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读后感2000字(2)篇

作者:彼得·C.布朗 亨利·L.罗迪格三世 马克·A.麦克丹尼尔

不管是朋友圈里年入百万的斜杠青年,还是、喜马拉雅上的大师专家,无一不在刺激着在积极上进的年轻灵魂。有没有一种科学的,符合每个人思维规律的学习方法,可以让自己瞬间提升职场竞争力和商业生存力,以此走上财务自由、精神独立的人生。在《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这本书中,你将掌握学习领域的规律:为什么说天性懒惰孕育了认知规律和心智模型/只需1次自测,一周后回忆率从28跃迁为39/知识是平面的,复合型知识是立体的/哪些“良性干扰”能提习效果/别在无法克服的学习困难上浪费时间/如何打造适合自己的心智模型/掌握几个适合自己的记忆技巧事半功倍……本书案例丰富,论点,是一本不容错过的认知科普读物。总的来说,《认知天性》这本书,可以看作是认知科学目前在“如何更地学习”这个课题上取得的所有成果总结。读者能从中获取的,不仅是切实的学习方法,而且会对人脑的工作机制有更深的了解。

「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这书看后面的参考书目,就知道是集合了太多人的智慧。这类书籍因为涵盖的知识量过大、过砸,反而会让人阅读难度增加,产生杂乱感。第一次看到书中每一部分后面都会有小结,看出作者努力将每个知识点串联的努力。

但这或许也是一种知识诅咒,即使你串联总结了,因为心智模型和认知能力不同,依然会让人觉得散而吃力。

这类书籍的阅读方法,或许最佳途径是放弃试图穿线的意图,看到哪个方法觉得有用,立刻去践行,践行之后这部分知识就成了内隐知识,可以学以致用,激发再度学习一个技能的热情。

试着回忆读过能复述的要点:

1、学习要增加难度,因为这会加强长期记忆

比如自我测试。

2、学习要穿插间隔进行

因为生活问题的呈现或考试的时候,所有内容都是打散了进行的,过于条理化属于集中记忆,容易忘掉的同时,受限于原来的条理,不适合快速检索调用,以解决问题。

3、任何学习都经历三个过程

编码:对信息或动作的初次接触,形成基础记忆,心里表征,这属于显性知识的部分,也属于短期记忆。

巩固:对心理表征强化巩固,使其记忆延长。对基础记忆部分进行思考、践行、反馈,显性知识演化为隐性知识的过程。

检索:巩固的同时要增加强度,同时学会和之前知识的链接。让新老知识不是散点式分布,而是产生联系,形成能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的心智模型。

4、避免认知局限

比如记忆扭曲、比如邓宁—克鲁格效应、比如智商有限论。

建立自己的成长思维,而不是关注成绩,带着学到东西、解决某个问题的思维,会让人容易接受困难、正确面对尝试失败的必经;避免成绩思维,为了表现的很好,重复表现容易或已经擅长的东西,使自己被局限。

信息传输靠突触,人出生有1000亿神经元细胞,随着年龄变化,会发展出轴突,寻找树突,二者相遇形成突触和神经回路。这些就是智商构成的神经学解释,而每次的学习和练习,都是在建立新链接、强化弱链接,长期练习会提高智商。知识输入越多,新的突触形成越多,神经元间回路越顺畅而多元,调用知识经验能力越强,解决问题能力自然提高。表象上人的智商就提高了。

智商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李笑来

5、在最后以不同人群再次强调学习方法

对学生:自测增加难度,别总是重复阅读,而不能估计自己掌握程度;穿插学习,让神经元多角度产生轴突和突触;间隔学习,增加难度,强化长期记忆;学会用记忆检索,尝试复述学习内容……

对老师:要让学生知道太容易会忘记,增加难度貌似时间长了,但学习效果好;要用成长思维,而非成绩思维。

对在职人员:带着问题去学习效果最好?比如为了成功,我该如何去学习、去练习、去操作。即改传统的自上而下被动吸收知识,变成为了解决问题逆流而上。

培训者:模拟场景、思考办法、制定方案、测评。调动参与者热情。

这篇读书笔记,就是读完纯粹回忆,也是一种践行,以前都是回看笔记整理。强化一下,输出就是自我增加难度。

「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读后感2000字 第(2)篇

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

与传统的学习方式对比,此书所提倡的是研究实验为辅证的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传统的学习方式:多次重复阅读/死记硬背,实则并没有理解其内容及它们之间的关联 → 缺陷:短期记忆、不能学以致用;

书中所研究的新方式(检索练习),在学习一个新内容间可进行:

1· 多个不同内容/主题的穿插式练习,在“混乱”的学习背景下回忆所学有助于长期回忆;

2· 间隔式练习,学习新内容后隔时间(三四天、一周、一个月,因人、因情况而定)回顾/复习新内容有助于巩固;

3· 多样化,不同角度出发去理解同一个事情用助于实际应用。

另外,学习过程中:

– 细化知识,将新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或用自己的实际经历建立联系;

– 勇于尝试,尝试错误并纠正;

– 对学习进行定期检测,了解自己所知及不知(前提是得知道正确答案);

– 反思学习内容,可以问问自己,课程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哪些是相关的例子?如何把这些内容和我的已知联系起来?在练习过新知识或新技能后,你可以问自己,哪些是做得好的?哪些还可以做得更好?要想进一步精通,我需要做些什么,或者下次我用什么方法可以获得更好的结果?(摘自本书)

– 主动学习+对往后的意外有所预备

– 自己动手,对于不理解的东西可以自己找资料查询而不是找已有的答案;→实际用处:加深理解、更容易记住+享受求知的过程(这也是很重要滴)

对于这一点深有感触,在读一二年级时有过一次非常难忘的观察:A是班长,B是仅次于A的好学生,两人的关系很不错,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A开始让B帮自己写作业… 最终B的学习成绩超越了A,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件事情的原因,现在的我,自己能解决的事情一般不会麻烦别人或者我会尽量自己去找答案;我为什么会写这个事情呢?大概是想自己巩固一下记忆吧 ;-)

摘几段书中内容:

说出你想要知道、做到、成就的事情,然后列出需要的能力、需要学习的东西,以及从哪里可以找到这些知识和技能,再放手去做。努力学习会改变大脑,为大脑建立新的连接,扩展你的能力。我们的智力水平并非天生已定,而在很大程度上由我们自己发展。我们之所以努力,是因为努力本身能拓展我们的能力。你所做的事情决定了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你有能力做什么。你做的事情越多,你能做的事情也就越多。只要保持一种成长心态,你就可以接受这个道理,终身受益。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想要精通某事或达到专业水平,完全不需要拥有超人的基因,但必须拥有自律、勇气,以及持之以恒的精神无论在哪个领域,想要有所建树,就必须努力超越现有的能力水平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302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小王子读书笔记1000字

    【第1篇】 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读《小王子》有感 ,我读了一本《小王子》的书,读完后,我深深的体会到了的珍贵。 《小王子》是一本哲学童话,书的内容很简单,本书的主人公是来自一个星…

    读后感 2022年7月6日
    102
  • 浅谈求学——《论语》读后感800字

    浅谈求学——《论语》读后感800字: 时而不得不感叹孔老夫子的伟大,从时间维度上来看,千百年来儒学依然历久弥新,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从空间维度来看,儒学从中国传播到亚洲,甚至世界各…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43
  • 人间失格读后感600字

    【第1篇】 太宰治的文字有一种特殊的颓废坠落的感染力,在你静默思考时,如利刃一般刺入你的心灵。 他生活在社会制度变革的时代。小时候家中富裕,却因为战前的日本所奉行的家长制与长子继承…

    读后感 2022年7月11日
    109
  • 读《数学美食趣》有感500字

    读《数学美食趣》有感500字: 我读过张景中写的《数学家的眼光》、谈祥伯的《数学百草园》和马希文的《数学花园漫游记》。但这本《数学美食趣》才真正的吸引到了我。这本书的可读性非常强。…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29
  • 《一百条裙子》读后感300字

    【第1篇】 旺达・佩特罗斯基这个名字听上去很怪,因为怪名字,别的孩子都喜欢捉弄她。她几乎每天都穿着一条蓝色的旧裙子,也正是因为这条旧裙子,别的女孩都冷落她。直到有一天,旺达突然对别…

    读后感 2022年7月21日
    111
  • 岛上书店读后感范文

      我们得去相信。我们时常接受失望,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重整旗鼓。下面是范文汇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岛上书店读后感(一)   在阳台上的躺椅上读完了《岛上书店》…

    读后感 2022年11月6日
    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