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小读者》读后感1500字
【永远的童真】
——《寄小读者》读后感
记得在小学还是初中时就学过冰心先生的文章,那段文字还记得吗?“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当时还用作阅读理解,总结中心思想,赏析句子。还记得当时我问老师,为什么称冰心为先生。后来也就懂了:在我国,上一辈的女性中,有出身书香门第,后来德高望重的,到老年可被尊称为“先生”。这个称谓对一个女人来说是很高的成就和荣誉。在我国不单有冰心先生,还有宋庆龄先生、杨绛先生等大家公认的值得尊敬的成功女性。
在这本书中围绕的是“母爱”“童真”“往事”“书信”,其中不乏对母爱的歌颂对童真的赞同。想来冰心先生从小就耳濡目染加上年幼时跟随身为军人的父亲也都塑造了她的性格和气质。
“母爱”相比比“爱情”仿佛更是一个久远与不变的话题,说起来,小学那五六百的作文一开始就围绕父爱母爱亲情(大概是教育我们从小懂得感恩吧)初高中也会有相类似的命题,比如‘记一件小事’‘一个难忘的细节’等等,都可以描写我们那平凡又伟大的母亲。冰心先生说“小朋友!当你寻见了世界上有一个人,认识你,知道你,爱你,都千百倍地胜过你自己的时候,你怎能不感激,不流泪,不死心塌地地爱她,而且死心塌地地容她爱你?”爱是相互的,看到冰心先生写给小读者的一封封信,感觉即使在病中的她依旧拥有一颗年轻单纯的心,很是羡慕崇拜这种境界。
孩子眼中的世界比大人眼中的要美好的多,然而每一个大人都曾经是个孩子。其中有一句话让我看到之余不仅笑了但却也留下了思考。“小朋友,这是我们积蓄的秘密,容我们低声匿笑地说罢!大人的思想,竟是极高深奥妙的,不是我们所能以测度的。”“只有小孩子的思想是智慧的,我愿永远如此想;我也愿永远如此信”这是一个多么富有活力和童心的冰心呀,与小朋友的通信中感觉冰心先生也幻化为一个梳着双马尾,睁着一双水灵的眼睛对万物好奇的孩子。这的确是一种境界,大人的思想,不是我们所能测度的。这句话又说明了什么了,孩子的世界不同于大人的世界这是事实,同为一双眼睛看到的确实不同的东西。这让我想起了电影《小王子》中的情节,飞行员病危,那个小姑娘去寻找小王子的情节,然而她看到的确实已经长成大人的王子先生,他忘记了他曾经有一朵深爱的玫瑰花,他忘记了他曾经担心的猴面包树,他忘记了一个宇航员给他画了一只羊。长成大人的小王子只记得自己要不停的工作工作,他只记得自己要不停的打扫打扫,他忘记了那个曾经快乐欢笑的自己。这个星球上没有小孩儿,每个人都是行走匆忙,盯着电脑的机器,没有娱乐,没有笑声,孩子会被被迫长大。当然,小女孩唤醒了小王子的记忆,小王子又回到了自己的星球又成了那个无忧无虑快活的小王子。所以,不管什么时候,不管我们怎么长大,心里都得有一个孩子般的自己,那个自己会偷懒会哭会笑,不用再强忍着带上虚假的面具那个自己会对一切不熟知的事物问个‘为什么’。我认识的一位姐姐就是如此,她永远对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心,永远愿意去尝试新事物,她说“我的心里一直住着一个小女孩”我想,这种心态大概与冰心先生很像吧。
或许是小时候没看过太多书的缘故,以前是知道有这样的一句话的,只是不记得是谁的原句而已。“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原来是冰心先生所言,我想这样一句简单的话或许对如今面临各种网络诱惑的我们更为有用吧。
读书确实应该是快乐的,不喜欢读书的人或许是打开方式不对吧~有一个朋友说,她特别喜欢读一些大师级别的作品,读他们的文字,倾听他们的思想,你会被他们的语言和思想魅力所征服。对此,我深切赞同她的说法。最后以冰心先生给小朋友的读书指导话语结束: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