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子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
一共七篇短篇科幻,出自中国科幻界的几位大咖,各有特色。
开篇是刘慈欣的《乡村教师》,西北偏远深山,一位教师度过了他一生的最后时光。一代代乡村教师为教育事业油尽灯枯,山村还是走不出贫困、愚昧的怪圈。教育的意义何在?他们没有去权衡取舍,只是用自己的一生去做。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在病床上为学生讲述了牛顿三大定律,并且要求孩子们就算不懂也要背下来。他这“毫无意义”的最后一课,在碳基文明的恒星清理中,拯救了太阳系。
第二篇《高塔下的小镇》(刘维佳),进化的残酷与竞争的激烈,让族人用尽科技建立了一个外人无法进入的世外桃源。历经数代,镇上的年轻人开始反思,这种一眼能望到头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小说想探讨的是惰性与冒险基因之间的冲突与抉择。
第三篇《人生不相见》(何夕),何夕是写软科幻的,和刘慈欣的硬科幻风格相左。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何夕这个笔名和这篇小说名都取自杜甫的《赠卫八处士》,参(人参的参)与商是中国古代的两个星宿,参属于猎户座,商属于天蝎座。两星此升彼落,永不相见。小说以人类寻求外星移民为明线,男女主角的爱情为暗线,讲述在移民过程中人类创造出的试验品发展出初级文明,却与人类产生生殖隔离而被认为异类,面临被屠杀的境地。人类从非洲走出去,而文明的欧洲人重返非洲,带去的却是无尽的杀掠;而地球上的亿万物种,都是源于一个单细胞,或许生命的发展在于分散而非聚集。两派观点决定着试验品的命运。里面关于拱桥和基因改造的比喻,生动形象引人深思。就小说的内涵来讲,这篇应该是本书最深刻的一篇。
第四篇《关妖精的瓶子》,这篇是最有趣的,用一个妖精的设定,引出了自阿基米德杠杆原理到量子力学的物理发展史。杠杆、熵、薛定谔的猫、相对论……是挺好玩的一堂物理知识普及课。
第五篇《打印一个地球》脑洞挺大,一个三本学校被逼教改,取得领先全球的科技。在高校教育方式上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
第六篇《铁血年代》丧尸肆虐的城市,人性的美好与丑恶展露无遗。缺点是科幻部分想象力不足,部分细节有点“皇帝家里肯定拿金锄头犁地”的那种尴尬。除去公元28世纪的定位,直接拉到当下,并不影响剧情,或许更好。
第七篇《替天行道》,讲的是转基因作物。令我震惊的是,小说的事件背景居然是真实存在的。美国某生物公司研制的“自杀种子”,其基因有扩散风险,一旦发生扩散,其他植物可能无法生存。这个选题,展现了科幻小说的现实意义。