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大部分人能分配给读书的时间就更有限。对很多人来说,读书又是学习、提升最容易的方法之一。可是,你会读书吗?哪有那么多时间读书?如何选到适合自己的书?如何从书中快速获取需要的信息?如何从书中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用起来?如何通过读书,建立自己思考问题的框架?如何写出高质量的读书笔记?如何高效分享书中的知识与技能?有关阅读的诸多难题,秋叶老师一一靠谱回答,同时分享高效读书的方法,让你活读好书、爱上读书。
「秋叶: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读后感2000字
#读书 《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 本书分两部分,1序篇:介绍几种读书心得和十种方法,可以借鉴;2其它:作者自己读书的实践,此部分价值依据不同读者可能会有不同(对我没太大价值)。说下收获,总结作者的阅读心得及几种阅读方法(看了我的总结等于看完这本书):
– 留给读书的时间总是有的。tt
– 一个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应该阅读不同的书籍。
– 先应该读好自己的专业书,才能越看越明白,再延伸至其它领域的书。先看懂一门比什么都懂一点要好。tt
– 不动笔墨不看书,即使动了笔也还不够,要反反复复地讲出来,成为潜意识,成为了一套方法论,成为了工作的习惯,也许才能说是自己的。
秋叶的10种读书方法。t
1通读法:反复读经典书籍。有用的地方:形成思维框架。多读批判性思维的书:《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
2树读法:如何去做主题阅读。如果觉得某个方面有必要了解学习,我至少会看十本同类书籍,然后仔细想想那些专家的看法是否一致,慢慢得出我在这个领域的思考框架。这种阅读方式叫主题阅读。
3图读法:如何去啃硬书。所谓的硬书是指口碑好、内容多、思想含金量高的书,作者在其专业领域名声在外。有一个工具叫思维导图,所以,这个阶段就会努力把作者的每一章节思维画成导图,这就是所谓的图读法。
4框读法:如何读有一定难度的书。两个经验帮助你获取更多知识:
第一个经验是,你阅读一本书的动机越明确越强烈,最终能化为己用的知识就越多。
第二个经验是,先速度一遍梳理出全书的框架,再去读书收获更快。t
框读法对应的模式:tt
一1.介绍作者(社会地位、人生重要经历、此书写作时间、此书写作目的)。
2.分享精彩片段。
(1)直接分享书中的精彩片段,然后讲述自己也有过的共同经验。
(2)特别交代作者所在时代的特点、弊病,有针对性地叙述作者的经历,总结作者通过此事是战胜困难还是被打败,然后分析造成最后结局的关键要素,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手段是什么。
3.最后总结本书的价值(本书适合的人群、所涉及领域的深度等)。t
二1背景(时代背景、作者等);
2本书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一种还是多种);
3造成问题的原因(都有哪些);
4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有哪些且具体如何操作)。
5炼读法:是如何读畅销书的
可以用碎片化阅读时间进行,不动笔墨不读书,随时输出笔记。
6逆读法:以“抬杠”的心态去阅读,也就是辩证的看待作者的观点。
7抄读法:适用于“大牛书”,读不懂的先抄下来。tt
8仿读法:适用于工具指导书,便看便跟着做。tt
9诵读法:适用于诗歌文艺类,要朗诵出来。tt
10闲读法:放松大脑的阅读,例如网络小说。
作者在序篇最后还概括出来写读书笔记的方法:tt
1. 看作者简介,摘要和目录,快速了解一本书的构架tt
2. 快速通读一遍tt
3. 看到启发性或精彩单元做记录tt
– 写旁批tt
– 标注出启发性的要点,变为后续汇总的索引tt
– 马上把感悟发微博tt
– 做摘录tt
– 手绘画图tt
4. 记了足够的素材才考虑写读书笔记tt
– 摘录精彩,加点评tt
– 针对内容,价值写书评tt
– 心得笔记tt
– 制作PPTtt
– 模仿作者思维tt
– 透过聊天加深对书的理解tt
对好好读一本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读读艾德勒和范多伦的《如何读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