩的单纯的对立面。小孩对社会法则的陌生感促使他们以动物性的逻辑去击杀对自我生存有威胁的物种。因此,所考虑的动机很单纯,所持有的方式也是简洁迅速准确。

我个人极为痛斥文中所陈述的家庭关系方式。

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死去,所经历的人生每一个环节都是新鲜未知的。自始至终只是自我角色的不断递增,孩子,朋友,学生,父亲或母亲,职员,爷爷或奶奶,外公或外婆等等社会关系下所衍生的角色关系。也因为角色的不断递增让人容易在一些关系里迷失。

然而,应该清楚了解的是在所有角色中,“自我”这个概念的重要性。

人之所以自以为是的就是太过自以为是,总想以自己生活中所积累的所谓的准则去干涉对方的成长。不论什么年龄阶段,都不应该放弃对“自我”的修炼,因为你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你人生中前所未有的那一步。每个人都如同悬崖走钢丝,摸石头过河。比如,在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中,只能说父母尽力而为的为孩子的生活提供适宜的场所。在遇到问题时合理的提出经验建议。而并非是现实中常用的以自我准则为模板的说教式批评。

每个人对事件的判断有其自我的天生敏锐。与其一味的以自我认为合理的方式去强迫对方,不如以商议来选择问题的解铃之处。

当然,这个观点适合绝大多数问题的处理。对于很小一部分的顽劣之徒,另当别论。

自我成长的道路时刻摆在每一个人面前,所谓的关心则乱是真的会成为阻碍。面对问题很单纯的去思考,有时才是解决的最好办法。

总之,很喜欢这部小说。

以上,拙见。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275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不老泉》有感700字

    永恒的生命是一种幸运,还是一个诅咒?也许,生命之轮只有完整才是完美。 ――题记  合上了不老泉这本书,我突然有了上面的感慨,生命只要好不要长,不是吗?让我们翻开这本书,走…

    读后感 2022年7月15日
    285
  • 暑假一本好书推荐《朝花夕拾》

    这个我看了一本书―《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的作者是鲁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 、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

    读后感 2022年5月31日
    368
  • 《红豺》读后感1000字

    夕日照耀红云——《红豺》读后感1000字: 在自然界中,狼与豺是不折不扣的死对头,它们相互为敌,并且它们会随时向对方展开疯狂攻击乃至痛下杀手。这种情形会永远如此吗?两个兽类的天敌有…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35
  • 《有鸽子的夏天》读后感550字

    热爱的力量 ――读“有鸽子的”有感 童年人人都有,很多大人成年之后,心中也挂念着自己那普通却又独一无二的童年,于是他们就用笔墨记录下那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今天我有幸读了《有鸽子的夏…

    读后感 2022年6月17日
    333
  • 小兵张嘎的读后感300字

    【第1篇】 我怀着好奇心看完了《小兵张嘎》这本书后,我的心就像的波浪久久不能平静。我被主人公嘎子哥那热爱祖国,不屈不饶的精神所感动。我对他充满了敬佩。 看完这本书后,我思绪万千,嘎…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280
  • 《大观园》观后感600字

    大观园位于上海市青浦淀山湖畔,距市中心65公里。大观园是按照《红楼梦》中的描述而建造的古典园林。有“怡红院”、“潇湘馆”、“大观楼”、“衡芜院”、“体仁沐德”、“稻香村”、“梨香院…

    读后感 2022年7月25日
    40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