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意识到孩子也在注视着自己时,那一瞬间,便懂得了什么是如父如子。至今为止都过着一帆风顺的人生的野野宮良多,是大型建筑公司里的精英社员。他和妻子绿结婚多年,感情十分要好,两人共同养育着聪明乖巧的儿子庆多。本以为平静生活将一直持续的三人没有想到的是,一通来自庆多出生医院的电话将这个小家庭卷到了风口浪尖。面对命中注定的血缘与日夜相伴的亲情,良多骄傲又脆弱的内心摇摆不定。两个家庭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前。分分秒秒,经年累月积淀下来的父子亲情,早已超越了血缘的羁绊。
「如父如子」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这是我看的是知裕和的第一本书。细腻的讲述手法,润物细无声似的直击人心,真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他没有刻意煽情地将镜头聚焦在因抱错孩子而引发的悲伤及情感折磨上,相反,他瞄准无数生活化的场景细节——聊天、吃饭、睡觉、玩耍、聚会……一笔一画地细细勾勒,不动声色地为每个身在其中的人们积蓄着各自的情感与情绪,记录他们的怀疑、挣扎、思索、成长与醒悟。
庆多这个只有六岁却能成熟的察言观色,揣度父亲心理看他脸色行事的样子,真的心疼极了!爸爸妈妈吵架冷战的时候,晚上睡觉躺在床上他会一手拉着妈妈一手拉着爸爸,让他们双手合在一起,并说要相亲相爱。即使被交换到雄大家,他为为了爸爸良多能高兴点,强忍着害怕和恐惧,对自己不停的说这是执行任务,爸爸交给的成长的任务。这只是一个人6岁的孩子吖,那么懂事体贴的庆多,那么真心爱着爸爸妈妈的庆多,那么努力往爸爸希望的方向前进而渴求得到爸爸肯定的庆多。那么可怜的庆多,那么小的庆多。
“有些工作只有我才能做”。当良多充满优越感地对雄大解释自己没时间陪伴孩子的原因时说。而雄大微笑着反问:“为人父也是非你不可的工作,不是吗?”表面上看,这是生活在两个不同阶层的人之间的互怼。但其实,它又是两位父亲以爱为棋子的一次对弈。雄大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足以令良多溃不成军。他一直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而骄傲:英俊帅气、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然而在这个出身卑微、外貌平庸的电器店老板雄大面前,他的自卑与烦躁都无处遁形。他第一次意识到,在他人眼中,自己不过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他伟大的事业、自以为是的骄傲、自信又笃定的一切,都只是华而不实的装饰。他在妻子失望的眼神里同样洞悉了这个秘而不宣的真相,这令他充满挫败感,曾经自信的一切轰然倒塌,甚至开始对自己产生怀疑:在雄大面前,不能陪儿子露营放风筝的自己,不愿陪儿子洗澡的自己,连玩具都修不好的自己,又有何骄傲的资本呢?
回忆庆多,脑海里都是温柔的往事;而面对充满敌意又叛逆拧巴的琉晴,他又深感无力。这多像生活本身,像我们终其一生都无法挣脱的那种魔咒:拥有的不懂珍惜,期待的却无法驾驭。
如果说庆多的到来是个错误,那他在这份错误里所收获的成长早已远远超出错误本身。并不是每个父亲都明白“父亲”二字所承载的含义。成长不只意味着变得强大或优秀,也要学会道歉与和解。不仅仅是与世界或他人的和解,比这更重要的,是与自我的和解。说到底,血缘关系所带来的亲情,不过是一种生物意义上的本能,而朝夕相处所积淀的情感,才是超越一切的温暖羁绊。
「如父如子」读后感2000字 第(2)篇
是一本非常温暖的书。如父如子,看到最后才明白标题的名字,一个人是父亲,也是孩子。
刚开始的时候很平淡,不痛不痒拖拉了好久才看下去。很多日本的故事是要给予一段时间代入后感受的。在看书的过程中脑海里一直有书封面那张画,整个故事的我色调也是这样,浅浅的,墨色一样的一团绿色。主人公也很巧叫绿,不知道为什么,是枝裕和这个名字看起来也就是这样浅浅的,一团和气的样子。这本书就像一个有阳光的午后,不那么热,有微风的,空气里有水汽的,阳光也不那么强烈,但是暖暖的——一个适合回忆的下午。这样的下午里,一个青墨色的小茶杯里圈圈绕绕地冒起一些烟,这个故事就像电影和回忆一样,投映在这茶雾里,缓缓的,淡淡的。
人物和背景设定有很多老套的地方,但故事本身是很新的——如果你抚养了六年的孩子不是亲生的,要不要换回来?如果两个家庭有比较大的差异,如何面对这六年时间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文末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换作是你,你又会怎么做?
我也没有想到,看到后来我会哭。很多细节描写非常细腻动人,比如黑夜里听到父母对话的庆多睁大眼睛躺在床上不敢动;比如由佳里的戳肚子安慰法;比如相机里小小的庆多眼里的爸爸;比如良多在道歉的时候明明有那么多可以说,却独独提到“对不起,我弄丢了你的玫瑰花”;比如信子接到电话后,时隔七年还是只要一句“以前”就已心知肚明;还有樱花大道的尽头停下,第一次想要表达语言无法表达的融化世界的拥抱。故事里也有很多矛盾和非常典型的刻意安排的矛盾冲突——两个家庭在财富和修养上的不同,但和孩子的亲密关系上却有反向的对比;良多和原生家庭父亲继母的关系,和自己在自己家庭中对待“继子”和“自己孩子”的关系巧妙地呼应和改变。工作上的失意带来生活重心上的调整。自己变成了自己讨厌的父亲的样子、如今令自己头疼的反叛却讽刺得正是从前希望庆多能有的主见、以前自己对继母被打时的“与我无关”和与仇人护士的板栗头儿子“她是我妈”勇敢保护继母的碰撞、工作上坚强和生活上严于律己其实内心却很脆弱,多年来的心墙也慢慢…从书名《如父如子》到书中着墨力度,我认为这本书的主人公是良多,他身上有太多矛盾,从固有的那些坚持和冷漠被打破到变向温情,从婚姻被突如其来的换子事件激化矛盾而破碎到重筑…大孩子也长大了,没有人会在扮演一个父亲角色的学校里毕业。
看完以后我就跑去跟妮妮说周末陪她去看她想看好久的电影,给爸妈打电话,想对身边重要的人更好一点,他们值得。一个让我这样做并感到幸福的书,该是本不错的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