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读后感2000字(2)篇

作者:柴静

柴静十年成长的个人告白,中国社会变迁的备忘。央视知性美女主持柴静首度出书,讲述十年央视生涯。从对新闻一无所知的新人,尝遍失败、迷茫、摔打的滋味,到如今成为央视最受欢迎的女记者和主持人,柴静从未停止反思和追问,柴静说:“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 《看见》告诉你柴静何以成为柴静,她经历过什么,思考着什么,又记下了什么。

「看见」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这本书记录了柴静从事新闻工作一路上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她一直不断学习,不断反思自己,从而获得自我真正的成长。但在她的成长也正是由于她对这个社会上一些热点问题的深入剖析和思考中所体现出来的。

这本书中写到了非典事件、双城事件、家暴事件、汶川大地震、同性恋事件、华南虎事件、药家鑫事件、还有对卢安克的采访等。这都让我们更加的关注这个社会,更加的去反思这个社会以及更加深入的去思考自己的行为以及自己对这个社会和对他人能给予什么东西。自己活得是否有意义?自己又到底学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呢?

通过这些故事,我发现以前的自己一直都是一个十分自私的人,我总是会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从不会去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事情,而且看不惯别人的事情就一定要说出来,而现在的我懂得了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之分,只有好事和坏事。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做了坏事而完全否定这个人好的一面,我们应该学会宽容,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而宽容的基础就是理解。从此我要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放下自己偶尔的偏执,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在看这个社会,我们常会说的是道德和法律这两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心中树立一种道德观念,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你应该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能一味地只是用法律的条条框框而去作为自己做事的唯一标准,认为只要不触碰到法律的事情就可以做,你应该在你自己的心中承担你自己应该承担的一份责任,在做的每件事你既要对你自己负责也要对他人负责,与此同时你也要真诚待人,真心待事,你要向善,但千万不要伪善。

还有书中陈虹对柴静说的一句话:‘不要因为走的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要出发。不管你处于什么样的高度,你拥有的是什么样的平台,你从事的什么样的领域,也不管你上什到什么样的位置,你都应该在心中时刻提醒自己当时你出发的目地是什么,你的目标是什么,这样你才不会迷失自己,才能一直坚持自我,不受其他外界的影响,这样的你才会越走越远,而不会中途堕落,总之就是一句话,路途遥远,不忘初心。

最后我还想谈一点就是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这段话的看法。现实生活中,人是很难有自知之明的。这不光因为”身在此山中“,难识”庐山真面目“,更因为人们的自卑和自以为是。因为这些,人们常常缺乏同自己对话。即缺乏对自己的审察、发现、怀疑、反省、忏悔的能力。因而常常会被自己蒙蔽,糊里糊涂地损人又误己。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我反省,认清自己的自身的局限性,不断的去反省自己,虽然人不能改变自己已经形成的惰性,但你可以尽可能的完善自己。认识自己的蒙昧,就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拥有积极的信仰的关键一步。

这本书里面有很多深刻的道理让人耐人寻味,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有思想力的人交谈,也许我的人生也可能就是从一本书而开始转变的,书籍真的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呀!

「看见」读后感2000字 第(2)篇

作为孤陋寡闻的井底蛙,有幸在微读里读到了倪萍的《姥姥语录》。文中能直击人心的朴实大白话太多,就不一一输出了。对于一点,倪萍在书中写到,为了不让姥姥闲着,就“骗”她整理报纸、剥瓜子壳、收旧衣服,每月给姥姥发工资……这种良苦用心的思想与行为是一般的人没有的,她并不是只认为让姥姥吃好住好就是孝顺,而是,让姥姥觉得自己有价值。价值,人活着不仅是想得到被尊重与认可吧,自然还有自我价值感。我觉得价值感也是支撑人身心的重要“一口气”。

读到了白岩松的《白说》、《痛并快乐着》和《幸福了吗》。对于养成阅读习惯的人,内心总是会对自己有要求。对于学习,相当重要的一点是去喜欢你不喜欢的,适应你不适应的,打开自己,试着体会和接纳那些不同的声音。如同读书,不要因为一本书的主题或表达方式很陌生就去厌恶它。对于幸福,我觉得它应该是心灵深处微妙的感受,是一个人真真切切的感受。不是吗,幸福只是靠你自己来感觉,感觉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点点幸福,人们号称最幸福的岁月往往好多是物质上最痛苦的,心灵上是最纯静的岁月,所以,回忆起来才非常美好。亦如:快乐,人人之所求;痛苦,人人之所惧。然而就像光和影一样,苦与乐总是如影相随。

读到了朱迅的《阿迅》。都说看到了一位无数伤口处长出了翅膀的女子,我亦是,强烈的感受到的不仅是她幽默阳光的美,还有其背后强大的隐忍与坚韧!她说:“我把自己出国回国的心路历程和盘托出,希望能在某个无助的夜陪伴你,鼓励你,握住你冲动的手。”我倒是希望“你”若是偶尔委屈、偶尔抑郁甚至偶尔自暴自弃时可以静心读读这本书。

读到了李咏的《咏远有李》。此书里显现出的是一位起码值得我好好学习的好男人,好丈夫,好爸爸!

读到了崔永元的《有话说》。自己也不知是否掺杂了个人情感在里面,总之我是特别特别喜欢小崔,对于这本书,我更是逐字逐句慢慢品读与反复着读完的。太认可并喜欢他说的:这么多年,实话没有放过我,我也没有放过实话!每个人都是这个时代的倾听者和表达着,“实话”何说不可?最高级的说话,是实话实说。 当所有人愿意教授“术”的时候,小崔更愿意告诉你“除了术,还有道”。“术”是教会我们怎么把一件事情用最快的方式做成。而“道”是让我们知道一件事总会有成和不成的两面,别着急,别焦虑,有方法。 你只需要牢记所有的经验都是分享,心态才是良方,你自有你独一无二的特色,但无论何时千万不要忘了善良。 你,就是你说的话。

读到了柴静的《看见》。本书讲述了小柴在十年的现实生活中所受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在书中,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的同时,引发了我对人性多一些的思考。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291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茶花女有感600字

    【第1篇】 《茶花女》是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的成名作,她开创了通俗剧的先河。使得人们对世俗情感有了一个较深的理解,也使得人们心中的一些世俗偏见有了一定程度的转变。  《茶花…

    读后感 2022年6月15日
    100
  • 从动物到上帝——《人类简史》读书笔记感悟

    从动物到上帝——《人类简史》读书笔记感悟:全书结构逻辑清晰,比较容易读懂与理解,也举了不少生动的例子,好书。 第一部分认知革命: 第一章讲述人类起源,一开始和其他物种没什么区别,但…

    读后感 2023年2月17日
    68
  • 《海洋奇缘》观后感600字

    【第1篇】 在失败中学会勇敢――观《奇缘》有感 前段时间,组织我们观看了一部电影,片名是《海洋奇缘》。 故事发生在2000年前的太平洋岛上,酋长的女儿莫阿娜聪明伶俐,长着一头乌黑亮…

    读后感 2022年7月1日
    298
  • 《写给幸福》读后感1000字

    在那个长得不能再长的下午,站在阳光里翻看那本泛黄的图书。这些平凡朴实的字眼串成一句一句令人感触很深的句子,一个字、一句话、一段心灵语录。它像是一艘巨轮,在人生的长河流下痕迹。我也曾…

    读后感 2022年7月27日
    130
  • 《活着》主要内容简介200字

    《活着》讲述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 小说的叙述者“我”在年轻时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在…

    读后感 2023年2月16日
    22
  • 《火烈马》读后感400字――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读完《火烈马》一书,心里甚是感慨万千。读完一个章节,就想往后读,根本舍不得放下。 一开始,我以为“小强盗”梦魇最后不会有好的下场,“小王子”天火一定会经过一波三折成为马王,弱小的红…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11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