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同寻常:赖斯成长回忆录(传记译林)》读后感2000字
在种族歧视的年代,这对黑人中产阶夫妇级培养出了美国第一位黑人女国务卿
康多莉扎·赖斯,1954年11月14日出身中产阶级黑人家庭。父母是黑人中产,赖斯是独生女。爱读书的基因从爷爷那一辈就有。即使是在食不果腹大萧条时期,爷爷也排除了种种阻碍,分期付款买书读,用教育改变自己。赖斯父母更是重视教育,培养出了美国第一位黑人女国务卿。
01高度重视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
在种族隔离的伯明翰,赖斯夫妇尽其所能抓住每一个教育的机会,他们相信教育能成为铠甲,确保女儿过上独特而幸福的生活。
和很多现在的中国父母一样,赖斯的父母也希望让女儿赢在起跑线上。孩子三岁的时候,打算让她上一年级。赖斯反抗才放弃。父亲找了最好的幼儿园,从小培养女儿的社交能力。
老妈请假一年,自己在家里给赖斯上课,让她通过了学校考试,成了一名只有六岁的二年级学生,算术与阅读成绩分别达到了三年级和五年级的水平。
02尊重孩子的权利,提高孩子表达自我的积极性。
在赖斯很小的时候,父母尽量让她参与家里的决定。比如新家的卫生间的颜色、厨房的颜色、游戏室的颜色。家里每年举行一次选举,赖斯当过家里的总统,“我的职责包括召集家庭会议,决定重大事件,比如旅行的出发时间、圣诞节房子装饰方案以及其他与日常生活有关的事情。于是我就召集了一次会议,经过讨论,我们都同意,应该把游戏室作为我的活动室。”
03给孩子留出专属时间,对重要的事情要有仪式感
父母工作很忙,但是总会为女儿留出专属时间,该出席的活动总是想办法参加。在赖斯取得钢琴比赛的胜利之后,家人借钱为她买了一架钢琴。
04让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从运动和艺术中学会自控和坚韧
虽然家庭并不富裕,赖斯十五岁的时候家里才买了第一套住房,之前都是租房住,老爸说“康多莉扎就是我们的房子”但是父母尽力给孩子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
老妈从她刚出生就买了钢琴,学会之后经常参加全市的各种表演,所以她从小不会怯场,以至于成年后参加各种公开演讲都表现得大方得体。
在学校功课之外,父母给赖斯还报了芭蕾、体操,甚至还有旋转指挥棒课程。老妈认为每个有教养的女孩子都应该会说法语,又学习了法语。这是60年代的事情,今天看来仍然是素质教育的典范。
“我还是喜欢滑冰的挑战,而且这项运动教了我自控和坚韧。我经常说,就性格塑造而言,滑冰对我的影响大于钢琴。努力练习,在关键时候失败,爬起来,第二天继续练习——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这正是我从滑冰中学到的。我十六岁之前,父亲每天都早起,天亮之前就把我送到滑冰场。”
弹钢琴的梦想破碎了,自律和坚韧的品质却伴随了她一生。在斯坦福念博士的时候,赖斯给自己定规矩,每天早起写论文。在所有博士生中,只有她能早起,在中午之前,办公室里基本上只有她一个人。
05规律地练习
世界上的天才并不多,取得一定成就的都是找对了方向,并持之以恒地练习,就是所谓的10000小时定律吧。赖斯的作息表是这样的“每天早上四点半起床,五点到滑冰场。七点滑冰结束,然后去学校。放学后,我练习钢琴,做家庭作业,再到滑冰场练一个小时。然后回家,九点半上床睡觉。我没有空余时间,但我也不在乎。我喜欢严格的滑冰训练,我的新钢琴老师也挑战我,坚持要我参加钢琴比赛。”
想要放弃的时候,老妈对她说,“你不够大,弹得也不够好,不能做这个决定,”“等你年纪更大,表现更好,你就可以放弃。”孩子年幼还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时,母亲坚持了自己的督促责任。多年以后担任国家安全顾问的赖斯,和马友友一起弹琴。
06父母给予无限信赖
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给出了不恰当的升学建议,父母依然坚定站在孩子这边,甚至想要去学校质问指导老师。“因为在父母的肯定下,我的自我意识逐渐培养了起来——那时候他们希望我不要怀疑自己。有很多年轻人,特别是少数族裔的人,有可能会将类似的负面信息内化,然后就放弃了,这一点我一直很担心。”世界是客观的,信息也客观的,是正面内化还是负面内化决定了你如何应对。
老爸对大学毕业即失业的赖斯说,“无论你决定做什么,我和你妈妈都做好了帮助你的准备。”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从不批评,而是问她是遇到了什么阻碍。
07准备了这么久,就是等到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
当成年后的赖斯要做出职业选择,询问母亲意见的时候,母亲笑笑说:“现在,你年纪更大了,表现也更好了。你这辈子,想弹钢琴,随时都可以啦。”
08父母终身学习,做好榜样
老爸年轻时候是一名运动员,当过牧师、中学教师。为了离开教会到大学工作,36岁开始攻读学生管理专业的硕士学位。遇到职业发展不顺利的时候,依然努力寻找工作机会,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后来在斯坦福找到工作。
老妈也是中学老师,重视社交礼仪,重视好的衣服。跟随丈夫搬家到丹佛,不能马上找到工作,就全心操持家务。赖斯从妈妈身上学到了“如何让自己满足而幸福,尽管你的潜力没有完全发挥”
为人父母,我们都知道子女很大概率是普通孩子,并不是人人都能当国务卿,但是并不妨碍我们竭尽所能,帮助孩子成为满足而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