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2000字(2)篇

作者:蕾秋·乔伊斯

1个人,87天,627英里。有关爱的回归、自我发现、日常生活的信念以及万物之美。入围2012年布克文学奖,2013年欧洲头号畅销小说,《纽约时报》等各大媒体高评价推荐。哈罗德·弗莱,六十岁,在酿酒厂干了四十年销售代表后默默退休,没有升迁,既无朋友,也无敌人,退休时公司甚至连欢送会都没开。他跟隔阂很深的妻子住在英国的乡间,生活平静,夫妻疏离,日复一日。一天早晨,他收到一封信,来自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她患了癌症,写信告别。震惊、悲痛之下,哈罗德写了回信,在寄出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了自己的人生,经过了一个又一个邮筒,越走越远,最后,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87天,627英里,只凭一个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会活下去!这是哈罗德千里跋涉的故事。从他脚步迈开的那一刻起,与他六百多英里旅程并行的,是他穿越时光隧道的另一场旅行。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转发的书评 很喜欢 写出了自己的感受。

始读起这本书的时候,觉得有点乏味的难以下咽。可能是因为最近觉得有点累,而故事的开头不过是两个夫妇,不冷不热的生活日常。除了奎妮的来信让使人想起哈利波特收到改变他命运的那一封信,有点乏善可陈。慢慢地,在颠簸的汽车上读下来,竟从这看似的平淡无味中品出了味道。

哈罗德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那种主人公,他已然步入暮年,却事业无成,夫妻冷漠,老来丧子。不幸好像从他的童年已经扎根,母亲离去,父亲酗酒,继母来来回回,十六岁被赶出家门。在旁人看来,他的现在是一杯无需赘述的寡淡白水,他的过去是一条布满了裂痕的泥泞弯路。可是偏偏有天,他收到了一封信。

读哈罗德的故事,好像在读自己生命中许多细枝末节的镜像与缩影。看他因为多年未见好友的信泪目;在迷迷糊糊走去邮局的过程中突然决定远行;看他因为自己决定反复地自豪、质疑;看他艰难地咀嚼过去的幸福与难堪;看他本想去拥抱所爱之人,却笨手笨脚搞砸了许多;看他去照顾别人反而被别人摆了一道;看他对奎妮“近乡情更怯”的深重;看他痛苦、煎熬、释然。好像在看许多年来笨拙无知的自己,承蒙有过许多陪伴,又幸得几分辜负。

我们都曾是哈罗德,亦或莫琳,亦或奎妮。无论长了多大走了多远,心中仍有一个孤独别扭的小孩。从前他想不顾一切张开双臂去爱,却扎进现实的陷阱里头破血流;于是他学会冷静自持谨慎寡言。但当有一天他再想去爱的时候,却已经没了当初那一腔孤勇,伸出的双手僵硬在半空中,终于落魄地垂下。于是左顾右盼,进退为难,不知所措。

在命运的戏弄下,难堪的好像一个小丑。又好像星爷在大话西游的末尾所说的:他好像一条狗啊。

生活沉重如斯。可是真的无法再改变了吗?

佛教说因果轮回,真是朴素又深刻的一种智慧。为了奎妮的病徒步远行并非只是一时冲动或男女之情。当初奎妮为哈罗德顶罪被赶走,哈罗德似乎无动于衷。无动于衷了几十年,理智终于在此刻决堤。87天,徒步627公里。奎妮等到了,却并未因此痊愈。她辛辛苦苦地等了三个月,可是连舌头都没有了,连最后的告别都无法完成。那这一切有意义吗?对奎妮来说,难道坐车及时的探望不是更好吗?哈罗德的徒步只是使她多活了三个月,是她所愿吗?

可惜感情没有质量,不能放在精密的仪器上称量。

理性使我们平安地生存,而非理性帮助我们成为真正的人。套用Arthur Miller的话说,make human more human.而关于非理性,叔本华、尼采、伯格森、海德格尔与萨特,很早之前就精彩论证过。奎妮救过哈罗德一次,哈罗德以同样的感情报答。而修女的话,奎妮的泪与坚持也能够佐证哈罗德这样做的意义。奎妮是一个无根的人,病榻无人陪伴。而被记得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救赎同时也是一种自救。这八十七天脱离于琐事,哈罗德真真正正理清了自己。钥匙,钱,银行卡,一路上舍弃愈多,愈加明了什么最该得到。身上的灰尘和泥土愈厚,而心灵愈加空灵。是为了奎妮而出发,却多了很多意外的收获。 这次远行好像佛教徒徒步千里,磕长头的那种虔诚,重要的并不是结果而是过程。不仅对于哈罗德有意义,对于莫琳与奎妮同样意义深重。在哈罗德想要放弃,莫琳流着泪拒绝的那一刻我触动很深。他们终于找回了自己,也找回了对彼此的爱与懂得。

如同电影Mary and Max中表达的那样,人总要接受很多不完美和痛楚,其中许多并非你我之过。虽然跌跌撞撞,却也是在一路前行。尝试、失败、接着挣扎,试着从苦痛平庸中拔节而出,每一天成为比昨天更妥帖一点点的自己。成长的每一天,脚下的每一步,书中的每一页,又何尝不是一种朝圣。保持谦卑,也永存希望。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2000字 第(2)篇

丰富的内容充斥着整个大脑,需要我慢慢的理清楚~

论初心的重要性,生活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在各种诱惑中我们会慢慢的沉迷,慢慢的颓废懒惰,渐渐的迷失自己,迷失方向。忘记当初的初心,忘记当初的那份纯真,那份善良。开始变得事故,成熟,复杂,多疑起来。慢慢的忘记喜欢简单快乐,简单爱的自己是什么模样。慢慢的忘记初心……

论信仰,一个人没有任何信仰是很可怕的。我认为的信仰并不是宗教学派,而是自己的一些原则底线。比如:善良、良心、宽容等。社会上太多人没有自己的信仰,自己的底线了。小悦悦事件、碰瓷事件、假疫苗事件、红蓝黄事件等层出不穷。社会的法律制度虽有一定的问题,但我觉得最根本是人的本性问题。论语曰:人之初,性本善。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最后从善变为恶,我觉得没有信仰恐怕是原因之一。

论宽容,谁都有犯错误,伤害别人的时候,也有被别人伤害的时候~心已受伤,关系已有裂痕。这时候的我们要如何做呢?是像书中前半部分一样,各自责怪对方,冷漠处理,封闭自己,隔绝世界。还是像书中后半部分一样,重新审视自己,审视事情。个人建议是第二种,一个巴掌拍不响,所有事情双方都有责任。都有过错。如果可以的话,请用宽容的心看待对方,看待事情。放过自己,修补关系,开开心心的生活着!当然,没心没肺的人除外~

论爱情,在一起时,我相信当初都是喜欢着对方。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经历各种酸甜苦辣。渐渐的,磨没了双方的耐心,宽容,爱意~也就是走到了爱情的磨合期。现实残酷,很多人都渐渐屈服了。也许爱透了,也许移情别恋了。没关系,它也是你生活中的一部分。也许有些人越来越相爱了,爱情得到了升华。也许是他们找回了初心,想起了当初的诺言;也许是有一方低头了,向心爱的人示弱,宠溺着对方。无论结果如何,希望天下有情人钟情眷属~

论梦想和坚持,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在别人看来毫无逻辑毫无胜算的事情。当你想去执行想去坚持时,他们会不理解甚至嘲笑你。你渐渐感觉到这个世界的恶意,人情的冷漠~没关系,像主人公哈罗德一样坚持下去吧。虽然最开始会有人不理解,但是只要你坚持,爱你的人一定会支持你的。无论结果如何,至少你无悔!至少它在你人生中留下了珍贵的回忆~

论媒体,就像书中被人曝光哈罗德要徒步行走后,媒体们蜂拥而至。不仅扰乱别人的隐私生活,还干涉别人的徒步行程。我们现在的社会也有这个问题,公众喜欢看些低俗趣味的东西,媒体们为了迎合公众兴趣也去挖掘此类的新闻。感觉社会的审美观,价值观开始有点扭曲~人人开始热爱八卦,开始喜欢看别人痛苦,开始喜欢落井下石……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303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儒林外史》读后感400字

    利用的时间我去买了一本儒林外史来读,以前我听过这本书,是一本讽刺小说。书中描写的是作者吴敬梓的所见所闻。反应了封建社会中人性被腐蚀的现象。 书中我们最熟悉的人物,没过严监生了。他在…

    读后感 2022年7月20日
    93
  • 《马小跳发现之旅—误闯三叠纪》读后感400字

    《马小跳发现之旅—误闯三叠纪》读后感400字心得感想范文: 作者:四年级六班 邹睿安 快乐的暑假生活开始了,求知欲旺盛的马小跳又要准备踏上他的奇幻探索之旅!于是,他找到了自己的好朋…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39
  • 《与雷锋同行,树时代新风》读后感400字

    捧着《与同行,树时代新风》一书,看着封面上叔叔那憨厚朴实的面容,我的耳边不禁回荡起“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愿做革命的螺丝钉,集体思想主义放光芒……”这是我就会唱的歌曲,…

    读后感 2022年7月25日
    83
  • 《货币战争》读后感1000字

    《货币战争》读后感1000字: 我春节期间就翻了这一本书。这本是一个在美国两房工作过的华人写的,是一本颇难定位的书,至少经济学家不认为它是经济学著作,小说家也可能不接受它,因为里面…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33
  • 《被委屈的汉字》读后感600字

    在快要放的前夕,语文很神秘的告诉我们要送给我们一份"精神大餐".我们满怀期待的看着拿着沉甸甸的包裹走进教室,原来是“共读一本好书”活动中的推荐的书……全班都开始…

    读后感 2022年6月12日
    187
  • 读《李汉荣散文集》有感800字

    散文带着诗性 李汉荣的文字给我的第一体会,便是带着诗意的相约,诗从古开始,便是抒发诗人心情,想法的载体,无论是婉约的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还是豪放的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都是…

    读后感 2022年5月27日
    29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