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回唱」读后感2000字(2)篇

作者:卡勒德·胡赛尼

1952年,阿富汗,贫穷的村庄沙德巴格。10岁的男孩阿卜杜拉和3岁的妹妹帕丽经历了一场可能永生难以挽回的骨肉分离。他们的妈妈在生帕丽的时候死于大出血,父亲萨布尔是个卖苦力的老实人,勉强支撑着艰难度日。他无力拉扯两个年幼的孩子,又给孩子们娶了个继母帕尔瓦娜。帕尔瓦娜的哥哥纳比在喀布尔一户富裕人家里做厨子兼司机,女主人妮拉一直无法生育。纳比舅舅居间牵线,帕丽被卖给了妮拉,开始了新生活。

「群山回唱」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这是继追风筝的人之后读的胡赛尼的第二篇小说,喜欢他的那种娓娓道来的叙述风格,没有高潮起伏激烈情节,但不经意的一句话一段心理描写就能碰触内心的柔软让你泪流满面。群山回唱的叙述手段有如书名一样,虽然是群山但因为回唱其实是一脉相连,本文看似围绕着帕丽一家的人物关系讲述着不同小人物的故事,其实是附着阿富汗这个民族的根系讲述这个民族的故事,有句话说认识了六个人由这些关系展开就可以认识全世界,本文九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有自己独立的故事,通过他们的一生也让我们了解了阿富汗的人生百态和历史。各个章节看似混乱,断断续续,在我看来如同人们在回忆不忍触碰事情的空白,战争让国家历史的断裂,残破感。

我觉得每个章节的故事就像不同“追”的故事浓缩版让我感动。阿卜杜拉和妹妹帕丽从小相依为命,哥哥为了让喜欢羽毛的妹妹收集各种种类,不惜挨打也用自己唯一的新鞋换了一根孔雀羽毛为博妹妹开心,但是因为家里的经济重担,巴巴不得不忍痛把帕丽卖掉,在生命迟暮之年再次与哥哥相见虽然哥哥得了老年痴呆无法相认,但看到与自己同名的侄女,哥哥一直记得的小时候一起唱的歌谣,还有哥哥在得病之前给帕丽写得信还有依然为她收藏着小时候最爱的羽毛,让帕丽感动不已,因为自己年幼很多事情可以遗忘,但是对于有记忆的哥哥是多么大的心里苦楚。我喜欢那段爸爸允许哥哥上车与妹妹偷偷进行眼神交流的那段,很有爱也有趣,还有晚上在沙漠中哥哥发现爸爸不在身边那种害怕,惊恐的幻想着他被群狼魔鬼包围的场景,与小时候自己独处的时候也有各种夸张的幻想找到了共鸣。

还有仆人纳比与男主人之间的故事,纳比喜欢男主人的妻子,但是男主却默默的喜欢纳比,虽然故事看似很狗血,但是两人那种没有强求,没有利益关系的平淡的陪伴和真心,最让我感动,特别喜欢纳比照顾瘫痪男主的情景,推着轮椅一起发呆,一起读书,一起画画,在加上偶尔的小情绪,这些平淡无奇的生活中看到了满满的幸福,男主在最后跟已知晓真相的纳比表白的那段让我感动不已,纳比不是同性恋但不鄙视男主,不自以为是,依然愿意陪伴男主度过他的一生,也没有要男主给他留下的所有遗产。还记得“追风筝的人”里面那句为你千千万万,在诱惑众多,感情易变的年代,胡赛尼所描写的永恒的爱填补了对感情没有安全感的我。

喜欢那个五岁时被狗咬伤了脸的聪明并且善良的女孩,她的天赋本来可以让她在求学中能够发展的更好,她选择一直陪伴在被亲妈抛弃时,带她走出面部自卑的阿姨身边,把自己对科学的天赋用于修理家电来回报接受她面容的小镇。什么才是人生的意义真的很奇妙。

还有一个忘记姓名的医生,在阿富汗救助所认识了一个头部受伤的小女孩,在当时那种悲惨的环境中激起了他的英雄主义,想要接女孩去美国接收治疗并给他温暖,在回家的初始想着自己苦难的民族开始厌恶精致装修的家庭和完全被美国文化同化的儿子,在繁忙的工作和舒适的生活中却逐渐磨灭了他的英雄热情,在老板拒绝他接小女孩来美国的提议后,他没有坚持,心里感到一身轻松和解脱,随后忘掉了当初轻易给出的承诺。“追”男主承诺不让侄子去儿童福利所,一定能把他接入美国,在面对重重阻拦中男主告诉侄子可能一年内没办法做到时,侄子在伤心失望了自杀,虽然自杀未遂但是后面男主花费了很长时间才让侄子接纳自己。承诺这一词是厚重的,想起以前为了说出来爽快,立了多少flag,最后一一被自己的理由所遗忘,在这过程中不知道伤害了多少人。承诺对于不平等的双方来说更是残酷,对于弱者就是把自己最珍贵的也许是生命,抑或是所有的爱,信任,和希望都交给了他人,如案板上的鱼肉,脆弱无助,如果你做不到请不要轻易的让自己做别人的“天主”。

「群山回唱」读后感2000字 第(2)篇

继《追风筝的人》之后读的卡勒德·胡赛尼第二部作品。《群山回唱》展现出阿富汗旧时的风貌,贫瘠、饿殍遍野还有扎堆的难民营,衣衫褴褛、饥肠辘辘的人民在历史的长河里争渡、争渡~因为贫困潦倒,除了频发的国家战争,还有内部的勾心斗角、财产的强取豪夺,读完后,忘不了历经遗产抢夺的牺牲品——罗诗,仅仅是由于爷爷将遗产留给了父亲而非大伯,结果大伯却血洗了他们一家,拿着斧头的大伯像一头发疯的猛兽,父母双双躺在血泊里面,但是他依然不依不饶,拼命想将幼小的孩童送往孤独凄凉的奈何桥畔,罗施头顶上盘旋着的脑组织和血管看上去触目惊心,还好有个善良的女人替她申诉,成为她在黑暗前行的动力,一路披荆斩棘成为著名作家。罗诗始终善良,原本她对关怀她的叔叔满怀期待,可是那个叔叔不够坚强,她放过叔叔包绕自己的围墙,也放过了自己。群山回唱,有过哀鸣,亦有过欢乐。萨丽亚,精通各种机械,有个只想着自己的演员母亲,母亲是个可悲的母亲,她欠萨丽亚太多,多到自己无法背负,最后将她遗弃给朋友照顾。萨丽亚的脸,毁于继父养的那只恶犬,她下半张脸变得血肉模糊,像个怪物,以及她含混不清带着湿气的声音,吃饭时发出的怪声,这些都让世界与她隔离,给她关上所有的窗。可是啊,她坚强,虽然余生没有勇气走出村落去面对外面的冷嘲热讽,45岁便白了头都她依然快乐。就像龙应台说的,战争和王朝更替都有历史的规律,一旦经历了这些痛苦和劫难,一切会慢慢步入正轨。

说了这么多,依然没有讲到《群山回唱》最核心人物,阿卜杜拉和帕丽,兄妹两的母亲死于难缠,虽然继母对他们还好,可是继母的幸福是她牺牲姐姐——马苏玛换来的,继母不堪自己相貌平平,不堪花容月貌的姐姐嫁给自己心仪的男子,她作为最后的推手将姐姐推下悬崖,虽然出于内疚她照顾瘫痪的姐姐一段时间,可是为了她自己的幸福,她毅然决然放弃姐姐的生命,她把姐姐遗弃在篝火旁,让火慢慢吞噬掉她的面庞,化为灰烬。就是这样的人,她为了下半辈子衣食无忧,她让自己的兄长纳比把继女卖给了妮拉和苏莱曼夫妇。漫长的寻亲之旅,群山回唱,惨惨凄凄。所以阿卜杜拉、帕丽开启了各自截然不同的人生,可是生命中始终觉得不完整,觉得自己丢失了至关重要的东西。故事的结局很完满,帕丽见到朝思夜想的哥哥。

故事里面的每个人物都那么鲜活,婀娜多姿、眼神犀利且具有才气的妮拉,善良、钟爱一人的苏莱曼,忠心耿耿、淡泊名利的纳比。。。他们一群人都围绕《群山回唱》这一个故事,每一章节,有倒叙和插叙,每个人和小故事都和阿卜杜拉、帕丽有关,每段章节都有新的叙事者,看起来那么亲切。最后满心期盼那个名义上帮阿富汗站起来的人种植的是带来温暖和希望的棉花,不是荼毒生命的罂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308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冬牧场》读后感600字

    阳光与冰霜同在 ――《冬牧场 》 “生活总会遇到困难与挫折,如果不坚强,勇敢的去面对,而选择放弃,低头认命,你将失去自信,迷失在自己的生命之旅 ,”在我中读完李娟的散文集 《冬牧场…

    读后感 2022年6月3日
    191
  • 理解是灯

    理解是灯――《西游记》读后感 每到夜晚,繁华的都市就安静下来了,变得异常美丽,远看像是一座灯城。各式各样的灯交相挥映着,仿佛要把全身的光都发泄出来似的,它们和天上那无数调皮地眨着眼…

    读后感 2022年6月13日
    147
  •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600字_永不生锈的鱼钩

    夕阳西下,我独自坐在床头,一遍又一遍地看着《金色的鱼钩》,每读完一遍就觉得有万根钢针扎着喉咙,眼睛也渐渐湿润了,那动人的情景一次又一次地在我脑海中涌现…… 故事讲述了红军在过草地时…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130
  • 《田鼠阿佛》读后感200字

    读完《田鼠阿佛》我一个人坐在那里静静想了好久。 快过冬了,一个田鼠家庭,有五只小田鼠忙着寻找食物过冬,可是阿佛却跟大家不同,其它田鼠问他为什么不工作时,它回答说:“我在收集阳光,各…

    读后感 2022年6月3日
    252
  • 《编剧的艺术》读后感2000字

    《编剧的艺术》整体比较通俗易懂,在文中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其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前提是一部戏的根本。前提指的是主题、思想。主要三个部分组成,首先是人物;其次为冲突;最…

    读后感 2023年2月5日
    35
  • 《雪域豹影》读后感900字

    忠诚之花――读《雪域豹影》有感 里,我读了《雪域豹影》这本书,它那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让我回味无穷。 故事发生在滇北高原上。母豹阿灿霞的丈夫日食生在一次捕食中意外…

    读后感 2022年7月7日
    11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