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犯焉识(陈道明、巩俐主演)」读后感2000字(2)篇

作者:严歌苓

【张艺谋最新电影《归来》原著小说】陆焉识本是上海大户人家才子,聪慧倜傥,会讨女人喜欢。父亲去世后,年轻无嗣的继母为了巩固其在家族中的地位,软硬兼施地使他娶了自己的娘家侄女婉喻。没有爱情的陆焉识很快出国留学。毕业回国后的陆焉识博士开始了风流得意的大学教授生活,也开始了在风情而精明的继母和温婉而坚韧的妻子夹缝间尴尬的家庭生活。五十年代,陆焉识因其出身、更因其不谙世事的张扬激越而成为"反革命“,在历次运动中,其迂腐可笑的书生气使他的刑期一次次延长,直至被判为无期。这位智商超群的留美博士由此揣着极高的学识在西北大荒漠上改造了二十年。枯寂中对繁华半生的反刍,使他确认了内心对婉喻的深爱。婉喻曾是他寡味的开端,却在回忆里成为他完美的归宿……

「陆犯焉识(陈道明、巩俐主演)」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命运,焉能识得?

他叫陆焉识,是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的主角。我不知道,严歌苓为主角起“焉识”这样一个名字的时候,是否如《红楼梦》的作者一样,有什么关于命运的隐喻。但这样一个名字,的确会让读者想到冥冥之中无处不在的命运,想到它的诡诈险恶,翻云覆雨。

他出身于书香门第,聪明过人,十四岁提前读完高中,十六岁提前读完大学,然后留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做大学教授。如果,如果没有那些如果,他会一直生活在他那个社会阶层,桃李天下,著作等身,体面优雅地度过一生。

然而,命运之手却将他推向各个时代的监狱、劳改农场,包括重庆国民党的监狱、新中国的劳改农场,在不同的时代背景里,见证各种交错复杂光怪陆离的人心:求生的本能与贪欲的无耻、与生俱来的善良与邪恶、对人间温暖的向往与人与人之间明里暗里的算计防范,在不同环境刺激下轮番登场,相互较量,瞬息万变。

自由,很多时候倒像个悖论。

陆焉识是热爱自由的,也是追求自由的。

她的继母基于种种考虑和权衡,给她塞了个妻子,同样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有着传统女子的美德,又接受了现代教育,学体操,会英文,而且是个美人儿,关键是,崇拜他,爱他。但他对她,是无视、逃避,原因与她无关,与她的继母有关——他不喜欢继母的基于利益计算之上的包办,他觉得继母葬送了他一辈子唯一一次挑选伴侣的自由,而妻子是帮凶。

于是,逃避——出走留学,一去五年;他漠视——不多看妻子一眼,尽量不参与妻子的生活;他反抗,在不同时期,与不同女子有深浅不同的关系。

然而,在经历种种生活考验之后,他才发现,他的妻子是他最爱的人,他的自由就在妻子那里。为了能告诉妻子,他爱的人是他,向她忏悔他的背叛,他冒死从劳改农场逃跑;又为了妻子处境好一些,他又忍痛提出离婚。然而,当他真正归来,终于拥有了他心心念念想要的自由,回到了妻子身边时,他的妻子却出现了认知上的毛病,再也认不出他了。

自由的悖论,还在于,他日思夜想,要回到上海,回到他的家,呼吸自由的空气,当真的回到上海,真的呼吸到上海的自由空气,他却发现,这里的自由里,夹杂着更多的利益纠葛、人心算计、无情无义,而且,更肆无忌惮,无遮无拦。如果说,劳改农场赤裸裸的算计,只是为了生存,那么,衣食无缺的大上海的绵里藏针般的算计,就是为了贪欲,其中透着的无耻,浓浓淡淡。

于是,他再次逃跑,他一回到了青海湖边,那个曾经禁锢他身体的劳改农场,那个他曾经日思夜想挣脱的地方,他想在大漠草原里,再次得到自由。

我不知道,他能不能得到他心里想要的自由。如果他活到今天,看到青海湖做为一个名声显赫的旅游景区的种种,是心怀希望地继续出走、寻找,还是会看破看透,然后,释怀。

即使生活像垃圾场,有些人的心里,却始终有涓涓清流,未曾受过污染。

陆焉识的劳改生活,无疑是肮脏的:与杀人犯、强奸犯、盗窃犯为伍:住过最肮脏的监号、吃过最肮脏的食物、听过最肮脏的语言……他也变脏了,但他的心里却有股涓涓溪流,抗拒着污染,也不曾污染,始终洁净着,这就是他的温情、他的善良,还有他对自己人格和精神世界的坚持。

这点洁净,是戏剧和小说里的明亮的结尾,让人看到希望。此小说后来被改编为电影《归来》,张艺谋导演。因为二者表现手法的不同,读和看就有不同的感受,而我更倾向于小说的表现手法)

「陆犯焉识(陈道明、巩俐主演)」读后感2000字 第(2)篇

年轻时的陆焉识一直在追求着自由,可那是他对自由的定义也仅仅只是摆脱旁人的束缚,不想去走别人给他规划的路线——遵从恩娘的想法去娶冯婉喻。所以年轻时候的陆焉识总觉得婉喻是他背上枷锁的开始,在美国的那几年的放荡不羁的生活使他的内心得到了极度的释放。

陆焉识从来就不是一个安分的人,学成回国后又和自己看法向左的人、自己看不惯的现象来了场口诛笔伐,慢慢使自己引火烧身,吃了几回亏。

迁徙到重庆后遇到的念痕给他当时单调乏味的生活带来了一抹亮光,念痕也是真的深爱着他,可就是因为爱他,感受到他对上海家人的那种挂念,那份担当,念痕决然的从自己的爱情中退出了,退出前还奋力地帮他打点好一切,看到他慢慢地能够应付过来后,体面决然地离开了。

被不知道什么缘由的罪状抓去了西北大荒漠的陆焉识慢慢远去,渐渐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是那个看似稍显木讷,还带点口吃的老几,那个不分好坏人只分敌我的年代里,向老几这样的敌人整天过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生活,陆焉识的棱角也慢慢被磨灭,之前向往的所谓的自由在这里显得那么可笑。

二十多年的流放生活,老几得以重新回味之前的生活,开始逐渐感受到了婉喻的美好,以及自己内心深处不知什么时候起已经慢慢渗进了对婉喻的爱恋。

为了看丹钰的演出,为了能够透过屏幕远远望一眼自己心爱的女儿,冒着严寒,带上自己全部家当,甚至差点被当做逃犯被击毙,历尽千辛,终于得以在密匝匝的人群缝隙中望见一眼朝思暮想的女儿,回来后还差点丢了老命。

梁葫芦、老邓等人的出现让他多年的流放生活中多了一丝温情,即使是再荒唐的时代,再恶劣的环境,还是有一部分人的内心深处有一部分柔软。

好不容易等到政府的无罪释放,(虽然被流放了这么多年也没彻底搞清自己问什么被抓)会到上海,但等待着他的也不是天伦之乐,他暂时还没意识到,他的归来会给儿女们带来多大担忧,在没有他的这二十年里,儿女们谨小慎微的过日子,处处提防着别人的眼色,生怕别人提起他这个使他们不敢抬头做人的父亲。但无论怎样,他还是回来了,儿女们能做的也只是接纳,况且这个人还是姆妈朝思暮想,日日盼夜夜盼,盼回来的那个人啊。

可那个人回来了,婉喻却把好多事情都忘了,甚至对着这个出现后一直待在身边陪自己的人都没认出来,就只是觉得这个人在身边很安心,也不愿别人去欺负这个人。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婉喻失忆了,陆焉识说,我会慢慢陪她想起来的,四年过去了,婉喻也没想起什么来。失忆后的婉喻脑子里只记得她在等一个叫陆焉识的人,而且她很爱很爱这个人,陆家之前的房子里的布局也深深扎在她的记忆深处,所以她总是想把自己现在住的房子布置成陆家房子的样子。陆焉识,想尽办法赎回了陆家别墅的一部分,并凭借他那惊人的记忆力,把房子的布局还原,渐渐唤醒婉喻的一丝丝记忆,婉喻也渐渐完全接受了焉识。

婉喻去世后,焉识受老邓儿子的启发,离开了上海,去追求心中的那份真正的自由!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299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草房子”有感400字

    站在仿佛无垠的上,任凭清风吹着耳朵的长发,闭上眼睛,我像是进入了曹文轩的小说里。那一幢幢闪着金色光泽的草房子后,是一大片翻卷着阳光的麦浪,在麦浪间,我看见了那个迷糊的而年迈的身影。…

    读后感 2022年8月4日
    88
  • 读《双角犀鸟》有感350字

    期间,按照要求读一本好书。我和一起到新华书店挑选了《中小学生阅读征文活动获奖作品集》、《百家姓》和《金丝猴与盘羊》等书籍。其中,我最爱读的书是沈石溪先生的《金丝猴与盘羊》。这本书内…

    读后感 2022年6月15日
    115
  • 静寂的春天读后感800字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读《静寂的》有感 从亘古追溯到现代,对于人类而言,似乎自身是世界的主宰,而是人类的敌人。起初,我也把当做索取的对象,而不是值得尊重和保护的,但在《静寂的春天…

    读后感 2022年6月17日
    596
  • 读《致儿子的信》有感800字

    读《致儿子的信》有感800字: 今天有幸阅读了作家麦家作品《致儿子的信》,这是一封“最美家书”,字字珠玑饱含深情,看完让人潸然泪下。文章很感人,从文章中,我体会到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28
  • 《许倬云说历史:这个世界病了吗?》读后感_4000字

    《许倬云说历史:这个世界病了吗?》读后感4000字 小时候跟爷爷下棋, 总是发现自己的排兵布阵千疮百孔, 不堪一击. 于是想, 如果我能在开局有限的时间内, 迅速搭建一套 前后贯通…

    读后感 2022年9月9日
    274
  • 《福尔摩斯探案集》读后感500字作文

      《福尔摩斯探案集》把福尔摩斯和华生的聪明才智描写到了极致,他们冷静、果断,观察力惊人,推理力超强。他能将种种被误导的思路、互不相干的奇怪现象接拼起来,形成一幅完整的图像,真相最…

    读后感 2022年11月6日
    3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