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王朝》读后感_2000字

《大隋王朝》读后感2000字

《大隋王朝》一书的结尾部分:

隋朝消失了,成为历史的烟雾,随风飘散。当然,后来的大唐也灭亡了,只留下一些斑斓的碎片,让后人怀念。今天,我们试图通过历史文献去探寻它们的踪迹,去还原它们曾经的磨难、荣耀和辉煌,但当我们在灯下凝神冥思,却发现这种探寻是多么地曲折和艰辛,其中还融入了多少难以言说的无奈。行为的历史是确凿无疑的,但文字的历史有时并不那么真实可信。别忘了,历史是胜利者写成的。我们前面提到了,因为李世民本人对于著史工作的干预,让史官们在下笔时失去了应有的方向,把本应客观、冷静、公正、严肃的的内容写成了胜利者的日志。所以我以为,隋唐的历史比其他任何一个时代都要糟糕。而后世的史学家比如司马光们也是不辨真假(当然也难辨真假),抄袭着魏征、房玄龄、许敬宗等人留下的资料。所以我们看到了荒淫无度的杨广,看到了优柔寡断的李渊,看到了阴险嫉妒的李建成,更看到了处处英明时时正确的李世民。其实我们可以分析一下:李世民做的好事,比如“开疆拓土”“巩固边防”“兴办教育”“维护统一”,杨广哪样不曾做过?而杨广干的坏事,比如“杀兄逼父”“淫人妻女”“大兴土木”“诛杀功臣”,李世民哪件又曾落下?可以说,李世民就是杨广的翻版。他们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死于非命,一个却笑到了最后。或者我们可以换一种说法:李世民失败了,就是杨广;而杨广成功了,就是李世民。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书中的隋炀帝和唐太宗都不是真实的,至少不是完全真实的。如果说杨广是被人工炮制出来的无道昏君,那么李世民就是被特意包装出来一代圣主。虽然他们都不是什么好人,但无可否认,他们都是在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君主。只是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文献记载中,在各种各样的稗官野史和民间传说中,杨广被抹得太黑了,而李世民则被洗得太白了。

从太原起兵到诛灭郑夏,这一艰难而又充满风险的开创大业的过程中,李渊可谓功不可没,他为大唐的建立作出了卓越的无人能及的贡献。然而在《唐实录》《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正史中,事实却被歪曲成了另外的样子:太原起兵的首功被记到李世民名下,他的老子李渊则完全成了消极被动的角色,甚至成了“阻碍革命”的力量。前面我们说了,这主要是因为李世民干预的结果。贞观使臣们在撰写《高祖实录》和《太宗实录》时,投其所好,一方面极力夸大陈李世民的功劳,另一方面则蓄意抹杀太子建成的成绩,降低高祖李渊的作用。如此以来,李世民后来登上皇位就显得有历史依据了。当然,历史如此篡改,可以骗过一些人,但不能骗过所有的人。北宋的欧阳修就说过“太宗好名”,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的虚伪和虚荣。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章太炎也说过:“太宗即位,惧于身后名,始以宰相监修国史,故两朝实录无信辞。”他说的“两朝”就是指高祖和太宗两朝,之所以说它“无信辞”,就是因为它在编写过程中,受到了来自权力的干扰,并非据实而录。一个靠政变上台的独裁者,其实他的心里并不安泰,除了每天恶梦连连,还时时有被世人戳脊梁骨的惶恐。当然,他更害怕的,还是他留给后世的“恶人”形象。于是带着一种做贼心虚的忐忑,这位君主不顾著史的规则,不仅派宰相“监修”,还执意要亲览档案记录。其理由是“知前日之恶,为后来之戒”。这话听起来冠冕堂皇,但谁都知道他真实的用意。于是房玄龄、许敬宗等人害怕了,他们担心皇上看了真实的文字会“龙颜大怒”,甚至会连累了自己的脑袋,只好违心地推倒了原始记录,按照领导的好恶重新撰写。于是唐代的官修《国史》和《实录》就不复是原来的样子。可以说,李世民为后来的“伪历史”开了一个极其恶劣的先例。

这里有必要提一下被后人津津乐道的“贞观之治”。这一代表唐太宗治国成就的盛世景象着实有许多令人怀疑之处。比如它的开放,其实是对外国人的开放,而对内则是“禁约百姓,不许出蕃”。所以连著名高僧玄奘西天取经,也是采用“偷渡”的方法才得以成行。至于经济发展,更无法和隋朝相比。当时城邑萧条,民生初兴。仅就人口指标一项来看,隋代开皇年间全国有八百七十万户;而李世民死后三年,全国才达到三百八十万户,人口还不到隋代全盛时期的一半。战乱平息之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是必然的,但御用文臣们却把这种战乱之后的恢复性增长,夸大成亘古未有的“盛世功业”,从而为这个当朝天子涂脂抹粉歌功颂德。

李世民的“圣君”形象是包装出来的,是独裁者利用手中的权力垄断信息和曲解历史的结果。于是,李世民留给后人一个十分高大和完美的形象。李世民“成功”了,而后世帝王们也不甘落后,一个个学着他的模样,纷纷往自己脸上贴金。

写到这里,风云激荡的隋朝大戏就此落幕了,历史又很快翻起了新的册页。在此,请允许我再次赋诗一首,作为这本《大隋王朝》的结束语:

司马袖笛东渡去

中原频闻胡笳声

千番征战千军血

百回蒙难百姓情

周风吹后隋风起

杨花凋尽李花浓

古来兴亡多少事

都偕明月入梦中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476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和平豹》读后感2000字

    和平的象征,读《和平豹》有感 在这一天,我读了沈石溪写的和平报,大家都想知道,和平什么呢?有些人觉得,和平就是付伤害你。还有些人认为和平就是在一起,谁也不说说谁,骂谁。可我。不这么…

    读后感 2022年6月25日
    247
  • 读《人间词话》有感2000字

    王国维是一个孤高而自负的天才。 若不是大学里学的是历史类专业,或许我并不会知道王国维是什么“甲骨四堂”之一,也不会知道其他一大堆著名人物,比如陈寅恪,或者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王国…

    读后感 2022年7月14日
    228
  • 《命运交响曲・贝多芬的故事》读后感600字

    勇做生活的强者――读《命运交响曲・贝多芬的故事》有感 里,我读了一本书《命运交响曲・贝多芬的故事》。贝多芬是18世纪德国的大音乐家,一生历经磨难,命运坎坷。虽才华横溢,但他一生都生…

    读后感 2022年6月29日
    112
  • 春晚观后感500字

    2014年,马年,令人期待已久的莫过于春晚。在今晚,“冯氏春晚”终于可以让人们观看了。据说,这次一共有四十二个节目,其中,四个小品,一个相声,其他的都是歌舞,真是令人期待。这不,开…

    读后感 2022年7月26日
    114
  • 《管理的常识:让管理发挥绩效的7个基本概念》读后感_4000字

    《管理的常识:让管理发挥绩效的7个基本概念》读后感4000字 本书主要讲解了以下几个问题:“什么是管理”;“什么是组织”;“什么是组织结构”;“什么是领导”;“什么是激励”;“决策…

    读后感 2022年9月2日
    171
  • 《富兰克林自传》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600字

    《富兰克林自传》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600字: 1、避免琐碎的谈话 “只要张嘴说话就会耗费心神和精力,所以要多把说话的机会用到工作和决策上,尽量在空谈和调笑时保持沉默。”真的是这样,…

    读后感 2023年2月17日
    4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