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似乎热恋过,但我们似乎从未彼此了解。”任何一次分手,留下的都不该只是伤痛,或是对爱情的怀疑,也可以是一次成长。遭遇过分手的人都会问:“我们为什么会分手?”而恰恰正是经历同一段感情的两个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分手是如此微妙,让作者毛路和赵珈禾萌生了采访分手情侣的想法。她们在网络上征集,愿意单方面讲述的人众多,双方都愿意的则寥寥无几。在三年多的坚持下,最终采访到22对分手恋人。本书会与您分享其中15对的故事。在男女双方分别回顾恋爱过程、讲述各自心中真实的分手理由时,你会惊讶地发现,性别视角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竟让同一段感情呈现出迥然不同的两种面貌,仿佛两个人谈的根本不是同一场恋爱。
「我们为什么会分手?」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幸福的姹紫嫣红,不幸的却千篇一律。所有故事归根结底,其实就是沟通问题。没恋爱时,每个人都是别人眼中的男神,女神,为什么真正确立了恋爱关系后,大家彼此眼中都是“垃圾”,不可理喻,大家都变味了。因为恋爱时的彼此都很敏感,敏感谨慎的想要维持好一段岁月静好的“假象”却忘记了最本来的自己。因为我们太喜欢让别人猜谜,所以忽略了沟通。现在这个快速运转的时代,每个人对待爱情就像在吃速冻饺子。快速陷入,着急同居,问题爆发,分崩离析,合寻所爱。似乎很正常,没有什么不对劲啊,不合适就分手呗。我们为什么不喜欢吃速冻饺子却对妈妈包的手工饺子情有独钟,因为手工饺子是慢工出精品,我们享受手工饺子的所有繁琐的程序,并乐此不疲,吃完后还想着后续还要再吃,再包。那为什么对待爱情却如此的急不可耐?什么都可以着急,但就唯独爱情不行。年龄太小的不懂爱情,年龄大的也不懂爱情。有人说爱情是要用我爱你三个字表达出来的,可你根本就没让别人感觉到爱是什么?领悟到爱这个字里有些什么含义,别人怎么可能说的出来?为什么我们能说我们很爱父母,因为我们实实在在感受了他们的爱,并且他们对于我们而言是情感里最重要的,也是不能有所失去的。所以我们会直接表达我爱你。我爱你三个字从来都不是问出来的,是自然而然的从对方嘴里说出来的。如果对方不说,那一定是对方没有感受到或者说对方的需求点与你的付出点擦肩而过了。你可以问:‘’你喜欢我吗?‘’这个问题对方如果说喜欢,证明,你们还可以在深入的了解下去。如果说不喜欢,那么就趁早结束。毕竟时间成本对于谁而言都是公平的。我们用速冻对待了爱情,结局当然就是爱情被彻底冰冻了。恋爱的很多情侣都是不敢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觉的。有了误会甚至是对方敏感时,没有采取积极的态度来解释。当双方其中一方表现出来时,其实都是他/她在等你的解释,但很多人就规避不谈了,造成了误会的升级放大。很多时候,很多恋人都是从别人口中知道对方的行踪,这无疑就会给两性关系塑造栅栏,塑造不安全感。有话可以明说,比如那个案子里,学长去当家教,可以直接跟师妹说:亲爱的,我去挣点可以把你养成小肥猪的饲料钱,你呢,乖乖的在学校等我回来带你吃好吃的。然后把家教的时间和地点告诉自己的小师妹问题不就全部解决了嘛。女生自然就不会多疑。女生不喜欢环境差的饭馆,可以直接说:师兄,我呢,现在有点不太适应这样的餐馆,但时间会帮我顺利度过不适应期的。男生自然也就不会说什么了。所以有时候,恋爱中的男生女生都挺做死的。总是用了别人不知道也不理解的当时顾及对方的感受,反过头来,对方还没领悟你的好。至于结婚前是否同居的问题,我倒是觉得如果能在婚后集中爆发的问题提前到婚前同居爆发了并解决了,那么,根本不需要同居。很多人同居了很多年还是没有修成正果,有些人婚前未同居,婚后反而幸福。婚姻爱情是否幸福,本来就跟同居没有太大关系,同居是为了什么?其实就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双方都不会解决问题,那么是否同居也就没有必要了。爱情需要信任和喜欢,喜欢需要感觉,感觉需要展现自我最真实的一面,不以爱的名义束缚对方,约束对方,自由,尊重,信任,沟通,彼此欣赏共同进步,才是爱情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只有慢慢走,才能慢慢知道什么是爱。如果可以,请你拿出12分的耐心像手工包饺子那样去经营你的爱情,你就明白为什么人们始终爱的是手工水饺而不是速冻饺子了!
「我们为什么会分手?」读后感2000字 第(2)篇
跟微信读书已经到了彼此疲惫的阶段,无非就是那些无聊的争执。
你说我玩个游戏看个视频都十块二十块的充值却不给你充一毛什么心态。
我说你只看得到什么充值不充值那么现实,不看看默默拉了多少新用户,不看看默默写写字输出,却在你眼里一文不值。
你说我那些破玩意完全就是有病呻吟,堪比垃圾生产而你就是那个垃圾桶,还得喊清洁工善后。
我说你所以空降一堆写手复制黏贴一次豆瓣吃个回锅肉有什么意思,以前你是这样的吗,就像这本《我们为什么会分手》下面,比书好看多了的书评,全是那群痴男怨女的真情实感,比那些所谓正经书评好看两万倍,为什么,因为真实,真挚。你现在呢,虚浮了,这些东西在你眼里太low。
你说,并不是,你也是珍视的关注的,但为了跟上步伐啊,要变化啊,要进步啊,总也要生存啊,要吃饭啊,要生活啊,谁不是这样做的呢,拓展听书,为啥啊,还不是为了大家辉煌的未来。停滞不前的好都是虚幻的。
我说,你变来变去已经不是你的,以前的你,干净整洁打开来像花一样,清清爽爽没有广告,下面那些神神叨叨的读后感,那么生动可爱,莫名其妙会给他留言点赞,感觉很亲近,并且真的能认识到志同道合的人。
你说,现在也是啊,只是更丰富了,难道就错了吗。你在我这天天免费看书获得的还少啊。是你的要求变多了,索取多了,你贪心了。
我说,也许吧,没有什么对错,只不过我再也不那么主动点下面那堆乱糟糟的东西,关注你的人莫名其妙变多了,反而都不会找你聊了,淡漠得就像豆瓣。
你说,那算了吧,既然这么难受,大家散了吧,你会遇见更好的。
我说,所以有问题的时候大家只能散了,追求更好的?
你说,那还能怎么样,我有我的想法追求,你也无法理解,我也不愿改变,也别试图改变一个爱你的人,你,爱过我吗。
我说。不知道。已经分不清爱你,还是爱每个星期给10个币的你了。
所以后来,还是无解,每个星期还拿你10块币,在我花自己的时间阅读后,对你来说像个吸血鬼。
但仿佛达到彼此平衡,再也不争执了,我只看书而已么。你也只是个提供看书的而已么。大家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平得像个亲人。
电影《情人》男主生生抓着女的肩膀问,告诉我你是因为我的钱才和我在一起。女主假装认真的表情告诉他,我是因为你的钱才和你在一起。男主听了松开手,笑了,安心了,毕竟大家只是金钱关系,就不会有多少爱的痛苦。
走进一个习惯,只是习惯打开这个app,习惯翻阅,孟非说,哪有那么多激情热爱的,“习惯”就是一个很好的值得珍视的品质。
是这样吗?
可能总有一天会分手,比如一个更好的app出现了,但它是怎么好的就不知道了,比如爱的可能就比不爱的好。
朋友问你在干嘛呢啪啪打字猥琐的笑,我说看了本超无聊的书,调戏一下。
它看了看说,有病。
[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