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万有引力原理》读后感900字
最早了解宗庆后和娃哈哈是早年吴晓波和胡宏伟写的一本叫非常营销的书。这本书的风格和更有名的大败局系列的书类似,商业道理浅显易懂,内容看起来像是一部小说,起伏跌宕。今天再看这本官方授权的宗庆后传记则显得更加系统。按照时间线索,层层展开了几个娃哈哈发展的逐个重要里程。虽然这本传记多少会让人觉得过于歌功颂德,不中立,但是并不妨碍从中感受到一些收获。这次再看宗庆后和娃哈哈反而对繁华喧嚣背后的渠道体系和切入打法的着力处比较有感触。认识的比较浅,随手记录下自己的两点感受。
联销体
联销体,娃哈哈的核心竞争力。对我来说也许可以叫渠道会更好理解。依靠市场机制把各方的利益协同一致起来。属于典型的中国特色。在互联网圈里周鸿祎是深谙此道。当初在3721渠道商聊起来可以明显感觉到大家对周鸿祎一呼百应的感觉。用一个渠道自己的话说:我自己当年什么都没有,是跟着周总才有了今天。我想这就是根本的原因:让渠道商有钱赚是王道。所以在做渠道市场规划的时候要用这个作为约束条件之一,不能直接数字进行简单的拆解要进行反推。举个例子:记得有一年在做P4P渠道设计的时候,原有的方案是直接根据目标拆解,算出一个城市要发展多少渠道商,但在反推发现这么多渠道商一年根本赚不到钱活不下去,这种数字游戏显然不能成立。建立渠道除了大称分金,大碗喝酒的豪气场面之外,市场规则设计还有需要有三个重要的核心原则。激励的相容性,有明确的价格信号,并且可以被高效的传递。
着眼农村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这话在学校的时候政治课就背诵过。但是真的商战中对于农村的意义却往往被忽视。宗庆后则不然。非常可乐就是抓住了农村人群,最终实现了对可口可乐的突袭。事实上城镇和农村具有广阔的市场,大有可为,是很多业务的机会点。对于老业务而言,从一二线下沉可以提供庞大的新用户群体。对于新进业务而言,农村的群体很可能是领先品牌覆盖不到,看不上甚至看不懂的范围,采用农村策略先进行游击试探,然后进行迂回,站稳存活也是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