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姚晨、杨祐宁、彭昱畅主演)」读后感2000字(2)篇

作者:阿耐

《都挺好》一个从小不受家人待见的女孩苏明玉,在孤独扭曲的环境中长大成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却在无法割舍的亲情之下,被迫一次又一次面对那个曾抛弃自己的家庭,伸出援手。给伤害过自己的人以温暖,给羞辱过自己的人以希望。苏明玉,也在这种煎熬与纠结之中,了解了亲情的本质和血脉的力量……

「都挺好(姚晨、杨祐宁、彭昱畅主演)」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这个世界,可能存在无缘无故的爱,却绝不可能有无缘无故的恨。

苏明玉对家庭根深蒂固的恨意起源于幼时受到的来自于家庭的伤害。兄弟姐妹,是最早被至于资源竞技场上的竞争者,父母的关注和时间,家庭里可以享受到的权利以及可以躲避的义务,都是他们竞争的资源。因此,真实世界里,可以看到太多的手足至亲成为陌路,老死不相往来。人性向来是不患寡患不均的,在家庭里因为某些原因在孩子们之间实时扮演着分配不均有所偏袒的父母往往是这些手足悲剧产生的根源,一如小说里的母亲赵美兰一样。

小说比电视剧更加真实也更加冷漠。年纪越大,对于这种真实而冷漠的东西越喜欢,相比于电视剧结局的温情与回归,小说更符合现实世界里事物发展、人性变化的逻辑和规律。有很多人说电视剧是一种钓鱼执法,是一种背叛,他把那些有过相似经历的观众的情绪吊了出来,最终却仍不免走向温情,走向原谅,走向回归家庭的烂俗结局,我是打心眼里认同这种说法的。因此,如果看了电视剧你也有种被欺骗的感觉的话,建议你有空的时候浏览一遍原著,也许你也可以开始慢慢理解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传播手段,他所存在的局限与无奈了。

小说里的苏大强并没有如电视剧里一样多的戏份,他一直都是个胆小、唯唯诺诺、怕担责任的小老头;苏明玉也基本没有给苏家花过一分钱,她不想欠苏家任何人的情也不希望被苏家任何人打扰;明哲则不像小说里一般对父亲唯命是从,明成欠舅舅钱的事是明哲出面解决,他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和做事的方式;明成至终了也没有达成与父亲和明玉的和解,是现实世界中正常败家老二的合理状态。最后,说说苏家的两个媳妇,所有的观众基本对苏家的两个媳妇都赞不绝口,大媳妇一个人带着孩子给老公公卖房子搬家,二媳妇要强不愿意让人看扁,一定要还老公啃老的钱。小说与电视剧对于两个媳妇的刻画倒基本一致。我在看电视剧以及看书的时候心里总有一些难以释怀,特别吴菲和明哲关于给父亲买房事情上的争论,当时觉得如果妻子能给丈夫多一点理解才算完美。生活本自艰辛,如果妻子能给丈夫多一点理解和支持,那么当某一天丈夫功成名就的时候必当感恩结发妻子。然而,转念又想,任何一直希望别人对自己多一点理解包容和支持的人,从不考虑自己对别人的态度的人,都是在耍流氓。人和人的交往应该是对等的,这种对等不应该因为是骨肉至亲的关系就打点折扣。当我们寄希望别人给我们理解和支持的时候,最好先审视一下,自己的付出是否配得上那一份理解与支持。

从我有限的生活经验来看,“伟大”本身就是个被夸张了的词语,现实世界里,做到“合格”已是不易。那些做到了“合格”的人,再在某些特定的机缘下,被宣传成“伟大”,起到教育和引导民众的目的。苏家的两个媳妇无疑是合格的,因此,她们也可以说成是“伟大”的。

想起另一个“老死不相往来”的场景。很多非常要好的发小长大后的关系一般都有某种程度上的别扭。这是因为“好名声”本身也是一种稀缺资源,给了你,别人就必然受到冷落,虽然这种冷落不是你直接给予的,却确实是由你造成的。因此,如果你珍视和某个人的感情,那么请尽量避免和他在任何维度产生竞争。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小说。

「都挺好(姚晨、杨祐宁、彭昱畅主演)」读后感2000字 第(2)篇

写着作业,突然又想起这本书,想起这本书里的每一个角色。

在看书之前,看过几集电视剧,演的是明玉高中毕业前的故事。

苏母强势、偏袒,苏父懦弱、逃避责任,苏明哲固执、不闻家事,苏明成“妈”前一套,“妈”后一套,苏明玉血气方刚、勇于反抗。家里未来的局面初见端倪。

所有的矛盾,所有的争端,都逃不过“自私”二字。

苏母一心认为儿子们就应该吃好喝好学好玩好,而女儿呢,读个师范或者直接去护士站上班,学个家长认为的“好嫁”的专业,留在父母身边伺候养老,或者早挣钱补贴家用才是最正确的出路。

苏父前后反差巨大的表现让人不寒而栗,在苏母的“压制”下,像是老实巴交的人,在苏母去世后,整个人暴露了本性,不负责任,自私自利,欺软怕硬……整个人甚至没有一个优点,这太可怕了。

苏明哲明明是国内顶尖大学的毕业生,凭自己的能力,足以给家里帮上不小的忙,却为了自己的美国梦,一年又一年的考,看着明玉因为没钱上学,也不说承担自己作为大哥的责任。即使后来苏明哲再弥补他的父亲,也无法改变他不负责任,自私的事实。说到底还是虚荣,为了去美国,妹妹放弃了考大学的机会。为了彰显自己是个孝子,一再苛减自己家中所用,让陪着自己一起吃苦奋斗过的妻子再次倍受生活之苦。

苏明成就像是老一辈思想“荼毒”下骄横跋扈的老幺,不得不说,苏明成变成这个样子,苏母难辞其咎,正是苏母一次次的纵容,一次次的“帮着”明成欺负明玉,才有了苏明成这般厚颜无耻,认为明玉付出什么都是理所应当,不仅要付出,还不能有怨言,更不能对家里提出的要求有所反抗。

苏明玉看似是与自己家庭的抗争,反映的更是新一代人思想与老一辈人思想的抗争。反抗老一辈的重男轻女,反抗老一辈的大家长作风,是明玉这样的人,让时代在前进。而明玉的做法也发人深思,如此被伤害,却又割舍不下亲情的牵绊,必要时还是伸以援手。个中的纠结与挣扎,又有谁能体会。作为一个尚未成熟的读者,在初读此书时,恨不得明玉能尽快跟家里脱离关系,断绝的不怕干净。经过多日的反思,终于明白,作者笔下的明玉,才是最真实的,最贴近生活的。我们身边,何尝不存在这样的人呢,或多或少受到家庭的影响,但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什么样的心情,还是和家人连在一起。

原认为作者在最后的处理过于仓促,写到明玉与父亲一起过新年。但现在看来,却也不失为最好的处理,既没有长篇累述之后的“美好”生活,又让所有的角色,所有的情感在文末都有了交代。

时隔多日,再次回想,仍是感想良多,阿耐的书,着实让人回味。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296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观看《开学第一课》有感500字

    【第1篇】 从2008年到2017年,《第一课》都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精彩动人的故事,而今年的《第一课》对我来说也是意义非凡,因为我是和最好的卢静一起观看的。 本次节目分为三个主题:…

    读后感 2022年8月9日
    72
  • 读《骑鹅旅行记》有感450字

    今年,我读完《骑鹅旅行记》这本书后,感受非常深刻。 “他走上堤岸后,又回过头望着许多飞越的鸟群。所有的鸟都发出引诱的叫声,只有一群大雁在他还能看见的时候一直默不作声地向前飞着,直到…

    读后感 2022年7月6日
    147
  • 《生于适应,死于爱护》读后感700字

    在艰难中造就奇迹――读《生于适应,死于爱护》后有感 微弱的灯光下,我翻开这本崭新的书――《100篇励志故事》,就是这本书陪伴我度过了这个寒冷的。这本书中有太多内容值得我去回味,但令…

    读后感 2022年6月13日
    148
  • 桂河大桥影评

    电影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矜持,儒雅,认真,做事情讲究原则的英国绅士军官尼尔森上校。 分析尼尔森这个人物得从两部分进行剖析。 首先,当斋藤要求战俘军官也参加筑桥劳动的时候。尼尔森上校拿出…

    读后感 2022年7月24日
    112
  • 读《昆虫记》有感1000字

    【第1篇】 已经忘记翻开书页时的心情,脑子里响着的,是草丛里,蟋蟀的细语。 字里行间往往能折射出作者的影子,细细推敲句段时,总是恍若跨越百年时光,来到法布尔先生的面前。我看到一个鬓…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86
  • 《装进书包的秘密》读后感600字

    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一本好书犹如一壶上好的佳酿,每一次碰撞,每一次沉醉,都会给我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与收获。 《装进书包的秘密》这本书是作家孙卫卫写的一位新时代少年姜听棋在困境中成…

    读后感 2022年5月25日
    32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