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2)篇

作者:曹雪芹 高鹗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位居“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全书前八十回由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作,后四十回由高鹗续成。这部中国文学史上的鸿篇巨制,以其丰富的思想内容、伟大的艺术成就和深远的文化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常读常新的红楼梦

花了小半年的时间,把《红楼梦》重新阅读了四遍。一遍读原著小说,一遍听蒋勋细说红楼梦,一遍看87版本电视剧,一遍看10年的新版电视剧。这本在中国文学史上不断被提及的经典,这本在各种考试不断出现的经典,这本每个识字的中国人都听过的经典,终于算是细细的品读了一番。

那么,读《红楼梦》到底是在读什么?是旧社会贵族家庭小儿女间的三角恋爱?是传统中国人的处事为人?是作者细腻的笔法和对人物情感的精准拿捏?又或是建筑、烹饪、绘画、诗词、对联、中药、园艺、色彩、等等一系列庞杂的知识?《红楼梦》是一部包罗万象的书,不同的人能看到不同的东西,如果非要总体性的评价这本书在讲什么?那么一个“空”字就可以概括。到头来,荣华富贵是空,儿女情长是空,所有经历过的,执着过的,都将成空。然而这并不是说这些都是没有意义的,曹雪芹在晚年贫困交加中历时十年批改想要写给人们看的,恰恰是一种经历,从繁华到凋敝。

《红楼梦》中人物形象塑造,300多个人物,就是300多个确切的形象。蒋勋老师说,读红楼读到一半的时候,关键人物的对话可以隐去姓名来阅读,因为你马上就能通过语言风格判断出那是谁,林黛玉的刁钻刻薄,王熙凤的热情泼辣,薛宝钗的稳重识体,每一个人物的性格都能对应到人物的身份上,这在描写小人物的时候尤其能显现出作者的文学功底。如果曹雪芹就是贾宝玉的话,那么他一定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公子哥,生活中只有真切的观察与体会,才能如此传神的描绘出社会中各阶层的人物形象。

《红楼梦》中的价值观,直到这次读完才能深深体会到为何宝玉不喜欢读书做官,整日间嬉闹于女孩子之间。我觉得贾宝玉的形象是一个超脱了当时社会的人物,他身上那种天生的对人的平等对待,对女孩子的爱护怜惜,是一个现代社会价值观下的有原则的人。他讨厌虚伪做作,他沉浸于自身的理想世界。他又能正视自身的不足,能真心欣赏美好的事物与人物,他是那个时代的异类,他的光芒终究只有那些真正懂得的人才能看到。

《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都是一些可怜可叹的女子,生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是她们自身悲剧的根源。好强弄权的凤姐,为人周道的秦可卿,相同的身份,相同的悲惨结局,一个太过要强,一个太过软弱。孤芳自赏的黛玉,大方得体的宝钗,一个游离于群体边缘,一个被所有人喜欢。“原应叹息”四姐妹,元春迎春不可把控的宿命,各自悲伤的结局。惜春探春对自身命运的反抗,又何曾不是另一种悲剧。湘云的天真烂漫到立志守寡,以及李纨的寡居,是那个时代礼教对女性的最大伤害。妙玉的清高,是修行的不满。巧姐的幸运,是善恶的循环。金陵十二钗中正钗的女子,都是贵族小姐们,尚且不能把控自己的命运。副钗中的袭人,晴雯等一干人等,又各自有各自的悲喜。

《红楼梦》中的须眉浊物形象,这句出自贾宝玉口中的话,大概可以概括书中所有出现的男性角色。除了贾宝玉本身,那个时代的男性,对于女性很少有真切的关怀爱护之情,有的只是简单粗暴的欲望,贾琏三番五次的偷腥,贾珍的强辱儿媳妇,贾赦仗势逼迫鸳鸯,贾环不解彩云好意,各种旧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价值观。而当我们将宝玉与这些人对比,才能真切的感受到宝玉身上那不被当世人所接受的价值观。

《红楼梦》中的小人物形象,好的文学应当是在塑造这些小人物的形象的时候,依然能让读者感到鲜活生动。刘姥姥、贾瑞、贾芸、马道婆、包勇,社会各个阶层,不同身份,每个人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细想都是极其符合其身份。而且在阅读过程中能感受到作者对与这些人物的不偏颇,没有绝对的好恶,一个在我们看来或许讨厌的人,背后也必然有其自身不能左右的原因。

《红楼梦》是一本太过好看的书了,小时候不懂得,长大后细读才明白为什么会因为这本书而衍生出红学,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作家一遍遍的重读红楼梦,才明白为什么所有的教材上都不遗余力的推荐为必读书目。

《红楼梦》,读书人不可错过的经典,读书人不可只读一遍的经典。

「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 第(2)篇

【张十五说红楼002】贾雨村见贾政,这一段文字看似平平无奇,其实绵里藏针,讽刺意味十足。

先看雨村之伪。

在前一回,冷子兴恭维贾雨村与荣府是同宗,但雨村说只是同谱。这一回,林如海也说,雨村与贾府同谱。结果到得都中,雨村谒见政公,投的却是宗侄名帖,自认为同宗了。前后对比,不多着一字,雨村虚伪的嘴脸纤毫毕现。

再看贾政之伪。

雨村到林如海府上充任西宾,本意是要在起复时借助世家大族的势力,重回官场。他的小算盘,林如海自然明了。所以,雨村与贾府之间,出现了一次很有意思的双向选择。

雨村傍上贾府,自然一千一万个愿意。贾府看雨村,也有妙处。首先当然是同谱,而且雨村可以进一步拜入本宗,成为相当可靠的自己人。其次,雨村才干优长,不是庸官,捧一捧他,仕途上升空间很大。再次,雨村原配妻子死后,政治靠山也失去了,这个时候拉他一把,又是同谱大族,他的感激之情更盛,为贾府效力的念头也更坚定。

所以,雨村为了起复,面谋于如海时,如海已替他写下了荐书,又托贾政打理了疏通关节的费用,甚为周到。

贾政看了如海来书,请雨村相见,曹公文字记述大有深意。

原文写作“见雨村相貌魁伟,言语不俗,且这贾政最喜读书人,礼贤下士,济弱扶危,大有祖风; 况又系妹丈致意,因此优待雨村,更又不同。”

这一句话看上去有些生硬,如果改成“这贾政最喜读书人,礼贤下士,济弱扶危,大有祖风,见雨村相貌魁伟,言语不俗,况又系妹丈致意,因此优待他,更又不同。”文气方才畅达。

曹公为何要这样写?为的就是改变主次关系,突出贾政的心理,写官僚之伪。

如果按照我改的句子,那么贾政优待雨村的原因,“妹丈致意”要强于“相貌魁伟,言语不俗”,两者构成一个递进关系。“贾政最喜读书人”,成了衬托。

曹公的句子,“贾政最喜读书人”仍是衬托,但放在句中,就打破了原有的语境,改变了递进关系。细读之下,你会发现,雨村的相貌言语成了打动贾政的最主要因素,如海的推荐,退而成为并列的次要因素。

这说明,贾政在见到雨村之前,已经听从如海在荐书里的话,要为雨村起复铺路,好收为己用。因而,他初晤雨村,观察和交淡可谓单刀直入。

中国官场历来看重仪态,雨村的体貌活脱脱一个大员风范,第一眼就给贾政留下良好印象。接着是交谈,雨村其实没什么才学,但贾政不会问他书本上的东西,更不会刁难他做诗填词,而定然只问他治理地方、处置政务的经验,以此验证他政治上的才能。这两点都令他满意,那么雨村也进入了仕途通达的人生阶段。

所以,这句话砍去所有枝节,剩下的就是“贾政见雨村相貌魁伟,言语不俗,因此优待他,更又不同。”其他的话,都是用来迷惑读者之眼。

贾政对雨村的助力,更可谓巨大。先为他谋了“复职候缺”,再谋了金陵应天府知府一职。这当然不是因为他大有祖风,或者林如海推荐,而实在是相互的利用。

这是段位极高的手法,通过细微的文字变化,句子顺序调整,就展现了雨村和贾政的心理,讽刺效果极佳。请各位读者留心细味。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294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藏獒渡魂》有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10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今天,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仔细地“品尝”了沈石溪的《豺王》,最让我感动的是其中的一个小故…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45
  •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后感300字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后感300字: 我刚看《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这本故事书时,便被里面的情节吸引住了,待看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和感触。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讲了书中主人公查理所生…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37
  • 兄弟分牛-《长兴民间故事》读后感400字

    兄弟分牛-《长兴民间故事》读后感400字: 我看过很多书,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长兴民间故事》了。这本书让我了解了长兴的大人文、地理,和我们长兴的历史。书中有很多的传说故事,其中有一…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42
  • 《来自甲虫班的挑战书》读后感大全200字400字

    《来自甲虫班的挑战书》读后感200字 作者:二(4)班侯觉 这是一个关于蝎子同学的故事。蝎子收到挑战书了,但是蝎子同学不想有挑战,只好找班长。但很快蝎子同学就明白了,它接受了挑战。…

    读后感 2023年2月7日
    20
  • 读《雾都孤儿》有感1200字

    起初并不想阅读此书,但“雾都”二字吸引了我,不禁让我想起西安雾霾,百年前的伦敦也是由于工业化污染而灰蒙蒙的。不仅让蔚蓝的天空被玷污,更让人的心灵越发肮脏。就像刚出生时的奥利弗一样,…

    读后感 2022年7月14日
    271
  • 《成长也可以没有烦恼》读后感400字

    两个月的时间,我看了一本书叫《成长也可以没有烦恼》。看了书以后,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也更加体会了对我的爱。  这本书主要说的是在家庭中,父母和孩子遇到的家教问题怎样去妥善解…

    读后感 2022年7月4日
    8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