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读后感2000字(2)篇

作者:采铜

盲目的努力,只是一种缓慢的叠加。在《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中,作者提出了一种更有效的提升自我的方法:用持续精确的努力,撬动更大的可能,这便是精进。这本书为大家提供了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成功七个方面的精进路径,只要依循书中的方法反复磨练,便可以日益精进,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找到实现自我的那条成功之道。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这本书某种程序上可以当成启发式的工具书去读,总有所获。

总结了一份这本书提到或引用的书单,不是很全面仅作为读阅的参考:

《梁漱溟读书与做人》

《为什么要读经典作品》——意大利文学家卡尔维诺

《反脆弱》——投资家塔勒布

《一粒沙看世界》——波兰著名女诗人辛波斯卡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计算机科学家侯世达(Douglas Hofstadter)

《人文六讲》——哈佛大学李欧梵教授

《享乐主义手册》——时尚专家弗洛克

《世界鸟类手册》(Handbook of Birds of the World)——西班牙人约瑟夫‧奥约(Josep del Hoyo)1992——2013,出版17卷,收录了超过 7400 种鸟类。

《噢,美丽的巴拿马》——德国著名儿童文学家和绘本家雅诺什(Janosch)

《成功是道选择题》——斯坦福大学商学院迈克尔・雷教授

《高效能人士的切个习惯》——史蒂芬‧柯维

《第3选择》

《流动的时代》——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

《决策是如何产生的》——管理学和心理学大师詹姆斯·马奇(James March)

《生涯咨询与辅导》——职业咨询专家金树人

《我想看到的世界》——珍妮·苏克(JeannieSuk),韩裔美国人,1973年生于首尔,6岁全家移民美国。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罗伯特‧波西格

《行动科学》——组织行为学家克里斯‧阿吉里斯

《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蒙克

《人类的知识》——哲学家罗素

《反叛的科学家》——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

《怎样解题:数学思维的新方法》——数学教育家波利亚

《人是如何学习的》——约翰·D·布兰思福特等编著的《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译丛: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扩展版)》作为第一版的扩展版

《思维方式》——著名哲学家怀特海

《说读书之难与易》——唐君毅

《科学与方法》——法国大科学家彭加勒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丹尼尔·威林厄姆(Daniel Willingham)

《游戏的人》——荷兰文化史家约翰·赫伊津哈(Johan Huizinga)

《穷爸爸富爸爸》

《形式综合论》

《论对话》——物理学家以及哲学家戴维·玻姆

《教育的目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怀特海

《赖声川的创意学》——赖声川

《艺术创业论》——日本艺术家村上隆

《写作这回事》——斯蒂芬

《风格的要素》《写作法宝:非虚构写作指南》——威廉·津瑟(William Zinsser)

英国古代史诗》、《贝奥武夫》、两河流域古代史诗《吉尔伽美什》、《荷马史诗》、《亚瑟王传奇》、印第安人的神话、各宗教经典以及当代小说)后,发现了一个统一的神话模式,称为“英雄之旅”。也就是英雄的故事一般都会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置身正常世界、冒险召唤、拒斥召唤、见导师、越过第一通道边界、遇到考验和敌友、接近最深的洞穴、接受磨难、获得报酬、踏上返回的路、复活和携万能药回归

《创意的生成》——詹姆斯·韦伯·扬(James Webb Young)

《且听风吟》—— 村上春树

《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保罗·拉索(Paul Laseau)

《Game.storming:创新、变革&非凡思维训练》

《怎样选择成长股》——小休伊特·海瑟曼

《无限的清单》——意大利著名学者翁贝托·艾柯

《创业维艰》——本霍洛维茨 如何完成比难更难的事

《差不多先生传》——胡适

《21世纪的管理挑战》——彼得德鲁克

《读书的艺术》

《只是为了好玩》——李纳斯 linux 之父

《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

《自我管理》——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

《程序员修炼之道——从小工到专家》

《黑天鹅 》——纳西姆 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

《设计心理学》《情感化设计》——唐纳德·诺曼(Donald Arthur Norman)

《交互设计精髓》——库伯(Alan Cooper)

《费曼物理学讲义》

(总结后发现,作者公布过书的参考文献列表,感兴趣也可去看一下)

https://zhuanlan.zhihu.com/p/20808628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读后感2000字 第(2)篇

2017读书记—NO.1《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这本书对我来说启发很大,我也看过其他的鸡汤文,但这本不同,它侧重方法论,它会让你意识到身边发生的事情和自己的很多行为到底是怎么回事,它先讲明白道理或者原理再为我们提供具体的操作方法。所以,这本书不但给我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而且让我看清自己与现实,更让我兴奋的是,最近困扰我的事情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

在我看来,一本好书是指对自己是适合的,就像找到了知己或恩师,你似乎是在和它探讨自己的问题,然后得到了点拨。

下面提几点让我最受启发或者说马上就运用在生活学习中的几点。

第一是在“做中学”,不是总想着准备充分了才下手,而是先行动起来,边做边学。因为我就有点强迫症,总想着准备到自己满意为止在动手,这样心里会比较踏实,但常常没准备好就必须要完成这件事,也就带着不爽的情绪硬着头皮上了。我想进入职场以后,这点尤其重要,不然很可能丧失学习或者进步的机会了。

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开始并完成一件事,比做好它更重要,因为只有开始了才有机会做好”。这点我真的赞成,为什么常常进行不下去,就是太追求完美了,总是不能完成就终止了,为何不先做完然后再改进呢……

第二是:混乱和随意也许会给人带来一定的灵感,所以很多时候不用强求规律和有序。作者用阅读书籍举例:同一段时期看多本书,而这些书讲的是完全不相干的方面或者领域,最后很可能使知识贯穿其中,有不一样的启发甚至意外的灵感出现。这点我很感同身受,以前总是循规蹈矩,总是让事情在自己的掌控中,出国后经历的好多第一次却都是意外的结果,它们可能打乱了我正常的生活节奏,但却使我收获更多。

第三:即刻行动特别重要!在做一件事情前,先花半小时专注的思考,规划出“核心区”,抓住事件主要环节,然后再补充完善。就好比写毕业论文,先花集中时间进行思考,写出整体框架,接下来的事情就可以用碎片化的事情完成,这是一个有效又清晰的做事思路。

最后,文中总结了两个死循环也许在每个人身上都能看到:“了解不够导致兴趣不足,而兴趣不足又无法加深对它的了解;由于了解不够而判断失误,而判断失误又妨碍了深入了解”。因此作者指出,只有深入下去,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兴趣。作者认为赐予人力量的不应该是意志力的鞭策而是激情的驱动,这是一个与往常我们的思维不同的说法,总是说贵在坚持,说的就是习惯的养成或者目标的实现在于意志力,而作者所说的激情则更让我认同。

按照作者的劝告,在做什么事情时不管有没有兴趣,先行动起来,而且很投入专注的做,把单项变双向,把被动变主动,这样就会越做越有味道并毫不费力的进行下去了……

看完这本书我想告诉自己的是:执行力很重要!即刻行动很重要!抛下他人或大众给我的标签,带上激情,放松而自由的发展自己。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而成功也永远不是靠复制,而是靠创新和开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292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作女》读后感_800字

    《作女》读后感800字 《作女》是我今年看过的书中我认为最适合作为床头书反复阅读的。记得看琦君的书《菩提树》中她说过一句话:案头书要少,心头书要多。可惜现在都市人连案头书都没有,又…

    读后感 2022年9月2日
    195
  • 读《生活是多么广阔》有感600字

    遨游在书之中,一篇《无名鼠的叹息》吸引了我的眼球,那次无名鼠升入天堂后的叹息,羡慕,抱怨,叹息自己因无才华而默默无闻,羡慕他人因才华而赫赫有名,抱怨上帝给了别人各种各样的才华时,自…

    读后感 2022年8月8日
    241
  • 《简单的力量》读后感400字

    《简单的力量》读后感400字: 差异化概念必须有一个竞争性角度才有机会成功,这就是有力量。差异化并不意味着一个更好的产品或服务,但必须具有差异化因素。它可以更小、更大、更重、更便宜…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37
  • 《狂人日记》读后感400字

    “封建制度是一种落后的制度”。是啊!封建制度就是吸血鬼,食人魔。 狂人总是以为有人要吃了他,就连他的亲人也不列外!亲兄弟本应互相帮助,齐头并进,可狂人的大哥在封建思想的毒害下,对狂…

    读后感 2022年7月29日
    102
  • 读《我和妈妈的粥》有感800字

    窗外,风,轻轻的吹着,我不禁打了个寒战。今天的风显得特别寒冷,也许,,它真的来了。 我坐在窗前,看着这本厚厚的《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不禁有些无聊。 咦!那是什么?“《我和的粥》!…

    读后感 2022年6月26日
    117
  • 读《匆匆》有感700字

    【第1篇】 时间从身边溜走――读《匆匆》有感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枯了,有再青的时候;谢了,便一去不复返了。这是读《匆匆》时的第一映像。读了这篇短文,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影响,时间…

    读后感 2022年7月1日
    9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