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火的外国文学!全球读者平均3个通宵读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每一个迈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热烈地生长——威尔士的矿工少年、刚失恋的美国法律系大学生、穷困潦倒的俄国兄弟、富有英俊的英格兰伯爵,以及痴情的德国特工……从充满灰尘和危险的煤矿到闪闪发光的皇室宫殿,从代表着权力的走廊到爱恨纠缠的卧室,五个家族迥然不同又纠葛不断的命运逐渐揭晓,波澜壮阔地展现了一个我们自认为了解,但从未如此真切感受过的20世纪。
「巨人的陨落(全集)」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对一本书负责的态度,大概就是写一篇书评了吧。一想到要写书评就害怕,会深深的嫌弃自己的文字,会词不达意,这是对作品作者极大的不敬。但我还是要写啊,我知道,很快,用不了多久我便会忘记书中令人感动的对话,耐人寻思的细节,以及使人震撼的场景。只希望,时间里,能有所进步。
喜欢读小说,各种小说都喜欢。小说会让人轻松,愉悦,会让你拥有一段段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会让你有限的生命感受不同的美好;开始喜欢历史了,曾被动学习的历史。看历史会不停的发问,不听的思考,纠结,呵,纠结,毛燥,啊,毛燥,还是没能找到答案,暗恨自己的无知,鄙视自己的浅薄。老实说,一年以前,都不太愿意接触除开小说的其它书。直至某一天,具体哪天我已不记得。我发现读过的大部分小说,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而我眼里只有故事情节,就这样阉割了作者的本意。猛然发现,历史使人更好的理解一部文学作品,当然还有地理,哲学等。为了看一些小说,竟想重新学习十几年都没能学好的英语,只因不想看见满篇的“哦,我的上帝”。总之,阅读是件美好的事情。
《巨人的陨落》,大概就是一站前后,欧洲几个主要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同权贵,同阶级,同战争做抗争;为爱情,为和平,为理想而奋斗。毫无疑问,工业革命以来欧洲成为世界的主导,是耀眼的巨人。然而盛极必衰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不积极主动做出改变,那么战争会帮助你的。即使杀戮终结,也使得欧洲经济膨胀,政治不稳,社会不安宁,为和平埋下炸弹。先是局部打乱,最终全面洗牌。输赢,从来都由百姓承担,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我过去的生命里,从未思考过如战争,和平之类宏大的主题。以前关于战争接触的都是冰冷的文字与数据,而现在虽然没能思考出石破天惊的问题,但我珍惜现在啊,珍惜现在的宁静与美好啊。
书中展现了大量为各国命运奔走,为不同阶层利益,为人生幸福而做出努力的人。他们不分好人坏人,这个社会从来都没有好人与坏人的分界线。因此,书中的人物更像是人,有情义,有血肉,有爱恨的人。我把他们划分为三类:一类是列夫以及秘密警察一伙人。他们更像普通人,谋求自己的利益,自私,取巧,总会找到能安稳在世的捷径。不懂感恩,狐假虎威,为非作歹,灵魂渐渐堕落,他们能平平安安享受着战后的和平;一类是碧,菲茨赫伯特,俄国皇室,以及各国都有一群头脑不正常的领导人。他们享受国家特权,自私自利,狂妄自大,争功好名,从始至终维护这个特有阶层的利益。在这个混乱的世界里,原有的秩序被打乱,他们在做垂死挣扎,这个阶层是陨落的阶层。还有一类是英雄,为正义为和平为公平的平凡英雄。英国的耶稣比利,艾瑟尔,茉黛,美国的格斯,以及德国的沃尔特。他们深受人民的爱戴,以及读者的喜爱。作为一个见证他们变化的人,何其感慨,他们在那个糟糕的年代里活得个性,活得潇洒。他们是即将登入历史舞台的新星。
书中令人印象深刻有两件事。一件是比利格斯等人出入战场。他们直接奔赴战场,连基本作战知识都没有的。本该严肃的战场,却用了滑稽的文字。如此这般更能体现战争的冷酷无情。
查克一动不动,既没有呼吸,也没了心跳。r
他极力回想着应该怎么办。有人死了的话,应该跟什么人联系呢?尸体总该有人处理,可怎么处理呢?正常情况你得叫殡仪馆的人来。
一件是沃尔特和茉黛的爱情。他们的爱情反应了英德的国际关系。在通讯不发达的年代,不能确认对方是否尚在,是否依然等待对方,一句“你好,沃尔特”就是最美的情话,四年他们过来了。他们共同等待,同等付出,茉黛随沃尔特到了德国,由于家国仇恨,战后的他们一贫如洗,不被接纳。但依然觉得满足,幸福,一切都值得,大概这就是蒲苇如丝,磐石无移的坚贞爱情吧。
看完巨人,不忍看寒冬边缘,因为我知道我的英雄们用血肉为下一代缔造的和平,会被下一代揉碎忘却,战争甚至来得更凶猛。因为巨人,默默将《战争与和平》《丘吉尔回忆录》加入书架。不想看他们理想的终结,但会在另一个故事里持续关注和平的到来。
「巨人的陨落(全集)」读后感2000字 第(2)篇
#巨人的陨落
两个星期前小姨妈一直安利这部小说,婕哥甚至看到后面连下床洗澡都想着看巨人,于是在这样的一股安利气流下,我也开始看啦(^з^)然后上周忙到肝痛只看了一丢丢,这周得空就看了起来[跳绳]真心满满地享受这个看书的过程~
《巨人的陨落》讲的是一战爆发前中后的英美德法俄各种人物的故事,这些人物来自不同国家但又有着各种关系,虚构人物与实际人物并存,有让人愤懑不平的情节,也有让人深受触动的故事,有渣得要命的人,也有忠得感动的人。我很喜欢这部小说的写作风格以及故事串联方式,没开始看的时候还很担心会跟其他写战争的小说一样枯燥无趣,但是从第一章比利他们一家出场开始我就开始改观了,后面都没有让我失望。
沃尔特和茉黛是我最喜欢最喜欢的一对男女角色,沃尔特是德国人,茉黛是英国人。可能我还带着少女的花痴,沃尔特不但长得很帅,而且在政治上战争上有自己独有的比较正确的见解。我真的超超超超喜欢沃尔特最重要的是当英德大战的时候,五年里沃尔特只见了茉黛两次,忍住了别的女人带来的诱惑,在不知双方是否还活着的情况下,依然忠于彼此。相比小说中其他人物,沃尔特和茉黛二人的生活更难能可贵。可能触动比较深的是下面这里。
当时沃尔特作为德国代表团在法国参加和会签署协议国协议遇到茉黛,离开的时候跟茉黛的对话。
“你走吗?”他说。
她在他眼里看到一种可怕的恐惧。他认为她会在最后一分钟退缩。他这种害怕失去她的恐惧让她想哭。她为自己被如此热情深爱着而感到幸运。“是的,”她说,“是的,我走。我当然要跟你走。”
他还不大相信:“你确定要这样吗?”
她点点头:“你还记得《圣经》里路得的故事吗?”
“你往哪里去,我也往哪里去;你在哪里住宿,我也在哪里住宿;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在哪里死……”她哽咽得说不出话来,片刻后,她使劲咽了一下,接着说,“你在哪里死,我也在哪里死,也葬在哪里。”
然后其实茉黛的哥哥菲茨不同意她和沃尔特一起,茉黛在柏林与沃尔特一家生活后,因为德国作为战败国,通货膨胀特别严重,茉黛过上了之前从未有过的生活,她甚至开始学着做饭,还要自己去夜总会靠弹钢琴赚钱然后去买高价的面包。但是她依旧觉得很满足,因为终于能够如愿可以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了呀~
其实如果在富裕但是不能跟喜欢的人一起和贫穷窘迫但能和喜欢的人一起中择一的话,很多很多人都会选择后者吧,我想我也是呀~
另外两个我也挺喜欢的人物~比利和他的姐姐(突然忘了叫什么)。
然后我好讨厌菲茨,傲慢自大狂妄无知的贵族,作为茉黛的哥哥,上了比利的姐姐,知道其怀孕后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妻子(当时也怀孕)会不会生气到流产,然后把比利姐姐打发走。后面又固执赞成战争,反对妇女站上政治舞台:(我能吐槽很多,值得一提的人物也还有很多,但我有点累了,剩下的在公众号上水好了……
《巨人的陨落》写得真心不错啦,例如让我这种伪文科生也再次学到一战时候的知识啊,荒唐无比的沙皇统治,没落的贵族这些啊,还有所谓的亲情爱情友情都有呀~
听说还有两部曲,我要接着看《世界的凛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